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本期《心闻周刊》为大家带来ACC.23/WCC最新发表的6篇临床研究,6条行业资讯。特别邀请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以及杨俊杰教授解读TARGET研究。
嘉宾:陈韵岱、杨俊杰
评析新观点,论说新动向。这里是每周心评论。在刚刚结束的ACC 2023大会上,由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陈韵岱教授牵头的TARGET研究结果在FCR专场重磅发布,并同期发表在Circulation。本期我们特别邀请到陈韵岱教授以及文章的第一作者杨俊杰教授,共同对这一研究进行深入的解读与探讨。
国
际
心
研
究
01 COORDINATE:多方式干预措施可有效提高三大类药物的处方比例
高强度他汀、ACEI/ARBs以及SGLT2i/GLP-1RA(胰高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三大类药物可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和ASCVD患者的临床预后,但目前临床实践中应用不足。3月6日,ACC.23大会发布的COORDINATE-Diabetes研究通过相互协调的多方式干预措施,有效提高了三大类药物的处方情况。该研究通过评估当地临床实践和困难、制定相应的护理路径、医师相互协调、临床医师培训、数据审核与质控、为患者提供教材等方式,建立起一套多方式的、相互协调联系的干预措施。主要终点为6~12个月随访时三大类药物的处方比例。结果显示,相较于常规护理,多方式的干预措施显著提高了整体处方比例,且每一类药物处方比例均有提高。由全因死亡、因心肌梗死、卒中或失代偿心衰住院、紧急血运重建等临床结局构成的复合次要终点方面,多方式干预组发生率低于常规护理组。研究结果同期发表于JAMA杂志。
02 RENOVATE-COMPLEX-PCI:腔内影像指导的复杂PCI临床结果更优
复杂冠脉病变行PCI时,腔内影像指导与血管造影指导下的临床结局差异如何?3月5日,ACC.23大会发布了RENOVATE-COMPLEX-PCI研究,并同期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研究结果发现,与血管造影指导的PCI相比较,腔内影像指导的PCI临床结果更优,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再发心肌梗死,以及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发血运重建发生率更低。研究共纳入1639例患者接受治疗,中位随访2.1年。结果显示,腔内影像组的76例患者,以及血管造影组的60例患者发生了主要终点事件;腔内影像组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靶血管再发心肌梗死以及临床驱动的靶血管再发血运重建的患者比例分别为1.7%、3.7%和3.4%,而血管造影组患者的上述事件发生比例分别为3.8%、5.6%和5.5%。
03 PCDS Statin:个性化提醒可提高他汀使用率
他汀类药物副作用(SASE)是患者使用高强度他汀依从率较低的常见原因。针对SASE的个性化提醒系统是否能提高ASCVD患者高强度他汀的使用率呢?3月5日,ACC.23大会发布了PCDS Statin研究回答了这一问题,并同期发表在Circulation杂志。该研究中的干预措施包括集中处理患者既往诊疗信息以及对每位患者及诊所医生进行系统提醒,提醒内容包括患者ASCVD诊断的日期和类型、他汀类药物使用情况、以及发生任何SASE的时间和类型等。随机选择13家诊所作为常规治疗组、14家诊所作为干预组,干预时间为15个月。主要终点为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的高强度他汀使用情况。结果显示,干预组较常规护理组的高强度他汀使用率增加了3.8%,他汀类药物依从性增加了2.8%。研究者表示,信息学驱动的干预措施可以改善大型医疗系统的循证护理服务。
04 UK Mini Mitral:微创二尖瓣修复和传统开胸方式同样安全有效
随着经导管二尖瓣修复术的推广,微创还是开胸进行二尖瓣修复哪种方式更优,亟待循证研究给出证据。3月5日,UK Mini Mitral研究在ACC.23大会发布,对两种方式进行了详细评估。该研究纳入了英国10个中心的330例患者,随机分配至传统开胸治疗组和微创治疗组,研究主要终点是12周时患者身体机能的恢复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12周时身体机能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此外,该研究还设置多个次要终点进行了更加全面的分析:6周时,微创治疗组患者身体机能恢复更好、中等强度体力活动和睡眠质量更高。微创手术组术后住院时间更短,早期出院的可能性是传统开胸的2倍多,30天和90天时出院后生存天数更多,生活质量评分在各时间节点也均略微优于传统手术。
05 STS/ACC TVT Registry:真实世界证据验证M-TEER有效性与安全性
