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体内有血栓,腿部先知?提醒:4个症状要注意

2024-06-12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


随着交通、科技的发展,很多人养成了久坐不动的习惯。但与此同时,一些疾病也开始找上门。


今天健康榨知机要讲的故事,也和久坐有关。不过除了久坐,还有一个习惯要提醒大家关注。


故事的主角叫娜塔莉亚(Natalia)。下面是她的自述↓↓


不吃不动,我在电脑前坐了5小时



2005年7月20日这天,我一辈子都忘不了。

那时,我正在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读博,还有一年就快博士毕业了。

那天我有一个重要的演讲,要把5年的研究压缩成15分钟讲完,所以我压力很大。

演讲前一天,教授给我的演讲材料提了大量的修改意见。于是,连着5个小时我都坐在实验室的笔记本电脑前,没上厕所、也没时间吃饭,直到睡觉前,整晚都在练习演讲。

结果第二天早上醒来时,我突然感觉右小腿疼痛不已,还出现了一些淤青,就像受伤了一样。

可是,前一天我根本没有锻炼,也没有摔过碰过啊?想了一会,我怎么也找不到原因,很快就把这件事抛到脑后了,因为还有更重要的事要操心,那就是演讲。

但小腿真的痛得非常剧烈。那天早上,我是一瘸一拐走进实验室的。

实验室的一位同事曾是胃肠病医生,他平时非常和蔼,总跟我们开玩笑。但当我告诉他我腿疼得厉害的时候,他脸色马上变了,整个人特别严肃。他说,我走路的方式在医学上叫“跛行”,建议我演讲结束后,赶紧去学校诊所看病,不然后果很严重。


做完演讲后,我马上就去了诊所。那时候,我的腿已经肿了。



诊所医生检查后,决定把我送去医院急诊室,而到那边已经是当晚6点左右了。

做了超声检查后,我被诊断为下肢深静脉血栓。


·科普时间·


血栓形成,一般常见的是深静脉血栓和肺栓塞,也有罕见的上肢和腹腔内血栓形成、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浅静脉血栓性静脉炎。其中,肺栓塞和颅内静脉血栓,都可能危及生命。



深静脉血栓形成,通俗来说,就是发生在深静脉中的血块,一般是发生在小腿、大腿、骨盆或手臂。


深静脉血栓形成时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但一般会伴有这4种症状:

  • 肢体肿胀(变粗);

  • 疼痛;

  • 轻度的可能皮肤发红,严重的可能变成青紫色甚至白色。

  • 本文中的“走路一瘸一拐”,则是典型的间歇性跛行症状,在这个案例中,是因为下肢静脉血栓造成了腿部肌肉缺血。



如果不治疗,一部分血栓会脱落,随着血液循环移动到肺部,导致肺栓塞,引起胸痛、呼吸困难、咳嗽、咳血和心律不齐等症状。如果血栓很大、堵住了肺动脉,甚至可能导致猝死!


所以,出现这些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深静脉血栓不会自行消失,医生可能会用药物或手术等方式来诊断和治疗血栓。


深静脉血栓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抗凝药物和溶栓药物)、手术治疗(介入手术溶栓、血栓清除术)、使用弹力袜等。


其中,抗凝药物有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如那屈肝素、维生素K拮抗剂(如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剂(包括直接凝血酶抑制剂、直接Ⅹ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和直接a因子抑制剂阿加曲班等)。


中国《深静脉血栓形成的诊断和治疗指南(第三版)》推荐,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非肿瘤患者,建议直接使用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如利伐沙班),或使用低分子肝素联合维生素K拮抗剂,在凝血功能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且稳定24小时后,再停用低分子肝素。


溶栓药物中,传统常用的是尿激酶,此外还有重组链激酶、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新型溶栓药物包括瑞替普酶(rPA)、替奈普酶(TNK-tPA)等,溶栓效果好、单次给药有效,使用方便,不需调整剂量。确诊后的一个星期,我需要每天注射华法林(一种抗凝药)。同时又做了其他检查,看有没有肺栓塞——所幸结果是阴性的。另外经过基因检测,我身上没有发现血栓形成的遗传倾向。



