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大咖论道丨胡祥宇教授、陈岚教授访谈:银屑病长期管理的痛点解析与突破方向

2025-09-28作者:论坛报良宇资讯

屑病作为一种需长期规范管理的炎症性皮肤病,其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其全球患病率呈现显著地域差异,东亚地区约为0.14%,而西欧地区可达1.92%1。银屑病不是孤立存在的皮肤疾病,而是与内分泌、神经、运动等多系统密切关联的系统性疾病,需通过持续干预控制炎症活动、延缓复发,并减少关节损害与代谢综合征等共病的发生。至今,我国已批准多种生物制剂用于银屑病治疗2,但仍存在注射给药依从性差、部分患者原发/继发失效、长期安全性需监测等局限,对长期管理的持续性提出挑战。

目前,针对银屑病关键信号通路的口服小分子药物研发进展迅速。高选择性酪氨酸激酶2(TYK2)变构抑制剂氘可来昔替尼是代表药物,通过“变构调控+氘代修饰”的创新机制,精准靶向IL-23/Th17通路核心激酶TYK2,有效控制炎症的同时,规避传统JAK抑制剂的安全性隐患3。2023年10月,该药在中国获批,用于治疗成人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2024年11月纳入《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24年)》(以下简称“医保目录”),治疗费用降低,进一步提升了药物可及性。其“每日一次口服”的便捷性和长期安全性优势,正推动银屑病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的长期管理模式转变,从而更好地满足慢性病管理需求,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值此氘可来昔替尼片上市两周年之际,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特邀重庆市中医院胡祥宇教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陈岚教授围绕银屑病长期管理的治疗策略及临床未满足需求等热点话题分享真知灼见,以期进一步推动我国银屑病全程管理及精准治疗理念的深化与发展。

video

胡祥宇教授、陈岚教授访谈视频

Q1
请您结合临床经验谈一谈,在不同亚型和严重程度的银屑病患者中,氘可来昔替尼在长期疗效及安全性方面表现出哪些优势?它如何帮助患者维持病情稳定,减少复发?

胡祥宇教授:

氘可来昔替尼作为一种新型小分子靶向药物,对中重度斑块型银屑病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POETYK PSO-LTE研究5年随访数据显示,氘可来昔替尼的PASI 75持续应答率达81.8%PASI 90应答率达55.3%4。该药起效迅速,实际疗效甚至优于研究数据,部分患者在使用12周后即出现明显改善,治疗一个月时皮损清除可达PASI 50,接近生物制剂。

在安全性方面,氘可来昔替尼作为分子量小于2000的小分子变构抑制剂,不具备免疫原性,整体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POETYK PSO-Ⅰ/Ⅱ研究52周数据表明,该药治疗期间严重感染、心血管事件、血栓事件及恶性肿瘤发生率低,组间无显著差异,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POETYK PSO-LTE研究五年随访数据显示,不良事件发生率随治疗时间延长逐渐下降,未出现新的安全性信号,再次印证了其长期用药的安全性。

氘可来昔替尼在用药便捷性方面具备明显优势,可在常温条件下保存,无需低温储存,每日口服一次地给药方式符合中国患者的用药习惯,避免了频繁注射就医的不便。此外,其半衰期仅10小时,适用于特殊人群及多种临床场景。

Q2
氘可来昔替尼片已经在中国上市两周年,从现有的临床研究数据和临床实践反馈来看,您认为氘可来昔替尼在未来银屑病长期治疗策略的布局中治疗地位如何?还有哪些应用时机可以带来更多获益?

