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难的抉择——行医路上的法与情
医生的天职就是救死扶伤,他们对于那些企图自杀或者自残的病人都竭力地抢救,更不用说对那些对生命充满不舍的临终病人。但随着外来文化的传播,现代的中国人对待生命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由于医学的局限性,很多的疾病即使再先进的技术也无法挽回,在治疗中花去的是时间和金钱,而得到的却是病人的痛苦和家属的失望。“尊严死”及“生前预嘱”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而我国法律在相应的领域却是空白;作为医者,在患者的病程不可逆时,如何依据现有的法律,在尊重患者意愿、使其免受更大的痛苦的同时,避免自身风险?医法情深——医事法学三“儒”谈,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档大型谈话类栏目。栏目主持人宋儒亮教授针对20余个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医、患、鉴、法、媒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本着来自临床,回归临床的理念,在24期栏目中,“医法情深”将为广大医生朋友们答疑解惑!
2017-08-21 28202 看过 免费 -
双刃剑——“超适应症”用药存在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面对疾病,如果将医生比作战士,那么药物无疑是医生手中的宝剑。那么“超适应症”用药则是一把“双刃剑”在临床实践中,超出说明书适用症使用药品的现象最为常见。虽然业界普遍认为,当患者生命遭到危及、或出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重新恢复其健康目的,而现有药品适应症、给药途径或用法用量都无可选用时,超适应症用药有其必要性。但不可回避的是,超适应症使用药品存在多重风险。由于超适用症用药未经严格的临床试验验证,其有效性不可知,同时还存在产生不良反应的隐患。更大的风险在于,有些药企故意超适应症推广药品,忽视患者用药安全,谋取额外利益。那么,医生应该如何用好手中这把“双刃剑”呢?医法情深——医事法学三“儒”谈,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档大型谈话类栏目。栏目主持人宋儒亮教授针对20余个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医、患、鉴、法、媒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本着来自临床,回归临床的理念,在24期栏目中,“医法情深”将为广大医生朋友们答疑解惑!
2017-08-17 32002 看过 免费 -
你说的话,患者听得懂吗?——医疗知情同意的法律意义
希波克拉底被誉为“医学之父”,但他同时也是“家长式的医学之父”。因为他认为:医生应该向病人隐瞒病情,包括病人未来或当前的情况。他坚信不应该让病人知道诊疗处方,只有医生群体才能掌握医疗知识。希波克拉底建立的医学模式,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不断强化。但是,家长式的医疗模式无疑也存在着极大的弊端。由于病人对于自身的疾病所知甚少,对治疗方法的利弊不知其详,客观上损害了患者自身的利益和选择的权利。近年来,因医师侵害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医疗纠纷逐年增加,并引起我国民法理论界与司法实务界的高度关注。知情同意权是指医务人员要为病人提供其做决定所必需的足够信息(如病情、诊疗方案、预后及可能会出现的危害等),让病人在权衡利弊后,对医务人员所拟订的诊疗方案做出同意或否定的决定。这说明:医务人员对患者所采取的任何医疗措施都必须向患者和亲属详细告知,但患者由于不懂得医学知识,医务人员必须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尽量向患者说明情况,让患者知道治疗措施的不足和副作用,甚至危险性。那么:你说的话,患者听得懂吗?医法情深——医事法学三“儒”谈,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档大型谈话类栏目。栏目主持人宋儒亮教授针对20余个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医、患、鉴、法、媒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本着来自临床,回归临床的理念,在24期栏目中,“医法情深”将为广大医生朋友们答疑解惑!
