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需要首剂加倍的药物(汇总)

2021-03-23作者:壹声热点
非原创

药物治疗的成败,不仅取决于正确选择药物,而且有赖于合理的给药方法。

在药品说明书或门诊处方中,经常可以见到“首剂加倍”的字眼。为什么要“首剂加倍”?如果“首剂加倍”效果好,其他药是不是也可以“首剂加倍”?中成药是不是也可以“首剂加倍”?

一、什么是“首剂加倍”?

“首剂加倍”,是指首次服某种药时,用药量要加倍。但首剂量加倍后,后续剂量应按照常规剂量使用,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例如:阿奇霉素5日疗法。总剂量1500mg,首日500mg/次,1次/日;第2~5日,250mg/次,1次/日。

二、为什么要“首剂加倍”?

任何药物都要达到一定的血药浓度才能发挥药效。在多剂量给药时,稳态时的血药浓度一般为有效治疗浓度。

对于半衰期较长的药物,从第一剂给药到达稳态血药浓度所需要的时间较长。

例如:替硝唑的半衰期约为12小时,60小时(2.5天)后才能达到稳态浓度。而在此期间,往往因血药浓度低于有效治疗浓度,而影响药物临床疗效。

因此,在医疗实践中,通常采取增加首剂量的方法,使血药浓度迅速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而后再用维持剂量来保持有效治疗浓度。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159.jpg


三、哪些药不适合“首剂加倍”?


1、大多数药不需“首剂加倍

临床常用的绝大多数药物,在采取正常的给药方式时,就能获得满意的药物浓度与疗效,因而无须“首剂量加倍”。

2、中成药不宜“首剂加倍”

牛黄解毒片(雄黄)、柏子养心丸(朱砂)、六神丸(蟾酥)、金匮肾气丸(附子)、强力枇杷露(罂粟壳)、桂林西瓜霜(山豆根)很多常用中成药含有毒性药材,不宜超量服用。

需要提醒的是:大部分感冒类和止咳类中成药含有麻黄,加大剂量服用可引起心律失常、心梗等严重不良反应,也不宜超量服用。

3、治疗窗比较窄的药不能“首剂加倍”

那些有效剂量和中毒剂量比接近的药物,即治疗窗比较窄的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巴比妥、氨茶碱、地高辛等,“首剂量加倍”可能会由于用药剂量过大而达到中毒剂量。

例如地高辛。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对、中度心力衰竭,中等剂量(每日0.25mg)并不比低剂量(每日0.125mg )带来更大自主神经和血流动力学改善,较大剂量地高辛更易致心律失常。因此,在用法上,现今不主张洋地黄化。

四、磺胺类药物,已不主张首剂加倍


复方磺胺甲噁是由磺胺甲噁唑(400mg)和甲氧苄啶(80mg)组成的复方制剂。由于对许多常见病原菌呈耐药性,该药现主要用于治疗敏感菌所致的尿路感染、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和卡氏肺孢子虫肺炎(首选药)

近年来研究发现,磺胺类药物具有一定的肝毒性、肾毒性和心脏毒性,可引起致死性的血小板减少症及再生障碍性贫血,而且与血药浓度有关:超过200ug/ml,不良反应增加,毒性增加。因此,现已不主张首次加倍的给药方法!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203.jpg


五、哪些药“首剂加倍”?

临床上每种药物的给药方案和剂量都是经过大量科学实验所得,应该重视医嘱和说明书。目前“首剂加倍”的药物主要集中于抗微生物类药物。

1、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

甲硝唑、替硝唑和奥硝唑等,硝基咪唑类抗菌药物,是治疗肠道和肠外阿米巴病、阴道滴虫病的首选药,亦广泛用于各种厌氧菌感染;口服也可用于艰难梭菌所致的假膜性肠炎等。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205.jpg


2、四环素类抗菌药物

四环素类抗菌药物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消化道症状、肝损害和肾损害,可影响牙齿和骨的发育,8岁以下儿童禁用。

替加环素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较低治愈率和更高死亡率。可引起:肝衰竭和胰腺炎,且已有死亡报告。只用于18岁以上患者复杂性腹腔内感染。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207.jpg


3、糖肽类抗菌药物

万古霉素、替考拉宁等糖肽类抗生素,对革兰氏阳性菌,尤其对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肠球菌具有强大的抗菌活性。口服可用于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艰难梭菌所致假膜性肠炎患者。

替考拉宁的亲脂性为万古霉素的30~100倍,比万古霉素的渗透性更好,一些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仍对之敏感。而且耳肾毒性较万古霉素少,无“红综合征”反应。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208.png


4、抗真菌药

随着广谱抗生素、皮质激素、抗肿瘤药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应用,以及器官移植、放化疗、外科介入等侵袭性治疗方法的大量开展,真菌感染发病率日趋增高,其危害极大。

因此,为了迅速达到有效浓度,有效控制真菌感染,氟康唑、伏立康唑(三唑类)和卡泊芬净(棘白菌素类)等抗真菌药需要给予负荷剂量(包括首剂加倍)。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210.jpg


5、抗疟药

口服氯喹治疗疟疾,为迅速控制症状,必须加血液中药物浓度上升速度,以便及时抑制红细胞内的疟原虫。

蒿甲醚是青蒿素的衍生物,对疟原虫红细胞内期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临床治愈率可达90%~100%。及时、足量、足疗程应用蒿甲醚,是临床治疗恶性疟疾的关键。

微信图片_20210322175213.png


来源:药评中心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