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说起血糖控制指标,大家耳熟能详的有自我血糖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关于葡萄糖目标范围时间(TIR)您了解多少呢?
TIR是什么?
葡萄糖目标范围内时间(TIR)或称葡萄糖达标时间百分比,是指24h内葡萄糖在目标范围内(通常为3.9~10.0mmol/L)的时间(用min表示)或其所占的百分比,可由连续血糖监测数据或自我血糖监测数据(至少每日7次血糖监测)计算。
多项观察性研究显示,TIR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 、心血管疾病的替代标志物及妊娠结局 显著相关。
此外,一项大型队列研究显示,TIR与T2DM患者心血管死亡及全因死亡显著相关。上述结果提示,TIR有望成为评价血糖控制的有效指标。
2019年发布的《TIR国际共识》推荐T1DM及T2DM 患者的TIR控制目标为>70%,但应高度个体化,同时关注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
2020年发布的《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20年版)》建议TIR应纳入血糖控制目标。
TIR与其他血糖控制指标的关系
1.TIR与HbA1c
研究表明70%的TIR对应的HbA1c为6.7%~7.0%;TIR每升高10%,HbA1c降低0.5%~0.8%,这也是《TIR国际共识》将TIR控制目标定为>70%的重要依据。然而,HbA1c与TIR的线性关系并不意味着可以使用TIR代替HbA1c,反之亦然。
2.TIR与血糖波动
《TIR国际共识》推荐将葡萄糖变异系数(CV)作为评估血糖波动的主要指标,并以CV 36%作为区分稳定性血糖和不稳定性血糖的切点。此外,一些研究表明,为降低接受胰岛素或磺脲类药物治疗患者的低血糖风险,可选择CV 33%作为不稳定性血糖的切点。
不同类别糖尿病患者群的TIR控制目标
图1 不同人群的目标范围内时间控制目标
1.T1DM和T2DM患者
目标范围设定为3.9~10.0 mmol/L;对于1级及2级高血糖、低血糖均作出相应推荐。TIR每增加5%,对T1DM或T2DM患者都会带来显著的临床益处,对于年龄<25岁的患者,HbA1c目标值为7.5%,则相应TIR的目标大约为60%。
2.老年或高风险T1DM/T2DM患者
考虑到这一部分人群的低血糖风险,《TIR国际共识》将TIR目标从>70%降至>50%,并将葡萄糖低于目标范围时间(TBR)降至<1%(且仅为<3.9 mmol/L),目的是为了更强调减少低血糖,同时预防严重高血糖。
3.1型糖尿病合并妊娠期
在妊娠期间,在安全的情况下,目标范围更加严格(3.5~7.8 mmol/L),TIR要求更严格(>70%),同时减少葡萄糖高于目标范围时间(TAR)和血糖变异。TIR每增加5%,对T1DM合并妊娠患者都会带来显著的临床益处,对于妊娠2型糖尿病患者,目前TIR目标值证据有限,需更多的研究。
编辑:中国医学论坛报静薇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