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重磅|2019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细胞感知氧气通路”折桂

2019-10-07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2019诺贝尔奖

北京时间10月7日17:30,2019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揭晓!

3位科学家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 以及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因发现细胞适应和感知氧气的原理而获得殊荣。

8694a4c27d1ed21b456bc2fb8c2353c150da3fe4.jpg

三位获奖者漫画合影

2019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奖者简介

威廉·凯林(William G. Kaelin Jr),美国肿瘤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57年出生于纽约,硕士毕业于达勒姆杜克大学,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和波士顿丹纳法伯癌症研究所接受了内科学和肿瘤学的专业培训,并在后者建立研究实验室。2002年成为哈佛医学院的正式教授。自1998年以来,他一直在霍华德休斯医学院任调查员。他致力于研究p53等抑癌基因在癌症发展中的作用,曾在2016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彼得·拉特克利夫(Sir Peter J. Ratcliffe),英国细胞及分子生物学家,伦敦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临床研究主任,牛津大学目标发现研究所所长,路德维希癌症研究所成员。1954生于英国兰开夏郡,在剑桥大学学习医学,后在牛津大学接受肾脏学专业培训。他在牛津大学成立了独立研究小组,并于1996年成为正式教授。他主要研究低氧状态下细胞的反应,并发现促红细胞生成素会被一种物质控制,这种物质在细胞缺氧后便会释放,曾在2016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格雷格·塞门扎(Gregg L. Semenza),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约翰霍普金斯细胞工程研究所血管研究项目主任。1956年生于纽约,1984在费城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院获得博士学位,并在达勒姆杜克大学培训为儿科专家,后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进行博士后培训,并成立独立研究小组。1999年成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正式教授。他知名于对生命系统如何利用、调节氧气的研究。他的团队发现缺氧诱导因子(HIF-1)所调控的基因能够作用于线粒体呼吸,并能指导细胞对缺氧状况的特殊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变化。在一些癌症疾病中,能观察到HIF的过表达。他曾在2016年获得拉斯克基础医学奖。

近10年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得主回顾

2018年,詹姆斯·P·艾利森(James P Allison)和本庶佑(Tasuku Honjo

2018_副本.jpg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安德森癌症中心免疫系主任James P. Allison和日本京都大学高等研究院特别教授Tasuku Honjo,以表彰他们在肿瘤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开创性贡献。

2017年,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和迈克尔. 杨(Michael W. Young)

2017_副本.jpg

2017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授予3位美国遗传学家杰弗里.霍尔(Jeffrey C. Hall)、迈克尔·罗斯巴什(Michael Rosbash) 以及 迈克尔. 杨(Michael W. Young),因发现生物昼夜节律机制获得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2016年,大隅良典(Yoshinori Ohsumi)

2016_副本.jpg

2016年的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只给了日本东京工业大学Yoshinori Ohsumi一个人,奖励他在细胞自噬研究中的贡献。他阐明了细胞自噬的分子机制和生理功能。Ohsumi是首批撰写酵母中自噬信号通路相关蛋白名单的研究人员之一。大隅教授是细胞自噬研究的先驱,曾获得京都奖、盖尔德纳国际奖及日本人第2座威利奖。

2015年,威廉·C·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屠呦呦和大村智(Satoshi ōmura)

2015.png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我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奖!获奖理由是"有关疟疾新疗法的发现"。另外两名获奖科学家为爱尔兰的William C. Campbell和日本的Satoshi ōmura,获奖理由是"有关蛔虫寄生虫感染新疗法的发现"。这两项发现为人类提供了强有力的新武器,从而使得人类能够与这些每年感染亿万人的疾病作斗争。其为人类改善健康、减轻病痛所带来的功德不可估量。

2014年,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和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

2014.png

2014年,来自挪威的科学家爱德华·莫泽(Edvard I. Moser))和梅-布里特·莫泽(May-Britt Moser),以及英国伦敦大学学院教授约翰·奥基夫(John O'Keefe)夫妇共三位科学家,因发现组成大脑定位系统(GPS)的特殊细胞的研究成果获得该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解决了哲学家和科学家几个世纪之久的问题--人类大脑究竟是如何构建一个所处空间的地图,以及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中人类大脑如何导航并寻找路径。

2013年,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和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

2013.png

2013年,耶鲁大学细胞生物学系系主任、生物医学教授詹姆斯·罗斯曼(James E. Rothman),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细胞生物学家兰迪·谢克曼(Randy W. Schekman)和德国生物化学家托马斯·聚德霍夫(Thomas C. Südhof),因"发现细胞内的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节机制"获得2013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说,三位获奖者的研究成果揭示了细胞如何在准确的时间将其内部物质传输至准确的位置,揭示出细胞生理学的一个基本过程。

2012年,约翰o格登(John Gurdon) 、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

2012.png

2012年,英国科学家约翰o格登(John Gurdon) 与日本科学家山中伸弥(Shinya Yamanaka)因在细胞核重新编程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获得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诺贝尔奖认为,这两位科学家发现了:成熟、分化的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变成未成熟的细胞,能够发育成机体内所有种类的组织。他们的发现革新了我们对于细胞和有机体如何发育的理解。

2011年,拉尔夫·斯坦曼因(Ralph M. Steinman)和朱尔斯·霍夫曼(Jules A. Hoffmann)、布鲁斯·博伊特勒(Bruce A. Beutler)

2011.png

2011年,加拿大科学家拉尔夫·斯坦曼、法国科学家朱尔斯·霍夫曼、美国科学家布鲁斯·博伊特勒因在免疫学领域取得杰出成就而获得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其中一半的奖金归于拉尔夫·斯坦曼,获奖理由是"发现树枝状细胞及其在获得性免疫中的作用" ;另一半奖金归于朱尔斯·霍夫曼和布鲁斯·博伊特勒,获奖理由是"先天免疫激活方面的发现"。这三位诺奖得主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从而彻底革新了我们对免疫系统的认识。

2010年,罗伯特·爱德华(Robert G. Edwards)

2010.png

2010年,英国生理学家,被称为"试管婴儿之父"的罗伯特·爱德华兹因为在"在试管受精技术方面的发展"获得2010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爱德华兹创立的体外受精技术解决了一个重要的医学难题,即通过体外受精治疗多种不育症。他的贡献使治疗不育症成为可能,包括全球超过10%的夫妇在内的人类因此获益匪浅。

2009年,卡罗尔·格雷德(CarolW.Greider)、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杰克·绍斯塔克(JackW.Szostak)

2009.png

2009年,美国加利福尼亚旧金山大学的伊丽莎白·布莱克本(ElizabethH.Blackburn)、美国巴尔的摩约翰·霍普金斯医 学院的卡罗尔·格雷德(CarolW.Greider)、美国哈佛医学院的杰克·绍斯塔克(JackW.Szostak)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保护染色体的机理而获此殊荣。该研究提高了人们对于细胞的理解的深度,对癌症和衰老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助于未来新治疗方法的发展。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