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由各种病毒和/或细菌引起的,主要侵犯鼻、咽或喉部的一组急性感染性疾病,以病毒感染多见,如鼻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冠状病毒等,少数为细菌感染,其中以链球菌最常见。临床症状不具有特异性,多以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咽部不适为临床表现,可伴发热、头痛、咳嗽等其他症状。
是否推荐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常规病原学检查?
需根据疾病流行情况、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症状持续时间、合并症情况、免疫抑制状态评估结果、其他辅助检查结果的可参考性以及对预后的初步评判,决定是否对疑似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上述患者进行检测。
例如,在新型冠状病毒或流感病毒大流行期间,快速分子检测有助于预检分诊、缩短就诊时间、减少传染病传播风险;又如,当患者免疫功能严重受损,同时疑似流感样症状时,或呼吸道病毒检测可能影响医生抗病毒药物或停用抗生素的决定时,需对呼吸道病毒进行检测。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有哪些推荐?
在流行风险高的季节,高危人群(老年人、儿童、孕产妇、合并基础疾病患者)进行流感病毒检测可能比经验性抗流感治疗更经济。此外,快速的结果反馈(如2 h内即出结果的快速分子检测)能够缩短患者门急诊就诊时间,降低流感传播风险,有利于传染病控制。
2
气管支气管炎
气管支气管炎指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常因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该疾病加重。主要表现为长期咳嗽咳痰,伴/不伴呼吸困难等表现。该病临床特征特异性不强,常需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症等疾病鉴别,此时需结合肺功能、胸部CT等检查协助诊断。
对于反复急性加重、发热伴有脓痰、病情评估需要住院诊治的患者,可考虑细菌涂片或培养尽快明确病原学以指导抗生素应用。
在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等大流行期间,门急诊针对上述两种病毒的抗原检测或分子诊断技术有助于快速分诊并指导隔离防控,避免院内传播,但前者敏感性低于后者。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且存在住院风险的成人患者而言,尽快采用多重PCR技术明确病原,可能缩短抗生素使用时间和住院时间,但儿童毛细支气管炎患者并不推荐常规病毒检测。
3
肺炎
社区获得性肺炎
我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常见病原体为肺炎链球菌、肺炎支原体、流感嗜血杆菌、肺炎衣原体、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近年研究显示,病毒性肺炎在成人CAP中占比高达15.0%~34.9%,同一患者可同时合并细菌、病毒、真菌等病原体感染。
CAP患者需要侵入性病原学标本采集吗?
重症CAP接受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若经验性治疗无效,怀疑有特殊病原体感染,或经积极抗感染治疗病情无好转,需与非感染性肺部病变鉴别,可经支气管镜留取下呼吸道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肺炎合并胸腔积液,尤其是肺炎病灶同侧的胸腔积液可行胸腔穿刺进行胸腔积液病原体检测。
核酸检测技术在CAP病原体诊断中的价值大吗?
CAP的致病菌培养往往耗时长,而苛养菌感染培养阳性率较低,因此核酸检测在诊断CAP病原学方面具有较大优势。若怀疑为支原体、衣原体、军团菌、病毒等感染时,可采用血清特异性抗原、抗体检测联合核酸检测和分离培养;实时荧光PCR、等温扩增、数字PCR、高通量测序技术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提供病原体分型、毒力基因和耐药基因等深入分析,若临床倾向于RNA病毒感染,建议选择RNA高通量测序。
建议危重症患者同时开展常规病原学检查辅以病原体核酸检测,二者可相互补充,有利于快速准确确定致病源,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医院获得性肺炎(HAP)/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我国常见的医院获得性感染。发生HAP/VAP后平均住院时间、抗感染治疗疗程均延长,且住院医疗费用增加。我国HAP/VAP常见病原菌包括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等,耐药菌较为常见。
是否推荐HAP/VAP患者常规留取标本行微生物学检查?
临床诊断HAP/VAP后,应积极留取呼吸道、血液、胸腔积液标本行微生物学检查。呼吸道标本应尽可能先进行涂片镜检,再进行病原体培养、抗原及核酸检测等。
HAP/VAP患者应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还是侵入性方法获得呼吸道标本?
非侵入性方法指经咳痰、鼻咽拭子、鼻咽吸取物或气管导管内吸引收集标本。侵入性方法指经支气管镜留取下呼吸道标本、经支气管镜或经皮肺穿刺活检留取组织标本等。
对于HAP患者,应先通过非侵入性方法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行涂片及半定量培养,经验性治疗无效、疑似特殊病原菌感染或采用非侵入性方法获得的呼吸道标本无法明确病原体时,再通过侵入性方法采集标本行微生物学检查。
VAP患者由于存在人工气道,除常规经气管导管吸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涂片、培养外,还可通过侵入性方法采集标本(如BALF、支气管毛刷等)进行定量培养。
如何理解mNGS在临床诊断HAP/VAP患者中的价值?
HAP/VAP患者常见病原体为细菌,病原学诊断以传统培养为主,必要时可联合多重PCR、微流控芯片等多靶标病原体核酸检测,无需常规行mNGS。仅在患者存在免疫缺陷、3 d内未通过传统微生物学检测获得明确病原学依据,且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时,考虑行以DNA检测为主的mNGS。
内容节选自《成人呼吸道感染病原诊断核酸检测技术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23)》
来源:协和医学杂志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