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CT对肺部感染疾病诊断非常重要~
今天来学习产黏液分枝杆菌肺病影像~
患者男,67岁,退休人员。50年前患肺结核已治愈;高血压病20年;因结石胆囊切除20年;痛风病史10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2年;青霉素类、磺胺类过敏史;吸烟史40年,20支/天。
因“咳嗽咳痰5月,胸闷气短1月”入院。患者5个月前出现咳嗽咳痰,1个月前出现活动后胸闷气短,遂外院行胸片检查示:右侧肺胸腔积液(图1),后完善胸腔穿刺抽液、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及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舒普深)抗感染治疗1周后,复查胸部CT胸腔积液较前增多,肺部病灶无改变(图2~4)。
图1
图2
图3
图4
T 36.20℃ P 78次/分 R 20次/分 BP 112/70
mmHg。神志清,精神一般,右肺语颤减弱,右肩胛线第八肋间以下叩诊呈浊音,呼吸音弱,未闻及明显干湿啰音,双下肢轻度静脉曲张,双脚趾有多发的痛风石,余无明显阳性体征。
血常规WBC5.74×109/L, NEUT 71.30%, LYMPH17.20%, HGB119g/L, PLT186×109/L。
血气分析 PH 7.389, PCO2 42.8mmHg, PO270.7mmHg,FiO2 21.0%。
感染指标 CRP2.640 mg/L,IL-6 20.4 pg/L,PCT 0.04 ng/ml。
血IgE 570.00IU/ml。
胸腔积液生化 总蛋白(TP) 39.4g/L,血清碱性磷酸酶 (ALP) 25U/L,腺苷脱氨酶(ADA) 13U/L,乳酸脱氢酶(LDH) 163U/L。
胸腔积液常规 凝固性阳性,Rivalta(+),WBC 1816×106/L,多个核细胞96.4%,单个核细胞3.6%。
肿瘤学检查 血CA125:30.7↑;CyFra211、癌胚抗原(CEA)、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A153、CA19-9、CA72-4、PSA正常范围;胸腔积液病理液基细胞学检查无异常;胸水CA125、CA19-9、CA72-4、CEA、CyFra211、NSE无异常。
其他相关病原学检查
血吸虫抗体、粪寄生虫检查:阴性。
胸腔积液、痰、肺泡灌洗液细菌+真菌涂片及培养:阴性。
胸腔积液淋巴细胞结核免疫检测:结核特异抗原52↑。
胸腔积液、痰及肺泡灌洗液的结核Gene Xpert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NA及DNA检测、抗酸杆菌涂片阴性;PPD试验阴性。
体液免疫 无异常。CRP、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试验、类风湿因子(RF)、狼疮样抗凝物质筛查、抗核抗体谱定性及定量、自身免疫性血管炎抗体谱均阴性。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 双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腔狭窄并黏膜病变;右肺中叶外侧支气管腔狭窄;气管、双侧支气管黏膜炎性改变伴色素沉着;右肺上叶支气管黏膜隆起;右肺下叶基底段支气管黏膜刷检、灌洗及透壁肺活检术。
肺泡灌洗液mNGS 产黏液分枝杆菌检出3序列。
肺泡灌洗液-病理液基细胞学检查 见鳞状上皮细胞、柱状上皮细胞、少许中性粒细胞、组织细胞,未见核异质细胞。
支气管镜下透壁肺组织活检 (右下叶基底段肺组织)灰褐色组织,镜下见肺间质纤维、小血管增生,肺泡上皮稍增生,少量淋巴细胞浸润,未见结核、肿瘤性病变。
影像学检查
外院胸片(图1):胸腔穿刺抽液及舒普深抗感染治疗1周后;
胸部CT:右肺下叶团块影,右侧胸腔积液部分包裹(图2-4);
本院入院时胸部CT:右肺下叶团块影,右侧胸腔积液伴部分包裹与胸膜粘连增厚,相邻右肺膨胀不全(图5-6)。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图10
注释 入我院时胸部CT(图5~6)示右侧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右肺下叶团块影无变化。胸腔穿刺抽液后胸部CT(图7~8)胸腔积液较前减少,右肺下叶团块影无变化。静点莫西沙星治疗8天后胸部CT(图9~10)胸腔积液较前增多,右肺下叶团块影无变化。
肺炎?
支持:咳少许黄痰。不支持:无发热,白细胞、中性粒细胞、CRP、PCT等炎症指标、病原菌检查无明显异常。抗炎治疗无效。
肺肿瘤?
支持:老年男患,长期吸烟史,胸部CT示单侧胸腔积液伴占位性病变。
不支持:血、胸腔积液相关肿瘤标志物无明显异常;胸腔积液、病变肺组织活检病理未见肿瘤病变。
NTM?
支持:既往曾患肺结核;BALF-mNGS:产黏液分枝杆菌检出3序列。国外相关文献:产黏液分枝杆菌感染患者可出现胸腔积液、肺实变影像学改变。
不支持:产黏液分枝杆菌常为非致病菌,影像学不符合NTM常见改变。
给予阿米卡星 0.6 qd静点4天,
多西环素 0.1g bid+克拉霉素0.5g bid+左氧氟沙星0.5gqd口服联合治疗1个月。
复查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右肺下叶团块影较前明显缩小(图11~12)。
图11
图12
诊断 产黏液分枝杆菌肺病
转归 继续巩固治疗2个月(图13~14)、3个月(图15~16)
胸部CT示右侧胸腔积液继续减少、右肺下叶团块影明显缩小。
图13
图14
图15
图16
1.患者中老年男性,既往肺结核病史;
2.咳嗽咳痰5个月,胸闷气短1个月;
3.肺泡灌洗液mNGS中产黏液分枝杆菌3序列;
4.肺组织活检病理 未见结核或肿瘤性病变;
5.影像学 胸部CT示右肺下叶团块影、右侧包裹性胸腔积液。抗NTM治疗后右侧胸腔积液明显减少、右肺下叶肿块明显缩小。
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NTM)分为快生长型(RGM)、慢生长型(SGM);产黏液分枝杆菌属于RGM,一般不致病或致病性弱,分离出该菌株污染或短暂定植的可能性大。NTM肺病患者多数伴有肺部基础疾病,如支气管扩张症、肺结核。影像学改变以广泛的支气管扩张及薄壁空洞为主,部分可表现为肺结节、胸腔积液。RGM治疗药物包括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类(米诺环素、多西环素)及磺胺类药物。如疑似非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建议尽早进行分枝杆菌培养及药敏检测,给予目标性治疗。
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请在评论区写下您的答案。本次活动期间,将不定期抽取优秀评论者给予惊喜礼物~
原发性肺结核的影像表现如何?
明天一起学习~
每天进步一点点
追上那个被寄予厚望的自己
↓点击进入专题,查看既往内容
中国医学论坛报社版权所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