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方萍教授:重症新冠病毒感染的出凝血管理

2024-06-18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原创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COVID-19)是一种由SARS-CoV-2引起的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CoV-2是一种单链RNA冠状病毒,它主要通过结合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发挥致病作用,后者主要表达于肺泡细胞、心肌细胞、血管内皮和其他细胞。因此,SARS-CoV-2对机体的出凝血功能有较为显著的影响,会导致很多心血管并发症。其中动脉或静脉血栓形成在住院患者尤其是入住ICU的患者中较为常见,血栓形成风险随着COVID-19的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增加,而无症状感染者或轻症非住院患者动静脉血栓发生风险较低。


重视COVID-19抗凝治疗


据统计,美国约有546,656例COVID-19住院患者,其中ICU患者占比20.1%。COVID-19住院患者与ICU患者VTE发生率显著高于同期非COVID-19患者 (住院: 4.4% vs 2.7%, P<0.0001; ICU: 8.3% vs 5.2%, P<0.0001)。COVID-19 ICU患者VTE发生率15%-85%,COVID-19非ICU住院患者VTE发生率3%-46%,因此入住ICU的重型、危重型患者VTE发生风险最高。一项前瞻性队列纳入12例COVID-19患者,尸检结果发现7例(58%)合并 DVT (生前并未怀疑VTE ),4例患者直接死于PE。因此,应当重视COVID-19患者出凝血管理问题。



COVID-19患者的血栓类型


COVID-19患者VTE发生机制主要与SARS-CoV-2的刺突蛋白直接与血小板和血管内皮细胞ACE2受体结合、促进血管内高凝状态及微血栓形成有关,具体病理生理机制如下:SARS-CoV-2直接导致血管内红细胞聚集;病毒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激活凝血途径;病毒激活的炎症因子风暴激活凝血途径;缺氧不仅可导致血液黏稠度增加,还可通过缺氧依赖的诱导因子(HIF)信号通路发挥促凝作用;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和卧床都将增加血栓发生风险。


COVID-19患者肺部血栓主要有两种形式:大血管-肺血栓栓塞症和微血管-原位血栓形成,凝血功能改变、D-二聚体升高与血栓发生率及预后相关。传统观点认为PTE主要是由下肢深静脉中的血栓脱落引起的。但SARS-CoV-2主要诱发肺动脉形成原位血栓,而不伴随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



抗凝药物与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


现有抗凝药物主要包括肝素类、维生素K拮抗剂、新型口服抗凝药( DOACs )和其他抗凝药物(阿加曲班、比伐卢定)等。抗血小板药物主要包括血栓素A2抑制剂、ADP P2Y12受体拮抗剂、GPIIb/IIIa受体抑制剂、磷酸二酯酶抑制剂等。


临床肝素使用剂量分为3种:(1)预防剂量抗凝:是指小剂量肝素抗凝,其目的旨在减少出血并发症、降低血栓形成风险;(2)中等剂量抗凝:是指随着孕周或体重增加,需要调整预防剂量的抗凝;(3)治疗剂量抗凝:是指治疗血栓性疾病的剂量,治疗剂量的确定取决于患者的体重以及抗Ⅹa因子水平。



抗凝强度取决于所使用肝素的种类和剂量。标准预防强度:低分子量肝素40mg 皮下注射 qd;中等预防强度:1mg/kg 皮下注射 qd;治疗强度:1mg/kg 皮下注射 q12h。理论上适当的抗凝治疗将使COVID-19各阶段均能从抗凝治疗中获益,但现有RCT研究尚未证实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并未从足量抗凝治疗中获益,而非危重COVID-19患者可能会从足量抗凝治疗中获益。此外,COVID-19患者在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时应当注意药物间的相互作用。



COVID-19患者抗凝治疗的循证医学证据


COVID-19患者抗凝治疗相关的主要临床研究如下:(1)以非ICU住院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的ATTACC/ACTIV-4a/REMAP- CAP、RAPID、HEP-COVID、ACTION研究;(2)以ICU住院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的REMAP-CAP/ACTIV-4a/ATTACC、INSPIRATION、COVID-PACT研究;(3)以门诊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的OVID和ETHIC研究。


01





以非ICU住院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






ATTACC/ACTIV-4a/REMAP-CAP是针对COVID-19非ICU住院患者的开放标签、多平台、对照研究,对比预防剂量和治疗剂量的疗效与安全性。结果表明与预防剂量抗凝相比,治疗剂量肝素抗凝更大程度改善了患者的生存及预后,降低了循环或呼吸支持的使用需求。治疗量肝素抗凝组大出血发生率为1.9% ,预防性肝素抗凝组大出血发生率为0.9%,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该研究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设计采用开放标签;对照组抗凝强度不同,包括中间剂量抗凝组与预防剂量抗凝组;不同研究之间需判定入住ICU、预期住院日的标准不同;经筛选患者仅入组了17%。

RAPID研究入组了D-二聚体升高的非ICU、 无需机械通气或重症监护的COVID-19住院患者,结果表明两组患者28天内需入住ICU、无创或有创机械通气或死亡的复合终点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剂量肝素对比预防剂量肝素降低了非ICU住院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

HEP-COVID研究入组了需要氧疗、D-二聚体>4倍正常上限或脓毒症诱发的凝血异常评分(SICS) ≥4分的ICU或非 ICU住院患者,研究结果表明在非ICU住院患者中,治疗剂量低分子量肝素在32天内显著降低包括VTE、动脉血栓、 全因死亡在内的复合终点发生率;两组间32天死亡率、大出血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

