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这5种慢性腹泻要小心肠癌!

2020-09-30作者:cmt佳玲资讯
消化系统肿瘤支持护理和治疗的相关问题

慢性腹泻是怎么回事?是否需要及时就医?它又是如何治疗的?今天这篇文章会将知识点一网打尽,快来一起看看吧!

Q.1 什么叫慢性腹泻?

目前医学界广泛使用的慢性腹泻定义是,粪便稀薄,排便次数大于每天三次,排便量增加到每一次 200 克以上,且持续超过四周,就被称为慢性腹泻。

但是在临床工作中,遇到就诊患者描述的"拉肚子"和真正的腹泻往往有所不同。

比如,如果一个患者因为排便次数增多而自认为"腹泻",但是大便的性状和排便量没有明显的变化,这种被称为假性腹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腹泻,这可能和盆腔炎症、直肠刺激等原因有关。

还有一种情况,比如在老年人出现肛门松弛(即肛门括约肌功能障碍),直肠的内容物不受控制的溢出或者流出,这种情况是大便失禁,和腹泻也是不同的两个概念。

第三种情况是发生在顽固性便秘的患者。是因为体积较大的质硬的粪块滞留于直肠后反射性地引起结肠分泌液体增多和肛门内括约肌舒张,肠腔内分泌液通过粪块与肠腔间的空隙而流出,造成腹泻的假象,这种情况实际上是便秘而不是腹泻。

所以粪便稀薄是腹泻的首要特征;病程持续四周以上是诊断慢性腹泻的必要条件。

Q.2什么样的慢性腹泻需要看医生呢?

在大家平时的理解中,觉得自己就是经常拉一下肚子,有些时候甚至根本就没有腹痛,对自己的生活影响也不是很大,往往就不会积极地就医。

但是实际上,慢性腹泻的不同病因会导致不同的发展结局,如果有一些严重的器质性的疾病比如肠道肿瘤、炎症性肠病等,因为没有及时发现而延误了治疗,就可能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后果。

我们举例说明一下:

如果腹泻症状持续 3 个月,夜间腹泻次数增加,体重明显减轻,并且伴随左下腹痛,排便后常常觉得排不干净,每次排便时有少量血迹,就需要警惕可能有左半结肠或直肠的病变;

如果反复发作脐周或下腹痛,时间持续数年,无消瘦,排便无里急后重感,大便常规检查正常,内镜检查无器质性病变,才可以考虑为功能性腹泻,如肠易激综合征。

微信图片_20200930143247.jpg

Q.3有没有一些"报警症状"来提醒我们慢性腹泻的患者及时就诊呢?

当然是有的。

不明原因腹泻且伴有消瘦、贫血、黑便、便血、腹部肿块等其中任何一条均为报警症状。

1.首先是腹泻伴"消瘦":

如果没有特意减肥,在近 2 个月内体重下降 10斤以上,即使没有感到其它不适,也要引起高度重视。

常见消瘦的原因包括:糖尿病、甲亢、肺结核、恶性肿瘤等等。而恶性肿瘤,尤其是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如胃癌、肠癌、胰腺癌等,也可能以不明原因的消瘦、腹泻为首发症状,尤其是中老年人群更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

2. 腹泻伴黑便和便血:

黑便、血便都是消化道出血,常见于消化性溃疡、炎症、肿瘤、息肉、血管畸形等,当这些病变累及血管时就会出血。而出血部位不同会导致大便颜色不同。

上消化道出血一般是咖啡色,直肠、肛门的疾病出血才是鲜红色,但有些时候直肠癌的表现也类似。

出血量大会危及生命容易引起重视,但是少量出血有可能是恶性肿瘤引起的,因此,不论出血量大小,都是消化道报警症状。

确定消化道出血前必须排除进食动物肝脏、动物血、黑色或红色食物如红色红龙果、桑葚及某些药物如铋剂引起的大便颜色改变。

3. 腹泻伴贫血:

贫血的临床表现是头晕、乏力、活动耐力下降、面色苍白等。长期的胃肠道慢性少量出血,可造成中重度贫血,还需要警惕贫血也可能是消化道慢性出血,或就是癌症。

4. 腹泻伴腹部包块:

我们怎么完成腹部包块的自我检查呢?