医生认为,我当时在吃避孕药,本身会增加血栓风险。再加上那天晚上久坐了5小时,血栓形成的风险更高了。

听完,我又生气又后悔。

虽然我知道“避孕药可能导致血栓”,但我曾经以为,35岁以上、吸烟的女性才是高危人群,而自己那么年轻,又不吸烟,也没有任何其他的风险因素,所以“应该没事”——却万万没想到,避孕药的风险这么大。

我还怀疑,大多数女性也像我一样,并不真正了解避孕药会有多大的血栓风险,也没见过多少报道去强调这个问题。


但其实,血栓可能发生在每个人身边。我们应该了解所有关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

·科普时间·


目前常用的是短效口服避孕药(也叫复方口服避孕药),含有低剂量的雌激素和孕激素(类似女性体内天然的雌孕激素),副作用较小,一般从月经第1-5天开始服用,每天吃1片、连服21~28天。


但人们也发现,这些人群服用口服避孕药期间,血栓风险较高:

  • 有先天性或获得性血栓形成倾向(血液高凝状态、相关基因缺陷,或患有易栓症)、有过血栓病史或家族史的女性;

  • 刚开始服药的前6-12个月风险更高,尤其是第一次服药的女性(停药后3个月风险消失);

  • 40岁以上的女性,血栓风险比年轻女性更高;

  • 吸烟、喝酒;

  • 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多囊卵巢综合征、其他心血管疾病史等后天危险因素;

  • 有偏头痛的女性,尤其是有先兆性偏头痛的人,风险更高。


研究发现,避孕药中雌激素越高、血栓风险越大;而孕激素则和药物种类有关。


含第二代孕激素(左炔诺孕酮)+30 μg雌激素的复方口服避孕药,可能是最安全的,血栓风险最低。对于第一次使用口服避孕药的女性,尤其建议作为首选。


不过对于高危人群,更建议首选非激素的避孕方法(如使用避孕套、含铜宫内节育器等),或者采用纯孕激素的避孕方法(纯孕激素的口服避孕药、皮下埋植等)。 



在后来的十多年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血栓防治的知识。现在我都非常小心,避免身体里再次出现血栓。


比如,出门旅行订机票的时候,我总是选择靠过道的座位,保证自己能在旅途中起身走动一下;怀上我儿子的时候,由于孕期雌激素水平升高,也有很高的血栓风险。因为我有过血栓病史,孕期必须每天服用肝素(也是一种抗凝药物),避免体内再次形成血栓。怀孕快结束、临近生产时,我仍然不得不每天给自己注射两次肝素。


在这里,我强烈呼吁血栓形成的高风险人群,多多了解血栓的早期信号和症状。


·科普时间·


任何人体内都可能形成深静脉血栓,但某些危险因素如手术、住院、怀孕和避孕药的影响、癌症、某些类型的癌症疗法、有血栓家族史等,都会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危险因素越多,血栓形成的风险也随之越高。


有些危险因素是可以改变的。如果没办法改变,在生活中就要注意戒烟、戒酒、减肥、健康饮食、多运动,减少久坐熬夜,改掉不好的生活习惯。不得不服用避孕药的人,需经医生评估,遵医嘱服药。 



还要感谢当时的同事,如果他没有劝我赶紧去看医生,我可能根本不会去——如果真是这样,我的结局可能大不相同,甚至可能会发展成致命的肺栓塞。


最后建议大家,尽可能改变生活方式,降低血栓风险。


参考资料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转载授权请在「健康榨知机」微信公众号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

如有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本文转自健康榨知机


往期回顾
1
高血压病人出现下肢水肿的原因可能是它!
2
共9条推荐,中国缺血性卒中及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长期管理建议来了!
3
从指南入手学心衰合并房颤的临床管理
4
胆固醇与甘油三酯,哪个升高对人体危害更大,如何降低?
5
如何给心脏病患者做OSA筛查?这3个环节建议临床医生掌握!
6
心学病例丨白血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1例
7
定义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出院的风险分层,这个指数有点用!|健心知著
8
抽烟给心脏带来的伤害,怵目惊心!每个人都应该赶紧看看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