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关于“拉肚子”,这些致命错误……

2021-04-01作者:壹声资讯
消化非原创

作者: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江北院区 范志伟 


多巴胺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有没有腹泻过?”

这个问题似乎有些多余,人生天地之间,吃五谷杂粮,又怎么可能从来没有腹泻过呢?


甚至会有朋友反问多巴胺:“你这不是废话吗?有谁不记得你曾经分享过的那个故事《从腹泻到死亡,只不过12小时的距离》”


不错,多巴胺曾经很多次在文中提到过一些关于腹泻的病例。今天,多巴胺却要重复强调一下:“你知道什么是腹泻吗?”


你知道吗?
你不知道!

为什么今天又要再次提到这个陈年老话题?


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多巴胺在急诊抢救室里先后遇见了几个关于“拉肚子”的病例,病人们甚至经历了在死亡线上垂死挣扎。


事后回想,这几个病人如果在一开始就能够正确认知自己“腹泻”的症状,如果医生能够对病人“腹泻”症状又足够的预判的话,又或许不至与此。


请先不要急于否认自己认知上的盲区,跟着多巴胺的节奏来看下面这几个真实的病例吧!


第一个故事

腹泻五小时后,突然命悬一线


前日夜班,夜已过半。一对夫妻来到了急诊室,丈夫搀扶着患病的妻子,病人紧锁着眉头,精神状态看上去很差。“拉肚子快五个小时了,吃了药也不缓解,要不然也不会夜里来看病。”我还没有开口,患者的丈夫便解释了深夜就诊的原因。


病人艰难坐了下来,看样子正在忍受着腹部的疼痛。但是,引起我注意的并不是腹痛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貌。而是,病人明显苍白的面色和口唇。


"吃过晚饭后就开始肚子痛,拉肚子了....."这是病人自己提供的病史。或许病人说的是实情,但此刻最重要的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因为测得血压仅为85/45mmHg。


进一步查体又发现,患者不仅存在着全腹部的压痛,而且拒按。是什么导致病人陷入休克的危险境地?


如果用急性胃肠炎或者食物中毒来解释的话,似乎有些牵强。又继续追问才获得重要资料:平日里月经尚且规律的患者,末次月经已经是五十余天之前的事情了。


“宫外孕”这可怕的三个字不由自主浮现在了我的脑海之中,毕竟曾经有过类似的病例。


“你所谓的拉肚子具体是什么情况呢?解了几次大便,大便性状到底怎么样?量有多少?“病人给出的答案便是:“大便六七次,没有多少。“


快速补液稳定血压后便第一时间为病人完善了超声、CT等检查,果然证实了宫外孕破裂出血的诊断。


病人出血量非常大,血压一度下降到仅为48/35mmHg.下图便是患者的检查资料之一,可见腹腔已有大量积液。


微信图片_20210330104135.jpg


虽然这位病人最终通过手术得以续命,但我们不仅想要,如果病人在“腹痛腹泻”一开始便来到医院,而不是误以为自己是“拉肚子”耽误了五个多小时的话,可能便不会如此惊心动魄了。


第二个故事

吃坏了东西,还要划开肚子?


有一天中午,急诊室里来了一位中年男子。他手里拿着病历本,径直要求我为他开药输液。“什么病我还不知道,怎么可能给你开药输液呀。”他的要求被我拒绝了。


中年男子却不以为意,坚持道:“就是拉肚子,用点消炎药就可以了。”说实话,像这位中年男子一样习惯指挥医生的人有很多。然而,不见到患者不开药却是多巴胺个人的工作原则之一。


我简单了安抚这位中年男子,让他坐下之后下了解了具体情况。原来病人并不是他,而是他17岁的儿子。17岁的患者前一日进食冷饮之后便开始腹痛腹泻,在诊所输液一次后没有明显缓解,所以便想到来医院继续治疗。


因为患者本人尚在学校读书,于是中年男子提前一步赶到医院,意欲提前开好治疗好节省时间。但是,对于病患的诊治却并不能通过节省时间来提高效率。否则的话,多数情况下是要跌入火坑里的。


大约半个小时后,17岁的患者在妈妈的陪同下来到了急诊室。体格检查让我大吃一惊,这哪里是普通的拉肚子,而是有着明显的腹膜炎体征了。难怪患者一直在强调腹痛,而只是家长在反复说着“拉肚子……”


“我开始是拉肚子,但就只有一次,后来解了几次大便,量很少,基本上没有。”患者本人补充了病史信息。赶紧为患者做了检查,果然被证实为:“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阑尾炎是生活中我们听过最多的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但常见不代表它就没有什么风险。事实上,因为急性阑尾炎导致患者身死的悲剧不知有多少。患者很快便被守住进了病房,并被安排了手术治疗。


下图便是患者手术腹腔中的情况,可见有很多渗出液。

微信图片_20210330104141.jpg


办理住院手续的时候,患者的父亲还在震惊之中:“吃坏了东西,还要划开肚子?”


我告诉他:“划开肚子是因为迫切需要解决化脓的阑尾,而不是因为吃坏了东西。”


现在想想,如果患者家长能够认真了解他的病情,而不是一味坚持“拉肚子”的话,可能患者承受的痛苦要比现在轻了许多。


第三个故事

我来看“拉肚子”,你告诉我是肿瘤?


凌晨五点半,夜班快要结束的时候,急诊室里又来了一位大叔。大叔告诉我:“拉肚子快一个月了,两腿发软,实在受不了了,来检查一下。”


彻夜忙碌的夜班让我有些烦躁不安,我还在揶揄这位大叔:“拉肚子一个月早不来看,晚不来看,非要现在来看?”


大叔又补充道:"我以为吃药能好嘛,哪里知道没有一点作用,痛起来能出很多汗。"反复腹痛到大汗淋漓的描述让我有些暗暗吃惊,毕竟大叔的病程长达一个月。


仔细询问之后,大叔又给了更多超出“拉肚子”范畴的信息。大叔所谓的“拉肚子”只不过是大便次数增多罢了,甚至从来没有出现过水样便。


事实上,这位大叔仅两个多月来便反复出现了大便性状改变和习惯改变,只是近一个月来开始渐渐出现了腹痛的症状。


最重要的是,这种腹痛发作的次数越来越多,大便也时常出现“带血”的情况。说到这里,大家应该能够猜测出多巴胺当时所想了吧?


对于这位大叔来说,首当其冲的便是要排除结肠癌等消化道肿瘤可能。对于检查,大叔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因为他来到医院的目的就是为了检查。


只是在面对CT报告时,他却开始质疑起来了:我来看“拉肚子”,你告诉我是肿瘤?搞错了吧?


下图便是大叔的腹部CT截图,可以清晰看见占位。


微信图片_20210330104145.png


我也希望这只是一场美丽的误会,而不是一场悲剧的开始。然而,事实就是事实,它不会随着人的主观意识改变而改变。


后来,大叔的女儿赶到了医院,带着大叔住院进一步治疗去了。我们却难眠要想:如果从两个月前开始大叔便来到医院检查,而不是误认为自己只是拉肚子的话,这占位是不是要小很多?可惜的是,这个世界上永远没有如果发生。

来源:最后一支多巴胺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