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职场中的“杀手”你们知道吗?

2020-07-18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癌症筛查

微信图片_20200716163050.jpg


谈癌色变,一说到肿瘤,很多人的内心都会瑟瑟发抖。那您听说过“职业性肿瘤”吗?这跟我们广大劳动者有什么关系?


今天,疾控君就给大家揭开“职业性肿瘤”之谜。



01

什么叫职业性肿瘤?


有一类病,统称为职业病,即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用人单位的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粉尘、放射性物质和其他有毒、有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职业性肿瘤是职业病中的一种。

在工作环境中长期接触致癌因素,经过较长的潜伏期而患某种特定肿瘤,称职业性肿瘤或职业癌。

职业性肿瘤的历史可追溯到1775年,英国外科医生伯希瓦而·波特首次报告扫烟囱工的阴囊癌。目前,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确认与工农业生产有关的人类化学致癌物有40多种。



02

我国法定的职业性肿瘤有哪些?


2013年,原国家卫计委、安监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制定了《职业病分类和目录》,明确了我国法定职业性肿瘤有11种:

  1. 石棉所致肺癌、间皮瘤

  2. 联苯胺所致膀胱癌

  3. 苯所致白血病

  4. 氯甲醚、双氯甲醚所致肺癌

  5. 砷及其化合物所致肺癌、皮肤癌

  6. 氯乙烯所致肝血管肉瘤

  7. 焦炉逸散物所致肺癌

  8. 六价铬化合物所致肺癌

  9. 毛沸石所致肺癌、胸膜间皮瘤

  10. 煤焦油、煤焦油沥青、石油沥青所致皮肤癌

  11. β-萘胺所致膀胱癌



03

职业性肿瘤有哪些特点?


职业性肿瘤的发病有其自身的特点:


潜伏期较长


首次接触职业性致癌物到肿瘤发生有明显的潜伏期,潜伏期最短为4-6年,如放射线致白血病,最长可达40年以上,还有石棉诱发间皮瘤。

多数职业性肿瘤的潜伏期一般较长,通常在接触职业性致癌因素12-25年发病。


发病年龄提前


由于职业性接触程度较强,职业性肿瘤发病年龄比非职业性同类肿瘤提前,如职业接触芳香胺引起的膀胱癌,发病年龄以40-50岁多见,较非职业性膀胱癌提早10-15年。


固定的发生部位和范围


职业性肿瘤有比较固定的好发部位或范围,多在致癌因素作用最强烈、最经常接触的部位发生。

皮肤和肺是职业性致癌物进入机体的主要途径和直接作用的器官,所以职业性肿瘤多见于皮肤和呼吸系统。

职业性肿瘤也可发生在非接触部位,如皮肤接触芳香胺,导致膀胱癌。

同一致癌物也可引起不同部位的肿瘤,如砷可诱发肺癌和皮肤癌。

少数致癌物引起肿瘤的范围很广,如职业性电离辐射可引起白血病、肺癌、皮肤癌、骨肉瘤等。


病理类型或恶性程度特殊


职业性肿瘤的病理类型或恶性程度有特殊性,如强致癌物或高浓度致癌物所致的肺癌多为未分化小细胞癌;接触苯所致的白血病,多为急性型,发展很快。这些病理特点,可供鉴别职业性肿瘤时参考。


04

如何预防职业性肿瘤?


与非职业性肿瘤不同,由于导致职业性肿瘤的因素清晰可辨,所以可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预防:


加强职业性致癌物控制管理


改进生产工艺流程,提高生产自动化、机械化、密闭化程度,避免或减少工作人员接触致癌物质。

提高原料选用标准,采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替代有毒的致癌物质。对于无法替代的致癌物质,采取严格管控措施,控制工作人员接触水平。


健全医学监护制度


对肿瘤高危人群定期开展职业健康体检,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治疗。及时检出肿瘤前期的异常改变或早期阶段的肿瘤,从而降低职业性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


加强健康教育,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加强职业卫生教育培训,确保工作人员了解致癌物质的特性、对人体的危害及防护措施等,增强其防护意识。

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如工作服应集中清洗、清除污染物。

倡导戒烟行为,避免致癌物质与吸烟产生协同作用等。


疾控君提醒,对于长期接触致癌物质的工作人员,一定要提高防护意识,远离疾病!


参考文献:

[1] 邬堂春,牛侨,周志俊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第8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来源:上海疾控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