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是1925年深秋毛泽东同志对湘江、橘子洲景色的生动描写,同时也表达了伟人对未来的雄心壮志。每当吟起这首诗,人们都会对长沙产生无限的遐想和美好的期待。2024年11月1日~3日,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年会将在美丽的长沙召开,届时将有国际、国内消化内镜领域的官员、专家、学者莅临,共叙中国消化内镜领域之成就,展望中国消化内镜领域之未来。
当今世界消化内镜领域谁主沉浮?带着这个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本届大会主席、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主任委员令狐恩强教授,现将采访内容整理编发,且看令狐教授如何盘点。
Q1:本届消化内镜学年会和往届相比,在内容、形式和影响力方面有哪些亮点?
在历届主委的领导下,我国的消化内镜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本届委员会在大部分时间里都是通过线上形式进行交流,直到去年我们举办了疫情后的首次线下会议。今年年会将全面回归线下,内容涵盖消化内镜、人工智能、超级微创手术等多个领域。大会以“自信自强、守正创新”为主题,这一主题深刻体现了我国消化内镜领域在不断发展壮大过程中的精神内核。截至目前,报名人数已接近5000人,充分体现了消化领域同仁对本次大会的热情参与和高度期待。本届年会有以下4个亮点:
会议形式多样:主题讲座涵盖院士板块、主委板块及数十个分会场。现场内镜手术直播演示,从往届的单一演示会场增加至今年的3~4个多样演示会场,这种直观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员有身临其境的感受,还能通过对比领悟不同专家的手术策略和技巧,从而加速临床技能的提升。
超级微创前沿技术突破:超级微创手术设置了一系列专场讲座和手术演示。这一领域曾经是传统外科的专属领域,现在则由消化内科、消化外科以及参与全民健康普查的多领域专业人员构成。通过这一技术的推广应用,有望更进一步实现“治愈疾病,恢复如初”的宗旨,提升医疗服务能力。近期,超级微创理论尤其在胆胰系统疾病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子镜辅助下胆胰管黏膜切除术(CA-EMR)的成功研发,使得经口胆胰管镜下切除胆胰管病变成为可能,这具有颠覆性的创新意义,将对未来胆胰系统的疾病治疗产生深远影响!
国际参与水平提升:本次年会还特别设置了英文会场。英文会场更是邀请了世界内镜组织(WEO)的前主席、现主席及秘书长等重量级嘉宾。此外,还邀请了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大学、新加坡大学等知名学府的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进一步提升了会议的国际化水平。
Q2:多年来,在消化内镜人的共同努力下,我国的消化内镜领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步。本届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在您的领导下,采取了一系列前瞻性、开拓性举措,引领学科创新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请您就我国消化内镜学创新发展的整体状况做一介绍。
诚然,长期以来我国的消化内镜学科瞄准国际前沿,坚持创新发展,在很多方面取得了辉煌成就和重要突破,有些成就引领世界潮流,有些突破具有里程碑意义。
首先是理论上的突破。我国消化内镜理论创新、技术发展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循腔治疗阶段”。在这个阶段,内镜治疗的主要特点是直观操作,医生通过内镜进入消化管腔,直接观察治疗可见的病变部位。第二阶段是“隧道技术阶段”。这一阶段的突破性进展在于,医生能够将消化道管壁分为两层,并在其间建立隧道,从而能够进入胸腔、腹腔或盆腔,执行以往需要开放手术才能完成的复杂操作。这种技术不仅在消化内镜领域得到应用,还推动了其他外科领域,如乳腺外科和甲状腺外科等的发展,实现了内镜技术的应用。隧道技术的出现,实际上打破了内外科之间的界限,促进了内外科医生之间的融合。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国内外80%~90%的三级甲等医院的内镜中心得到常规应用,推动了全球手术方式的变革。第三阶段是“超级微创手术阶段”。超级微创手术与传统外科手术模式有本质的区别,后者尽管切口越来越小,但手术范围实际上在扩大。超级微创手术的目标是“治愈疾病,恢复如初”。该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在保持器官解剖结构完整和功能不变的同时,达到根治疾病的目的。
其次是内镜技术上的突破。过去,内镜主要使用光导纤维技术,而近年来,随着内镜结构技术的提升,尤其是内镜配件的进步,使得冷光源LED灯的应用已经成为主流。这种新型光源不仅大幅降低了内镜的生产成本,而且保持了与之前同等的亮度,同时还能促进新型子镜的开发。特别是超细内镜的发展,可以通过十二指肠乳头,直接进入胆管、胰管,甚至胆囊和阑尾,使得原本只能通过间接影像学手段观察的部位,可以通过超细内镜进行直接观察和治疗,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胆胰管系统早期癌的诊断和治疗,极大地提高了治疗的精准性和安全性。此外,一次性内镜的引入也是消化内镜技术的重要创新,包括一次性胃镜和一次性肠镜等器械。可以说,内镜技术的突破,对于消化道早癌诊断和治疗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再次是诊断学方面的突破。消化内镜技术的提升和应用,给诊断学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传统上,医生需要通过大量的图片观察和长期的实践培训来提升诊断能力,这是一个耗时耗材耗精力且过程缓慢的学习曲线。由于激光共聚焦内镜和光学放大内镜等技术逐步运用到疾病诊断,使得医生从宏观到微观再到细胞病理层面,能够从单纯的放大观察,发展到能够观察腺管开口及其周围血管,乃至细胞结构,实现了对病变的精确诊断。特别是AI辅助诊断系统的引入,有效解决了可能出现的漏诊现象,极大提高了内镜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起初,由于消化内镜的设计限制,它只有一个观察视角,缺乏立体感观,可能导致医生对微小息肉的感知不足,出现漏诊现象。但是,AI系统的引入圆满解决了这一问题,该技术的集成应用能够高效地分析这些图片,帮助识别可疑病变并锁定目标,便于医生进一步分析诊断。