陈岚教授:

首先,氘可来昔替尼可以作为某些银屑病患者系统治疗的优选方案,其适用人群包括中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患者、合并矛盾性皮肤反应的患者,以及头皮、甲、掌跖、外生殖器和皱褶部位等特殊部位受累的患者。该药自2024年纳入医保,已在临床应用一年余,展现出高效、安全与便捷的综合治疗优势。作为口服制剂,该药无需冷藏、便于携带,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在疗效方面,POETYK PSO-LTE研究显示其长期疗效稳定,治疗一年时PASI 75应答率达70%,五年时可达80%以上4,呈现随时间稳步提升的趋势,相较于部分生物制剂随时间推移出现疗的效衰减,更具治疗持续性优势。在安全性方面,该药一日一次给药方便,且不增加乙肝、结核及心血管事件风险,帮助患者实现长期治疗获益。

其次,氘可来昔替尼突破了传统口服药物在疗效与安全性方面的“天花板”,可作为口服升级治疗的优选方案。传统口服药物如维A酸类、甲氨蝶呤等存在疗效不足和安全性顾虑,患者耐受性普遍较差、难以长期维持使用。氘可来昔替尼在保障疗效稳定和安全性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个体化治疗需求,有利于实现银屑病的长期管理。

关于氘可来昔替尼的临床应用时机,可在经生物制剂治疗病情稳定后,转换为小分子靶向药物进行“序贯治疗”,以克服生物制剂长期使用可能产生ADA及冷链保存不便等问题。对于使用IL-17IL-23抑制剂等生物制剂一至两年后出现疗效下降、矛盾性皮肤反应及免疫漂移症状,如湿疹样变、红斑丘疹、瘙痒的患者,可在皮损大部分控制后,换用氘可来昔替尼进行长期维持治疗,进一步改善残留皮损及免疫漂移相关症状。针对合并肥胖、银屑病关节炎或代谢综合征等难治性重度银屑病患者,如多次转换生物制剂仍应答不佳,可采用生物制剂与氘可来昔替尼联合治疗,该策略可显著提升疗效,有助于实现更深度、更持久的皮损清除。

总结

二位专家整合全球研究数据与中国实践经验,围绕银屑病长期管理策略与未满足临床需求展开深度探讨。专家们强调,银屑病长期治疗策略应以患者为中心,兼顾有效性、安全性、经济性与便捷性的治疗原则。氘可来昔替尼作为新型口服靶向小分子药物,兼具高效,持久,安全,便捷,可及性高等优势,作为银屑病患者启动系统治疗优选,可推迟生物制剂使用,优化长期管理策略。其上市两年来,通过医保纳入及临床实践验证,切实优化了银屑病诊疗策略,为患者提供了更优质、更便捷的治疗选择。

中国医学论坛报 刘派 侯良宇 整理

胡祥宇教授、陈岚教授 审阅

专家简历

胡祥宇教授

重庆市中医院

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导师科技外事处副处长

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副会长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银屑病学组委员

重庆市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银屑病学组副组长

第四批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重庆市中医院名中医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等各级课题10余项,核心成员参与国家级省部级课题10余项。

在国内外专业杂志上发表文章30余篇,发表SCI5篇,参编专业学术论著6部,拥有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

获泸州市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2023年“我最喜爱的渝中好医生”

陈岚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医学博士,副主任医师,皮肤科副主任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十五届病理学组委员

湖北省性学会性传播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武汉市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第二届委员会特应性皮炎学组副组长

武汉市医学会皮肤性病学会病理学组组员

从事皮肤性病科工作20余年,长期工作在医疗临床、教学第一线,并在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进修皮肤病理3月,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能熟练诊治本专业各种常见病、急危重症及部分疑难病例,特别是对银屑病(生物制剂治疗)、特应性皮炎(生物制剂治疗)、皮肤病理、结缔组织疾病及各种性传播疾病有较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Parisi R, Iskandar I Y K, Kontopantelis E, et al. National, regional, and worldwide epidemiology of psoriasis: Systematic analysis and modelling study. BMJ, 2020, 369: m1590

2.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 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 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及小分子药物治疗指南(2024版).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24, 57(11): 976~997

3. Armstrong A W, Gooderham M, Warren R B, et al. Deucravacitinib versus placebo and apremilast in moderate to severe plaque psoriasis: Efficacy and safety results from the 52-week, randomized, double-blinded, placebo-controlled phase 3 POETYK PSO-1 trial. J Am Acad Dermatol, 2023, 88(1): 29~39

4. Armstrong et al. 5yr Safety and Efficacy. WCDC 2025. Poster



1787-CN-2500729

有效期至:2026-9-27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