首先平躺在一张床上,双腿屈曲,让腹部肌肉放松,从腹部没有包块的地方开始摸起,逐步检査到有包块的地方。

有些患者一摸到腹部包块,就误以为癌症,特别害怕,但事实并非如此。

容易被患者误解的腹部包块有这些情况:

1、左右肋弓交叉中间,就是大众常说的心窝部,常常能摸到硬块,这不是包块,这是骨头,称为胸骨柄的剑突,每个人都有,有些瘦的人明显点,有些人不是很明显,这是正常结构。

2、瘦的人腹壁脂肪薄,往往能够摸到腹部后壁的脊柱、骶骨岬,往往误以为肿块。

3、有时能摸到腹主动脉,也会被误以为是"搏动性包块",其博动的频率与心跳是一致的。

4、轻轻触摸腹壁,有些人就能摸到花生米大小软软的结节,没疼没痒,这往往是皮下脂肪结节或脂肪瘤,问题不大,不需要特别处理。

5、左下腹有时能摸到腊肠型包块,解大便后消失,尤其是便秘的患者,这是粪块。

6、癌性包块,往往呈实质性,包块固定推不动,压之可以不痛,患者往往消瘦,甚至贫血。

但因为我们如果缺乏专业知识,往往很难区别腹部包块的性质,因此,在腹部摸到任何包块都要引起警惕,尤其是固定不动的包块,应立即找医生进一步确诊。

微信图片_20200930143440.jpg

Q.4慢性腹泻患者需要做什么检查呢?

一个慢性腹泻的患者最先需要做的就是粪便的检查,除了常规检查,隐血的检查,还需要做粪便病原学的检查以及细菌培养。

其次就是影像学的检查,包括腹部的 CT、超声、核磁共振、消化道造影检查。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决定是否安排消化内镜检查以及活检病理。

最后还有消化道的动力评估以及消化道激素分泌、吸收功能的检测。

Q.5慢性腹泻患者怎么治疗?平时生活中需要注意什么呢?

慢性腹泻的患者治疗,首先需要找到病因,根据病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平时如果症状严重也可以用一些对症处理的药物。这些治疗方案的拟定都需要由医生来明确。

1、慢性腹泻患者平时的健康管理,首先是要治疗好自己的基础疾病,比如糖尿病、甲亢、肝硬化等基础疾病容易合并腹泻,管理好基础疾病是慢性腹泻治疗的根本;

2、没有基础疾病的慢性腹泻患者,就是需要对自己生活中摄入的食物、药物进行管理;

3、一些特定的食物成分能引起或加重慢性腹泻。例如糖醇吸收不良,山梨糖醇、甘露醇和木糖醇是"无糖"口香糖和糖果中的甜味剂,过量摄入会导致腹泻;

4、其次,过量的膳食纤维摄入也会导致腹泻;

5、还有些人乳糖酶分泌少,不能完全消化分解乳制品中的乳糖,进而引起乳糖吸收不良性腹泻。

所以有些时候我会鼓励患者在自己出现腹泻的时候,对饮食情况进行记录、总结。

一些药物的不当使用也可以引起腹泻。

最常见的就是过量使用抗生素导致肠道菌群紊乱之后引起的腹泻其次是治疗糖尿病的药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等也可以引起 20%的使用者腹泻;

治疗痛风的药物秋水仙碱、一些调节精神心理的药物,比如舍曲林、一些化疗药物或者止痛药物比如阿司匹林、英太清等都可以引起腹泻。

所以一个慢性腹泻的患者使用药物的时候,第一是认真阅读说明书,第二是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来源:胃肠病

内容来源:凉山州电视台"健康凉山"栏目,

                 部分由阴绯老师进行修改。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