最后是我们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启动了全民普查项目,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国消化道癌的发病率一直居高不下,这些疾病的高发与国人的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为了实现消化道癌早期发现和早期治疗,我们在国家“十三五”规划支持下,开展了“消化道癌的诊治新模式”项目,加大了对消化道癌的早期筛查。一旦发现病变,便立即采取超级微创手术进行治疗,在保持食管和胃完整性的同时,实现对疾病的根治和恢复正常功能,这也适用于结、直肠肿瘤的治疗。
Q3:2016年,您首次提出了“器官保全超级微创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强烈反响,认为这一理论的提出具有里程碑意义。请您就提出这一理论的初衷、现实意义以及实践效果等向广大读者做一分享。
超级微创理论,是在2016年由我首次提出的,它是对传统手术模式的一次大胆挑战,可以说它的影响应该具有里程碑意义。提出这一理论的根本目的在于探索如何以最小的创伤,为患者带来最大的健康益处。
提出超级微创理论的初衷,源于对人体结构的深刻认识。人体是一个精妙复杂的系统,每一个器官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价值。当前,尽管现代医学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人体自我调整、自我修复等深层次功能的理解仍然有限。这些功能虽然难以被直接观测和分析,但它们存在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为了保持这些功能的正常运行,我们必须确保人体器官结构的完整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反思了传统手术模式对器官结构的破坏,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的长期负面影响。以近端胃切除为例,传统手术往往会导致患者基础代谢降低、消化不良、睡眠困难等一系列问题。相比之下,采用超级微创技术进行治疗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几乎不受影响。这一对比充分展示了超级微创技术的优势。
在消化内镜领域,我们已经探索出了4条实现超级微创的通道:自然腔道、隧道通道、穿刺通道和双腔系统。每一条通道下都有数十种手术方式,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这些技术的应用,使得超级微创理论在消化内镜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推广。
这一理论不仅适用于消化内科,更是所有学科应该追求的目标。我们已经看到其他学科,如泌尿外科、呼吸科等也开始借鉴和应用超级微创理念。这充分说明了超级微创理论的普适性和前瞻性。在此,我要强调的是,提出超级微创概念并不是为了抢占其他学科的领地。相反,希望通过分享我们经验和成果,推动整个医学界对器官结构保护的认识和重视。
最后,我要重申的是,医疗是为患者服务的。患者的合理诉求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将继续致力于探索和创新,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微创的治疗方式。
Q4:请您展望未来消化内镜领域的发展趋势和可能遇到的挑战。
自超级微创理论诞生以来,消化内镜注定将成为人类终身的伙伴,这是我的首要观点。人体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各种疾病,特别是在消化道领域,定期筛查、早期发现疾病并及时得到治疗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消化内镜在消化内外科领域正逐渐成为主流选择。随着消化道肿瘤普查的全面推广,进展期肿瘤的数量将逐渐减少,而早期肿瘤的发现率会不断上升。将肿瘤遏制在癌前病变或早期阶段,已成为消化内镜的一项常态化目标,并受到了医学界的高度关注。
另一方面,消化内镜技术正在不断进步,其形态也在不断变化。从早期较粗的内镜发展到现在的超细内镜、胶囊内镜等,未来还可能出现更为创新的“蜈蚣内镜”。这种蜈蚣内镜的设计概念非常独特,它具备多节结构,能够自我爬行和控制,特别适用于食管和结肠检查。内镜系统的发展趋势无疑是向着超精细化的方向迈进。其中,诊断与治疗一体化的内镜以及一次性内镜的研发,将成为未来发展的关键目标。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消化内镜将成为消化道健康的忠实守护者,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
中国医学论坛报 佟艳华采写,感谢令狐恩强教授审阅
猜你想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