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利用光学纤维内镜对气管支气管管腔进行的检査。纤维支气管镜可经口腔、鼻腔、气管导管或气管切开套管插入段、亚段支气管,甚至更细的支气管,可在直视下行活检或刷检、钳取异物、吸引或清除阻塞物,并可作支气管肺泡灌洗,行细胞学或液体成分的分析。另外,利用支气管镜可注入药物,或切除气管内腔的良性肿瘤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已成为支气管、肺和胸腔疾病诊断及治疗不可缺少的手段。
适应证
疑诊气管、支气管、肺脏肿瘤或肿瘤性病变需要确定病理分型,或确定浸润范围及分期。
不明原因咯血持续1周以上的患者,尤其是年龄在40岁以上。
对于不能明确诊断、进展迅速、抗菌药物效果欠佳、病变持续存在或吸收缓慢、临床诊断为下呼吸道感染或伴有免疫功能受损的患者。
器官或骨髓移植后新发肺部病变,或者疑诊移植物抗宿主病、移植肺免疫排斥时。
临床上难以解释、病情进展或治疗效果欠佳的咳嗽患者,怀疑气管支气管肿瘤、异物或其他病变者。
原因不明的突发喘鸣、喘息,尤其是固定部位闻及鼾音或哮鸣音,需排除大气道狭窄或梗阻时。
对于原因不明的弥漫性肺实质疾病,如间质性肺炎、结节病、肺泡蛋白沉积症及职业性肺病等。
对于可疑气道狭窄的患者。
对于任何原因引起的单侧肺、肺叶或肺段不张。
外伤后可疑气道损伤的患者。
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怀疑各种气管、支气管瘘,如气管食管瘘、支气管胸膜瘘等。
临床怀疑气道异物者。
原因不明的纵隔淋巴结肿大、纵隔肿物等。
禁忌证
急性心肌梗死后 4 周内不建议行支气管镜检查术。
活动性大咯血时行支气管镜检查术风险较高。
血小板计数<20×109/L时不推荐行支气管镜检查术。血小板计数<60×109/L时不推荐行支气管镜下黏膜活检或经支气管肺活检。
妊娠期间不推荐行支气管镜检查术。
恶性心律失常、不稳定心绞痛、严重心肺功能不全、高血压危象、严重肺动脉高压、颅内高压、急性脑血管事件、主动脉夹层、主动脉瘤、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全身极度衰竭等。
操作前准备
病人准备:了解检查目的、操作过程及有关配合注意事项,消除紧张情绪。术前4小时禁食禁水,以防误吸,有活动性义齿应事先取出。备好胸片或胸部CT。确认已停用抗血小板、抗凝等药物。
术前用药:评估病人对消毒剂、局麻药或术前用药是否过敏,防止发生过敏反应。术前准备好生理盐水250ml、利多卡因注射液500mg及肾上腺素注射液2mg备用。
物品准备:备好吸引器和复苏设备,以防术中出现喉痉挛和呼吸窘迫,或因麻醉药物的作用抑制病人的咳嗽和呕吐反射,使分泌物不易咳出。
检查后注意事项
局部麻醉结束2 h后或全身麻醉结束6 h后方可进食、饮水,以避免因咽喉仍处于麻醉状态而导致误吸。
已行经支气管镜肺活检(的患者,离院后仍可能发生气胸,如出现憋气、胸疼等症状时应及时就诊。
对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在 24 h 内不要驾车、签署法律文件或操作机械设备。
使用镇静剂的门诊患者,应有人陪伴回家,避免自行驾车。对于老年人或行 TBLB的高危患者,当日应有人在家中陪同。
支气管镜检查术后,若为局部麻醉下操作推荐至少观察30 min;若为全身麻醉,推荐至少观察6 h,并判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无意识异常、呼吸困难、胸痛及咯血等情况,方可离院。
本文首发于宿迁一院呼吸科公众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