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CSA&TISC 2024|重新认识脑静脉

2024-06-17作者:李稳会议
非原创
进入CSA&TISC 2024专题

微信图片_20240617142455.png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吉训明


吉训明


脑静脉循环由浅静脉系统和深部静脉系统组成,容纳脑组织近70%的血容量,在维持正常脑灌注方面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传统对脑静脉功能的认识。随着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双光子成像技术、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透明化及全脑成像技术的发展,我们对脑静脉系统功能的认识也逐渐深入。2021年,Kucharz等人利用双光子显微镜与药物载体纳米技术进行研究,发现毛细血管后小静脉是脂溶性纳米颗粒转运至脑组织的主要部位,提示了毛细血管、小动脉和小静脉在药物透吸收和转运方面的差异性,相应研究结果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发表。同年,Rustenhoven在Cell杂志发表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他利用质谱流式结合单细胞测序技术发现集落刺激因子中的抗原在硬脑膜窦周围富集,APC细胞将抗原提呈给从硬脑膜窦内迁移出来的T细胞,从而使T细胞活化,该发现强调了硬脑膜窦是免疫-血液-脑组织免疫交互的场所,具有对中枢神经系统抗原进行免疫监视的重要作用。2023年Science杂志报道,蛛网膜下腔存在类淋巴分子层与静脉窦直接沟通,发挥分子屏障并参与免疫监视的病理生理作用。重要的是,2024年Nature杂志的最新研究报道了除硬脑膜淋巴管外,鼻窦-硬膜窦相关淋巴组织具有免疫监视的作用,脑静脉系统在中枢神经系统免疫监视方面的作用已成为当前最前沿的研究方向。


在临床方面,常见的脑静脉病变包括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CVT)、脑静脉窦狭窄(CCVSS)和颈内静脉狭窄(IJVS)等疾病。


CVT以头痛、视物模糊、癫痫、局灶性神经功能障碍等为临床表现为特征,青年高发,女性特别是育龄妇女多见。由于CVT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其误诊率可达73%,且40%的患者存在诊断延迟。目前认为,抗凝治疗是其一线治疗方案,但血管内治疗也是重症CVT患者的可选择治疗方案之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针对静脉窦自身特点及脑静脉血栓特殊病理性质研发的Venus-TD血栓碎取装置,在临床试验过程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有望在血管内治疗方面实现突破。


CVSS是以脑静脉窦回流受阻为特征的脑血管病,90%患者存在顽固性头痛。研究发现高达93%的特发性颅高压(IIH)患者存在CVSS,并认为CVSS造成的静脉压力增高是IIH的重要病理环节。在静脉窦内植入支架是难治性IIH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此外,脑静脉窦狭窄因血液湍流还可出现血管搏动性耳鸣(PT),研究发现82%的PT患者存在内源性横窦狭窄,通过支架成形术解除横窦狭窄后PT几乎可以完全消失。


颈内静脉是人脑组织最主要的静脉回流通道,颈静脉回流障碍分为压迫性因素和非压迫性因素两类。2020年的几项研究表明,在外压性因素中,茎突、横突造成的骨性压迫最为常见,约占78.95%,动脉压迫约占24.21%,而胸锁乳突肌压迫(5.79%)、淋巴结肿大(1.05%)相对少见。颈内静脉支架植入术是一种可选择的治疗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颈内静脉血流,解除脑静脉流出道梗阻,有效缓解颅内高压相关的症状。减压性骨切除术亦可作为由骨质压迫引起的颈内静脉狭窄的一种潜在的治疗策略。


脑静脉循环在维持大脑内环境稳态、物质转运、颅内压调节及免疫监视等方面起重要作用,随着影像学及神经介入学等多学科发展,其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作用渐被重视,为神经科诸多疑难疾病提供了新的视角、方向。


来源:天坛会每日新闻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