2017-08-14 30550 看过 免费 -
医院舆情控制
在当下医疗环境中,医疗纠纷甚至医患冲突时有发生;这就到了考验医院舆情控制能力的时候了。封锁消息?——拜托,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发布者。拒绝采访,将记者拒之门外?——你真的那么想勾起读者的无限遐想吗?开个会仔细研究一下?——当真理还正在穿鞋的时候,谎言就能走遍半个世界了!医院如何进行舆情控制?记者最想知道什么?如何使谣言不攻自破?在本期“医法情深”栏目中,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教授为身为医院管理者的你邀请了来自媒体及院方的两位重量级嘉宾,给您带来最实用的医院舆情控制指南!医法情深——医事法学三“儒”谈,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档大型谈话类栏目。栏目主持人宋儒亮教授针对20余个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医、患、鉴、法、媒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本着来自临床,回归临床的理念,在24期栏目中,“医法情深”将为广大医生朋友们答疑解惑!
2017-08-10 28322 看过 免费 -
“大夫,这是给您的一点心意……”商业贿赂犯罪的风险与防范
作为医生,你一定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手术前,患者家属塞给你一个红包:“大夫,您费心……”患者康复后,塞给你一个红包:“大夫,谢谢您……”厂商代表塞给你一个红包:“大夫,这是给您的一点心意……”是人情往来还是商业贿赂?面对患者与厂商的“红包”与“贿赂”医生该如何处置及避免犯罪?在本期“医法情深”中,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宋儒亮教授为广大医生朋友们邀请了来自司法与医院方面两位专家,给您带来最实用的:“红包”正确处置指南!医法情深——医事法学三“儒”谈,打开天窗说“亮”话是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一档大型谈话类栏目。栏目主持人宋儒亮教授针对20余个临床医生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邀请医、患、鉴、法、媒各领域专家进行深入探讨。“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本着来自临床,回归临床的理念,在24期栏目中,“医法情深”将为广大医生朋友们答疑解惑!
2017-08-07 32827 看过 免费 -
医事法学院“医法情深”栏目超燃预告片登场!
作为医生,你是否常为这些问题所困扰?患者、厂商悄悄将一个红包塞给你:“大夫,这是给您的一点心意……”超适应症用药——给危重患者多一分希望的同时,如何规避自身的法律风险?患者在就诊期间录音录像怎么办?我说的话,患者听得懂吗?如何做好术前谈话和知情同意?遇到医疗纠纷和医疗诉讼时,该如何自我保护?“多点执业”靠谱吗? ……所有这些问题,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大学·医事法学院给你答案!在医法情深——医事法学三“儒”谈,打开天窗说“亮”话栏目中,《中国医学论坛报》联合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法治广东研究中心,邀请医、患、鉴、法、媒各领域近40位专家,以谈话的形式,针对医生在临床工作中面临的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灯不拨不亮,理不辨不明”,本着来自临床,回归临床的理念,在24期栏目中,“医法情深”将为广大医生朋友们答疑解惑!中国工程院院士、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钟南山对栏目寄予厚望,并为《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大学 医事法学院题词!正逢其时:医事法学院成立、医法情深上线——栏目主持人:宋儒亮教授寄语医事活动,言医,生命、健康、身体,关系民生,事事要紧;谈法,生命权、健康权、身体权,关乎人权,权权要保。民生,政府保障;人权,国家保护;幸福,执政追求。继南方医事法学高峰论坛、医法断案、南方会医事法学高端论坛、“医在左、法在右——医事法学医院行”等项目陆续运作,成功推动、推广、推进之后,以医事活动研究为己任的医事法学院,又将正式宣布成立。医事法学院的成立,乃其所有、以视频播放的第一个栏目、也是最新的栏目,她的名字叫“医法情深”。她专注医事、法事与医法事,三人访谈方式,专家对话;新媒体形式,专业述说;“壹生大学”( 壹生APP中国医学论坛报官网客户端)播放,专门频道;面向全国,专场呈现。随着“医法情深”的录制、上线与播放,其与之前运作的医事项目、活动一道、一起,全方位、全方面、全领域,综合、立体与集中展现医事法学人在广东的新进展、新成就与新高度。