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星火计划之西部睿治|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 创新变革谋发展,规范诊疗助获益

2022-07-22作者:医学论坛报孙天一资讯
癌症筛查原创




“星火计划·西部睿治-肺癌诊疗一体化”项目是以医联体为依托,通过推行示范、建立标杆,实现上下联动,发挥中心城市肺癌诊疗一体化中心的引领作用,在区域内建立分级诊疗体系,完善肺癌诊疗网络,提升区域内医院的肺癌诊疗水平。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从建科起就一直处于贵州省胸外领域的领先水平,不断为贵州地区肺癌患者带来获益。近日本报采访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杨松教授就科室发展、肺癌诊疗现状、基层规范化诊疗等内容进行了专访,现报道如下。



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


Q:
CMT:请您谈一下咱们科室在近些年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创新与变革?

杨松教授:

贵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胸外科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在治疗方法上,既往多是关注于手术技能的提升。随着医疗设备的更新换代及内镜下冰冻治疗、胃镜下黏膜切除、食道早期肿瘤切除等手术治疗越来越普遍,特色诊疗技术也取得了明显进步,同时手术的微创化程度进一步加深,胸腔镜下手术在本院可达到90%。随着靶向免疫药物在临床广泛应用,肿瘤综合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胸外科医生开始出现内科化的转变。除手术外还需关注化疗、术前新辅助、术后免疫治疗等治疗方法,改变了既往观念,更多地去强调药物治疗在术前术后的重要地位。综合治疗模式理念的转变是为了更好地为肿瘤患者提供服务,让更多肿瘤患者受益。在人才培养上,科室注重人才梯队的搭建,同时医疗领域日新月异,胸外科医生也需持续学习。对外交流虽受疫情影响,但交流合作越来越多,线上MDT讨论越来越普及。



肺癌筛查意识提升,患者得到及时治疗


Q:
CMT:目前贵省肺癌发病现状以及治疗效果,还有筛查的普及程度?

杨松教授:

贵州省肺癌发病率在全国处于中下水平,但同时也呈现上升趋势。贵州省肺癌人群总体偏少,因此肺癌重视程度不高。常规体检的人数不足20%,进行肺结节筛查的比例更低,因此贵州省肺癌发现整体偏晚,这一现状与当地群众健康意识及经济发展水平有关。目前早期的肺癌筛查都是利用CT检查,城市医保患者多数已常规开展CT体检,但农村群体尚未开始重视,这提示贵州省早期肺癌筛查工作尚需进一步开展。可喜的是近年来接触到更多的肺小结节和磨玻璃结节患者,贵州省各大医院胸外科开展的肺小结节手术量也明显增加。相信随着经济发展及老百姓健康意识提升,肺癌早筛意识将逐步提升,同时早期肺癌患者也将得到及时治疗。



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肺癌患者显著获益


Q:
CMT:请谈谈近年来科室在肺癌诊疗方面取得了哪些成绩?

杨松教授:

作为贵州省唯一一家三级甲等专科肿瘤医院,贵州省肿瘤医院的肿瘤诊疗水平处于贵州省领先地位。随着肿瘤诊疗理念的提高,胸外科近年来在肺癌诊疗上取得佳绩,尤其是在肺小结节领域。十年前,贵州省胸外科医生对肺小结节的重视程度不够,加之癌的检出率低,因此治疗方法以观察为主。随着胸腔镜的成熟开展及频繁的学术交流,胸外科肺癌诊疗更多地聚焦于肺小结节,可以做到不耽误患者病情。在患者教育上,科室常规开展活动进行宣教及科普工作,希望患者重视肺部疾病,通过早期发现早期治疗达到相对较好的治疗效果。



基层发展不均衡,任重而道远


Q:
CMT:请谈谈近年来科室在加强基层规范化诊疗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杨松教授:

我国不同地区医疗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基层,特别是贵州省落后地区需要参与到全国的学术交流中以缩小差距。贵州省县级医院一般不设有胸外科,而是大外科中的一个专业组。除了响应卫健委的号召外,贵州省肿瘤医院胸外科在基层医院定点帮扶上开展了大量的工作。县级医院胸外科相关疾病的发病率相对低,收治的患者无法支撑胸外科的发展,因此点对点帮扶开展起来也有困难。科室采用主动走出去的策略,定期到不同的基层医院开展诊疗规范化培训,让基层患者可以就近获得治疗,真正让肿瘤患者受益。



人才培养是基石,规范诊疗是关键


Q:
CMT:作为科室管理者,您对于学科未来的建设发展,重点规划方向是什么?

杨松教授:

科室未来发展建设的重点规划是人才培养与学科发展,其中人才培养是基石,没有优秀的团队及人才队伍谈不上未来发展。学科发展要依托医院、人才队伍、学科带头人构成的金字塔,其中医院的平台是地基,中间层是科室的人才队伍,塔尖是学科带头人,这三层缺一不可。目前科室存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欠缺的情况,未来学科发展还需引进高层次人才。同时,肺癌诊疗事业未来发展还需遵循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药物进步及手术技能可以提高患者生存,但仍不及早期肺癌早期诊治带来的长期获益。



将MDT用到实处,避免过度治疗


Q:
CMT:在肺癌MDT诊疗方面,科室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杨松教授:

外科医生内科化与MDT有关,这是基于肿瘤诊疗强调多学科治疗。极早期肺癌可以考虑单一学科治疗,其余大部分肺癌患者均需采用多学科治疗。MDT实际上就是规范化治疗的体现,科室对于MDT有强制性规范,即肿瘤患者术前术后常规要进行多学科会诊,特别是疑难病例更需要MDT讨论,这样可以更加有效地防止肿瘤过度治疗或不规范治疗的问题,因此MDT可被推荐用于各个瘤种的诊疗。



咳嗽症状不可大意,肺癌早筛非常必要


Q:
CMT:您在目前的职业生涯中,遇到印象最深刻的病例是什么?

杨松教授:

在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印象深刻的患者确实很多,其中相对典型的病例是科室主任。在工作中经常告知患者应重视体检,而活生生的例子就发生在身边。科室主任简单咳嗽,大家开玩笑说,是不是得肺癌了。通过CT检查发现,他已出现肺小结节,手术病理提示为早期肺癌。玩笑变成了现实,但因发现较早,其治疗效果不错。随着肺癌发病率越来越高,有肺部症状的患者应进行相关检查。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