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糖尿病的筛查与管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

2021-08-11作者:壹声资讯
糖尿病非原创

作者: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主任医师 苏磊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进行糖尿病筛查

由于糖尿病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因此通过对高危人群的筛查可以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那么,哪些是高危人群呢?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列出了从病史到体格检查共13个危险因素,但是并不容易记忆和操作。从普查的角度,即使是普通大众,也可以自己通过“中国糖尿病风险评分表”评估糖尿病的风险。


主要根据6个指标(年龄、血压、体质指数、腰围、家族史、性别)进行评分,分数越高,糖尿病风险越高,超过25分应进一步进行血糖检查。


我国指南中的筛查方法为两点法,即空腹血糖+75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在有条件的地区和人群,也可以使用糖化血红蛋白进行筛查(此点指南中尚未提及)。


糖尿病初诊患者应作详细评估


糖尿病患者在初诊时即应进行详细的评估,并且定期进行代谢控制状况及并发症评估。本指南列举了初诊患者和复诊患者的评估内容,并列出了推荐的检查频率,如表1。


表1 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检查的推荐频率

微信图片_20210810161336.jpg


遗憾的是此表过于简略。临床医师可将糖尿病综合评估的内容表格化以防止遗漏,并制定相应的目标,使患者和管理团队均可以快速地了解目前的治疗情况及与目标的差距。笔者根据美国糖尿病学会指南,制定了一个糖尿病患者管理内容大纲表格(如下)。


2021-08-10_161359.jpg

讨论&总结


需要指出的是,糖尿病评估和管理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国际糖尿病联盟将糖尿病管理分为了三个水平,即:基本管理有限管理综合管理。《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提供的类似于基本管理。


以糖尿病筛查为例,首先高危人群完成风险评估,然后抽血检测空腹血糖或者口服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基本管理)。而在资源匮乏地区,没有静脉血糖检查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指尖毛细血管血糖甚至尿糖进行筛查(有限管理)。而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糖化血糖蛋白筛查“糖尿病前期”。临床医师可因地制宜,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糖尿病管理流程和内容。



来源:代谢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