随着循证医学证据的丰富,经导管二尖瓣缘对缘修复术(TEER)目前已获批用于高手术风险的退行性二尖瓣反流(DMR)患者,而在真实世界中临床结局如何尚缺乏数据。3月5日在ACC.23大会上发表的STS/ACC TVT注册研究提供了新的数据。该注册研究从2014年1月1日至2022年6月30日使用MitraClip进行TEER治疗的患者中,选择出19,088例进行非紧急TEER的中-重度或者重度退行性二尖瓣反流患者。研究主要终点为二尖瓣反流(MR)成功修复,定义为残余MR≤中度且没有严重狭窄。结果显示,尽管接受TEER的患者年龄较高且存在严重的合并症,但TEER的安全性仍然良好:院内死亡率为1.1%,计划外的心脏手术或介入治疗率为1.1%,中风发生率0.62%,新增透析0.34%。在30天时89%的患者实现成功修复,且相较于修复不成功患者,修复成功患者1年死亡率、因心衰再住院率和二尖瓣再介入率均较低。
06 LIVE-HCM:剧烈运动并未增加HCM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死亡风险
运动可以强身健体、愉悦心情,但对于肥厚型心肌病(HCM)患者,由于担忧可能发生的室性心律失常和猝死风险,这部分患者的运动受到了极大限制。3月6日,LIVE-HCM研究在ACC.23大会发布,显示剧烈运动并未增加肥厚型心肌病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死亡风险。该研究纳入了1660例肥厚型心肌病患者,自愿选择加入剧烈运动组或不运动组。剧烈运动定义为每年METS(代谢当量)≥6的活动≥60小时,主要终点是由死亡、心脏骤停、晕厥以及ICD电击构成的复合事件。3年随访结果显示,剧烈运动组与非剧烈运动组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相似;总体事件发生率很低,不到5%的患者在3年内发生复合事件。此外在亚组分析中,两组同样未显示出统计学差异。
行
业
心
动
态
01 孙英贤教授团队牵头的CRHCP研究再度登上《柳叶刀》
3月2日,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孙英贤教授团队牵头的中国农村高血压控制项目(CRHCP)Ⅱ期结果在线发表于《柳叶刀》杂志,该项目Ⅰ期结果此前同样在《柳叶刀》杂志发表。CRHCP项目在我国163个村庄进行,共有33995例参与者。主要探索了在乡村医生主导下,以实现血压<130/80 mmHg为目标的强化降压治疗。研究主要终点为心肌梗死、中风、需要住院的心力衰竭和心血管死亡构成的复合终点。CRHCP项目Ⅱ期进行了36个月随访,每6个月评估一次安全性。结果显示,通过乡村医生主导进行强化降压治疗,主要终点事件发生率更低,构成主要终点的单个事件发生率同样均更低。
02 EAPCI与ESC发布关于TAVI患者冠脉疾病管理的共识声明
近日,EuroIntervention发表了欧洲经皮心血管介入治疗协会(EAPCI)和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血管外科工作组联合发表了关于TAVI患者冠脉疾病管理的共识声明。共识声明审查了有关该主题的现有证据,对于接受TAVI的严重主动脉瓣狭窄患者进行冠脉血运重建的诊断、评估和适应证提出建议。此外,对于经导管心脏瓣膜的连合对齐以及TAVI和再次TAVI后的冠状动脉再开通,声明也进行了相关阐述。
03 中英文标准化心电图首要诊断术语中国专家共识
心电图在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但目前全国心电图诊断术语尚缺乏一致性。中国女医师协会心脏与血管专业委员会联合多个学会于近期发布了《中英文标准化心电图首要诊断术语中国专家共识》。该共识共确定了125条心电图首要诊断术语,为心电图报告的首要诊断术语提供了标准化建议和指导,以期推动心电图报告与国际接轨,促进统一质量管理以及相关人工智能发展。
04 AHA科学声明敦促在怀孕前关注心血管风险
近期,AHA发表一份新科学声明敦促在怀孕前关注心血管风险。声明指出,心血管疾病是妊娠期和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占妊娠相关死亡的26.5%。孕前心血管健康水平低下与多种妊娠并发症有关,新的数据表明,这些并发症至少部分源于孕前,因此孕前时期是一个关键窗口,在此期间进行干预对妇女及其后代都有很大益处。
05 全新光遗传学起搏器解开心跳与情绪关联谜题
焦虑会导致心跳加快,但心率增加是否本身会引起焦虑尚不清楚。3月1日,Nature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开发了一种全新的光遗传学起搏器,小鼠装备之后,可以通过定制的小背心控制心率。经过光诱导,小鼠的心率可以从每分钟660次,提高到每分钟900次。最终通过评估,表明心率加快本身可能引发焦虑或恐惧反应。
06 FDA拒绝批准OM用于HFrEF
FDA近期拒绝批准心肌肌球蛋白激活剂OM(Omecamtiv Mecarbil)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患者。FDA的决定主要基于3期试验GALACTIC-HF研究的结果,该研究结果显示,尽管HFrEF患者接受了包括OM的最佳治疗,但住院和死亡风险下降幅度有限。此外FDA表示需要来自有关OM的另一项临床试验的结果,以建立HFrEF治疗的充分证据。
来源:心血管远程平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