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ASH 2024】北大血研所黄晓军院士团队:细小病毒B19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感染的造血干细胞

2024-12-07作者:论坛报沐雨资讯
原创

e5137016d9673603b7672fa39bba00e.jpg


当地时间12月8日,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北京大学血液学研究所黄晓军院士团队Xuying Pei将在第66届美国血液学年会(ASH 2024)上就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B19感染的相关研究发表口头报告。


该研究提供了HSCT后B19感染的全面临床概述,并表明B19感染患者的移植结果较差。重要的是,该研究提示,B19可以在HSCT后感染造血系统的广泛谱系,这种感染可能源自B19对患者造血干细胞的持续感染。


微信图片_20241207093759.png




背景


人类细小病毒B19可能导致严重的难治性贫血、再生障碍危象和系统性致死综合征,这些症状是由于HSCT后红细胞前体细胞持续感染所致,然而,全血细胞减少症的原因尚未得到证实。以往关于移植后B19感染的研究主要是病例报告,其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尚未得到充分探索。




方法


研究者检查了2017-2023年在北京大学血液学研究所136例感染B19的成年患者的临床表现、风险因素和预后。使用倾向评分匹配选择了408例未感染B19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单细胞全长RNA测序(scFAST-seq)对4例B19感染患者和4例HSCT后B19阴性患者的样本进行了分析,以描绘B19感染细胞谱系和功能特征。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验证了scFAST-seq结果。




结果


研究显示,异体HSCT后B19 DNA病毒血症的发生率为2.6%,中位发病时间为移植后94天。在B19阳性患者中,分别有69.1%、80.9%和96.3%的患者出现严重贫血、粒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

48例患者发生持续B19感染(定义为B19 DNA血症持续28天或更长时间),这些患者常伴有严重的全血细胞减少症(97.9%)和器官并发症(54.1%)。

重要的是,B19感染与较差的移植结果显著相关,与对照组相比,1年、3年和5年的非复发死亡率更高,总生存率更低。

基于scFAST-seq数据,研究者发现除了众所周知的红细胞系细胞外,这种病毒还能感染造血系统的广泛谱系,包括巨大的骨髓髓系和淋巴系细胞,甚至造血干细胞(HSCs)。有趣的是,scFAST-seq数据显示,B19感染患者的造血干细胞显著减少,这表明B19可能损害HSCs的存活从而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症。此外,B19感染的HSCs在向下游谱系分化途径中的表达水平更高,这可能提示B19疾病起源于HSCs的感染。


(沐雨摘译)


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血液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