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19年4月26日,在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大会上发布了2019版CSCO系列指南,自2016年CSCO发布首部指南以来,“基于证据、兼顾可及、结合意见”的CSCO系列指南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现已成为临床医生日常工作重要的参考书籍。今日肿瘤特别推出“2019 CSCO系列指南专家解读”视频,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指南更新要点,助力临床肿瘤诊疗事业的发展。
今日邀请到的是CSCO恶性黑色素瘤专家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林桐榆教授,解读《2019年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的更新要点。
问题一 2019年《CSCO黑色素瘤诊疗指南》更新要点
黑色素瘤引领着整个肿瘤领域的靶向和免疫治疗(进展),今年的黑色素瘤指南也是在靶向和免疫治疗的部分进行了大量的更新。
免疫治疗方面,现在只有黑色素瘤将PD-1抑制剂应用于辅助治疗,而辅助治疗意味着患者从不可治愈到潜在可治愈。在靶向治疗方面,抗BRAF突变的治疗研究也是由黑色素瘤领导的,例如vemurafenib及BRAF/MEK抑制剂。此外,大剂量干扰素和溶瘤病毒的应用也引领了肿瘤治疗领域的方向。所以,黑色素瘤的治疗进展可以说是整个肿瘤领域发展的风向标。
问题二 基层医生在应用指南时需要注意的问题
肿瘤在不同人种中的特点各异,以黑色素瘤为例,在西方黑色素瘤多分布在皮肤,而我国患者多为肢端型和粘膜型,因此治疗方式也有所不同。国内医生在参考国外指南时要注意其证据中的临床试验设计是应用于哪些人群,是否适用于中国的情况。
基层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是遵循着指南,但有部分是在超指南使用,虽然个体化治疗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但超指南使用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高水平的医生有限,并非每位医生都可以做到真正的个体化治疗,多数医生是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为患者治疗的。指南是基础,只有在难治复发肿瘤多线治疗都没有效果的情况下,需要在权威专家、多学科的指导下才能超越指南进行个体化治疗。在治疗过程中,我们首先要考虑到患者的安全,“是药三分毒”,要确保患者得到有效且安全的治疗。其次是效价比,这也是社会的需求和我们努力的方向。
整理、编辑 | 孙悦 黄蕾蕾(中国医学论坛报)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