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徐州市中心医院 苏静
幽门螺杆菌(Hp)是一种螺旋形、微需氧、对生长条件要求十分苛刻的细菌。1983年首次从慢性活动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活检组织中分离成功,是目前所知能够在人胃中生存的唯一微生物种类。幽门螺杆菌是世界卫生组织认定的胃癌第一类致癌因子。
那么,幽门螺杆菌如何根除,又该如何预防呢?
1
治疗方法
Hp耐药是全球面临的重要难题,我国的Hp耐药形势更为严峻。总体而言,Hp对克拉霉素、甲硝唑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包括多重耐药率)呈上升趋势,而对阿莫西林、四环素和呋喃唑酮的耐药率仍很低。传统抗菌药物耐药率的逐年上升导致传统三联方案根除率不断降低,传统三联方案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再适合作为一线Hp根除方案。
《第五次全国幽门螺杆菌感染处理共识报告》推荐铋剂四联方案作为主要的经验性治疗根除Hp方案,总共包括7种方案,各方案的剂量及用法等情况见下表。除含左氧氟沙星的方案不作为初次治疗方案外,根除治疗不分一线、二线,应尽可能将疗效高的方案用于初次治疗。
我国多数地区为抗菌药物高耐药地区,推荐经验性铋剂四联治疗方案疗程为14d。根除方案中抗菌药物组合的选择应参考当地人群中监测的Hp耐药率和个人抗菌药物使用史。
此外,方案的选择应该权衡疗效、费用、潜在不良反应和药物可获得性,做出个体化抉择。
对于上述方案,质子泵抑制剂(PPI)要求餐前半小时服用,抗生素为餐后半小时服用。服药期间,个人做好个人防护,单独碗筷,避免与家里人或在外就餐交叉感染,影响治疗结果。
初次治疗失败后,补救治疗避免选择已用过的方案,可选含左氧氟沙星方案,因此仍有6种方案可供选择。克拉霉素和左氧氟沙星应避免重复使用。本共识推荐的含克拉霉素或左氧氟沙星方案无重复;但含甲硝唑的方案有2种,会有重复应用可能。重复应用甲硝唑需要优化剂量(甲硝唑增加至1600 mg/d), 如初次治疗已用了优化剂量,则不应再次使用。上述方案选择原则也适用于第2次补救治疗。
对于青霉素过敏的患者,上述方案中大部分都含有阿莫西林,因此使用受限制。
可使用如下几种抗生素组合治疗方案:
①四环素+甲硝唑;
②四环素+呋喃唑酮;
③四环素+左氧氟沙星;
④克拉霉素+呋喃唑酮;
⑤克拉霉素+甲硝唑;
⑥克拉霉素+左氧氟沙星。
2
根除指征
尽管幽门螺杆菌感染者中仅约15%~20%发生消化性溃疡,5%~10%发生 Hp相关消化不良,约1%发生胃恶性肿瘤(胃癌、黏膜相关淋巴瘤),多数感染者并无症状和并发症,但所有Hp感染者几乎都存在慢性活动性胃炎,亦即Hp胃炎。感染可以在人-人之间传播。
因此Hp胃炎不管有无症状和(或)并发症,是一种感染性疾病,根除治疗对象可扩展至无症状者。但目前我国Hp感染率仍达约50%,因此主动筛查所有Hp阳性者并进行治疗并不现实。
目前我们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患者以下两种情况强烈建议治疗:
1.消化性溃疡(不论是否活动和有无并发症史);
2.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
下列几种情况也建议治疗:
1.慢性胃炎伴消化不良症状;
2.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
3.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下切除或胃次全手术切除;
4.长期服用质子泵抑制剂;
5.胃癌家族史;
6.计划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包括低剂量阿司匹林);
7.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
8.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9.其他幽门螺旋杆菌相关性疾病(如淋巴细胞性胃炎、增生性胃息肉、Ménétrier病);
10.证实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我国第五次共识Hp的根除指征
对于特殊人群老人和儿童,我们应该怎样检测和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目前国际上缺乏老年人Hp感染处理共识。问卷调查显示,多数临床医生对老年人根除Hp治疗的态度趋向保守。
一般而言,老年人(年龄>70岁)对根除Hp治疗药物的耐受性和依从性降低,发生抗生素不良反应的风险增加;另一方面,非萎缩性胃炎或轻度萎缩性胃炎患者根除Hp预防胃癌的潜在获益下降。
老年人中有服用阿司匹林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和维生素B12吸收不良等疾病的仍是Hp根除指征。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一,根除Hp获益各异,因此老年人Hp感染是否需要根除治疗应进行获益-风险综合评估,个体化处理。
目前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行常规检测Hp。与成人相比,儿童Hp感染者发生严重疾病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等疾病的风险低;但根除治疗不利因素较多,包括抗生素选择余地小(仅推荐阿莫西林、克拉霉素和甲硝唑)和对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低。
此外,儿童Hp感染有一定自发清除率,根除后再感染率也可能高于成人。因此不推荐对14岁以下儿童常规检测Hp。但如果儿童发生消化性溃疡,则需要进行根除Hp治疗。
3
如何预防
1、幽门螺杆菌感染往往有家庭聚集性,为根除彻底和避免再感染,治疗时家庭中的其他人员最好也要同时治疗,并实施分餐制,以免再度感染。
提倡家庭内采用公筷制、分餐制,食具消毒,避免接触感染。中国人的传统就是一桌饭菜一家人一起吃,特别是有些家长还喜欢把食物嚼碎后喂给宝宝吃,这种习惯都会增加幽门螺杆菌传播的机会,应坚决杜绝。
2、保持口腔健康,戒烟。
3、改善饮食习惯:避免喝生水、吃生的食物,同时食物应多样化,避免偏食,注意补充多种营养物质;不吃霉变食物;少吃熏制、腌制、富含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食物,多吃新鲜食品;避免过于粗糙、浓烈、辛辣食物及大量长期饮酒。
4、保持良好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来源:常笑健康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