医事法学院的进步,靠医事法学同道、同仁与同志,承“医德高尚、医术高明与医法高超”理念,融医学与法学理念、专业、知识与技能,持彼此交叉、融合与有机的统一,以教育、研究、研讨、编著、宣传、解读、学术、司法等为载体、方式与途径,以推动多元化纠纷化解机制与方式在医事领域的适用与运用为定位、己任与方向,以看得见的方式,以信得过的途径,让包括但不限于患者、患者近亲属、医务人员、医疗卫生机构们等医事法律关系的当事人们,在面临的每一个医事案件的法律处理、处置与处罚中,以法为先、为前与为底,共同努力,体现、展现与实现公平正义。医事法学院的任务,以医事法治为立足,推动法治中国建设。医事法治是行业法治,但公平正义之追求不为行业专享。她的进行、进展与进步,事关社会、政府与国家法治建设的关注热度、进展尺度、推进深度和上升高度,关系社会、政府与国家法治的现代化方向与进程,需要与社会法治、政府法治与国家法治,一起建设,共同推进。医事法学院的价值,作为一种推进治理现代化的载体、努力、力量、途径、方式与平台。她的成立,应当利于更好满足推进广东医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迈向了新高度;她的成就,应当利于更好展现中国在社会、政府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又走向了新征程!以医事法治建立、建设与建成为出发点、立足点与落脚点,家事、社事、国事、天下事,事事依法;患声、医声、社声、国声,声声入法。法定位序,法定权责,法治救济,法治轨道,共推治理现代化,共建法治医疗、法治社会、法治政府、法治中国。医事法学院的成立、医法情深的上线,正逢其时。此专为成立、上线记。 宋儒亮 教授 一级律师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 主任 广东省医学会医事法学分会 主任 广东省律师协会政府法律顾问专业委员会 主任 2017年8月1日 40位大咖云集“医法情深”栏目,为医事法学献计献策!医法情深栏目将于8月7日(下周一)与广大医生朋友们首次见面!24期精彩内容,每周一、周四定期更新!第一期,我们来聊聊红包的问题下载壹生APP,关注医事法学院更多精彩内容!
2017-08-05 29615 看过 免费 -
宋儒亮:如何与患者沟通签字之择期医疗篇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法事分会宋儒亮教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授课,聚焦医疗文书的签字沟通,本期阐述第一种类型:择期医疗。
2016-10-13 24709 看过 免费 -
宋儒亮:实施基于临床医疗类型现实的沟通说明
宋儒亮:实施基于临床医疗类型现实的沟通说明
2016-10-03 21471 看过 免费 -
宋儒亮:治疗方案A或B,到底听谁的?
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医学法事分会宋儒亮教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授课,和大家聊聊治疗方案究竟应该“谁做主”?方案A还是方案B,听医生的还是听患者的?所谓“听患者的就能规避风险”?那未免too young too simple!
2016-10-03 26298 看过 免费 -
宋儒亮:如何与患者进行高效沟通
宋儒亮教授讲述如何实施基于临床医疗类型现实的沟通说明。宋儒亮教授简介宋儒亮,博士,现为法治广东研究中心主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校(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省委党校/行政学院法律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广东省委宣传部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专家宣讲团成员。“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主讲专家。兼职律师。曾任中共广东省委党校/广东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主任、支部书记。
2016-09-07 37040 看过 免费
热门资讯
- 重磅揭晓!2022年度国内十大医学事件(政策)
- 群贤云集 共议共商|“脉述新生”静脉疾病系列专题学术会第一期——聚焦2022国际会议最新进展
- 重磅揭晓!2022年度国内十大医学研究
- 提升作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加强科研诚信道德建设,《负责任署名蓝皮书》现已发布
- 【点击领奖】感谢您参与2022年度国内十大医学新闻评选
- 深圳市医学会2022年医事法学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圆满落幕
- 谢俊明主任专访丨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精进创新中坚守医疗初心
- 医学笔记|一表看懂抗流感病毒药物奥司他韦和玛巴洛沙韦的区别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 FAS 和 FASLG mRNA 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关系
- 大介入高质量发展,唱响中国介入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