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能不能用高流量氧疗?|肺问肺答

2025-01-09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非原创

高流量鼻导管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 HFNC)是一种新兴的呼吸支持技术,它通过提供高流量、恒温、湿化的氧气和空气混合气体,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近年来,HFNC在治疗Ⅱ型呼吸衰竭(即高碳酸血症型呼吸衰竭)方面的应用受到了关注。


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主要特点是氧合障碍伴随高碳酸血症,这通常与肺泡通气不足有关。HFNC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机制改善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病情:


图片



PART.01
提供稳定的氧合


作为控制性给氧方式的一种,HFNC能够提供稳定的吸氧浓度,减少氧疗不足和氧疗过度的发生。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呼吸中枢兴奋性依赖低氧性刺激,过度氧疗时往往容易发生呼吸抑制,进一步加重CO2潴留。


PART.02
减少死腔效应



高流量气体可以持续对上呼吸道进行冲刷,减少解剖死腔的影响和CO2的再吸入。


PART.03
湿化和加温


部分Ⅱ型呼吸衰竭患者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和分泌物较多。HFNC提供的气体经过加温和湿化,一方面避免了干冷空气对气道黏膜的刺激,另外一方面可改善纤毛-黏液系统的功能,促进气道廓清。



PART.04
改善呼吸肌疲劳


HFNC治疗期间可在呼气相提供低水平的CPAP,改善COPD患者气道提早陷闭和呼气不完,减少患者的呼吸做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图片


然而,HFNC在Ⅱ型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仍存在争议。一些研究表明,HFNC可能对部分轻度高碳酸血症患者有益,但对于严重的高碳酸血症患者,HFNC的效果可能有限,因为它不具备明显的通气辅助功能。根据《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2019年),HFNC主要应用于治疗轻到中度的I型呼吸衰竭患者,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应用则需要更加谨慎。共识指出,对于意识清楚的急性低氧血症合并高碳酸血症患者,可以在密切监测下尝试使用HFNC,但如果病情在1小时内没有改善或加重,建议立即更换为无创呼吸机或进行气管插管


对于慢阻肺稳定期患者,如果存在长期氧疗指征,可以尝试使用HFNC。研究显示,经30分钟HFNC治疗后,患者经皮CO2和呼吸频率显著降低。与普通家庭氧疗相比,长期使用HFNC的COPD和支扩患者呼吸衰竭急性加重的频度、时间及发作间隔均有改善趋势。此外,HFNC的效果可能受到患者个体差异、设备参数设置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图片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合理选择使用HFNC。对于Ⅱ型呼吸衰竭患者,HFNC可能作为一种尝试性治疗手段,但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反应和病情变化,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治疗效果。


图片

参考文献

  1. Fraser, John F ,Spooner,et al.Nasal high flow oxygen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COPD reduces respiratory rate and tissue carbon dioxide while increasing tidal and end-expiratory lung volumes: a randomised crossover trial[J]. Thorax 2016 年 71 卷 8 期 第 759-61 页.

  2. 成人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临床规范应用专家共识[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9(2).



转自:知呼小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