ACTION是一项开放标签 (盲法判定)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提示与预防剂量肝素抗凝相比,利伐沙班治疗剂量抗凝未改善患者临床转归,却增加出血风险。

综上所述,针对COVID-19非危重患者,建议给予治疗剂量低分子量肝素抗凝。


02





以ICU住院的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






REMAP-CAP/ACTIV-4a/ATTACC研究中关于COVID-19重症患者的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治疗相比治疗剂量肝素抗凝组无需器官支持日无显著性差异 (OR 0.83,95%CI 0.67-1.03 ),治疗剂量肝素抗凝组、常规治疗组生存率分别为62.7%、64.5%  ,大出血发生率分别为3.8%、2.3%。由此得出结论,在重症COVID-19患者中,治疗剂量肝素抗凝不能降低对循环或呼吸支持的需要以及病死率 ;此外,治疗量肝素抗凝组出血事件增多。究其原因,可能与重症COVID-19患者应用治疗剂量抗凝时机较晚有关。COVID-19合并ARDS患者的尸检结果显示肺毛细血管微血栓形成与肺泡出血,提示当肺部炎症反应明显时,治疗剂量抗凝可能加重肺泡出血,导致预后更差。该研究中有关重型COVID-19患者的临床研究结果也存在与前类似的局限性。

INSPIRATION是针对需应用HFNC、机械通气、ECMO或血管活性药的ICU患者的开放标签、多平台、对照研究,对比中间剂量抗凝组(依诺肝素1mg/kg qd )与标准预防剂量抗凝组(依诺肝素40mg qd)的主要终点无需器官支持日和次要终点包括出院时生存率、血栓事件、严重血栓和死亡复合终点、出血事件,结果表明在COVID-19 ICU成人患者中,与标准剂量预防性抗凝相比,中间剂量预防性抗凝不能减少包括动静脉血栓、需要ECMO、30天内全因死亡在内的复合终点的发生率,因此不支持在COVID-19 ICU成人患者中常规经验性应用中间剂量进行预防性抗凝。但同前所述,该研究同样存在如下局限性:开放标签以及并非所有患者都接受了ICU级别的照护等。

COVID-PACT临床研究采用多中心、2 x 2因素设计方案,结果表明COVID-19 ICU患者中,足量治疗剂量抗凝而非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可减少血栓性并发症,但同时增加出血风险,对病死率并无显著影响。但该研究存在开放标签、入组缓慢提前终止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针对COVID-19重症、危重症患者,治疗剂量肝素抗凝不能减少对循环或呼吸支持的需求以及病死率;而治疗剂量肝素抗凝组出血事件增多;中间剂量抗凝不能减少包括动静脉血栓、需要ECMO、30天内全因死亡在内的复合终点的发生率;治疗剂量抗凝可减少血栓性并发症,但增加出血风险,对病死率无显著影响。抗血小板治疗的临床研究ACTIV-4a、RECOVERY、REMAP-CAP、COVID-PACT等均未证实抗血小板治疗用于COVID-19住院患者的临床获益。


03





以门诊COVID-19患者为研究对象






针对门诊患者的OVID研究主要对比预防性抗凝和不抗凝患者的30天内住院、30天内全因死亡、动静脉血栓事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均无大出血及临床相关非大出血。而ETHIC研究同样也针对有症状的门诊患者,对比预防剂量抗凝和治疗剂量抗凝的21天内全因住院、21天内全因死亡、90天内VTE、150天内出血情况,结果表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无显著性差异。因此,针对有症状的门诊患者,不建议常规给予预防剂量抗凝治疗。






综上所述,COVID-19非VTE患者抗凝治疗推荐意见如下


(1)COVID-19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等血栓事件风险升高;


(2)抗凝治疗强度需根据血栓风险和出血风险综合考虑,并密切监测D-dimer等凝血指标的变化;


(3)适应证:用于具有重症高危因素、病情进展较快的中型病例,以及重型和危重型病例;


(4)禁忌证:治疗剂量肝素抗凝的禁忌证:血小板<50×109/L;血红蛋白<80 g/L;需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既往30 d内因出血需急诊就诊;出血性疾病病史;遗传性或活动性获得性出血性疾病;严重肾功能不全。预防剂量肝素抗凝的禁忌证:近期中枢神经系统出血;活动性大出血且24 h内输血>2个单位;血小板<50×109/L;严重肾功能不全;


(5)用法用量:无静脉血栓栓塞证据的非住院患者不推荐抗凝治疗;无静脉血栓栓塞证据住院非吸氧患者不推荐抗凝治疗;住院需要低流量吸氧且不需要住重症监护室(ICU)且低出血风险的患者,推荐治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抗凝,100u/kg皮下注射q12h;入住ICU或需高流量氧疗的成年患者,如无抗凝禁忌,推荐预防性抗凝,低分子量肝素 100u/kg皮下注射qd;已确诊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推荐治疗剂量的低分子量肝素抗凝,100u/kg皮下注射q12h;


(6)疗程:治疗剂量抗凝通常疗程14天,若提前出院或转到ICU则停止,除非有其他抗凝指征;


(7)合用Paxlovid时,需注意与口服抗凝药或抗血小板药的相互作用,必要时更换为其他抗凝药。

图片



作者简介



图片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副主任、主任医师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访问学者

中华医学会呼吸结核分会呼吸危重症学组委员

中国康复医学会呼吸康复专业委员会危重症康复学组委员

中国老年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青年委员及危重症学组委员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睡眠医学专委会委员

陕西呼吸结核分会重症学组委员

陕西省医师协会重症医师分会委员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社呼吸与危重症编委会编委、呼吸危重症领域主编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宋立强教授组稿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