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脾脓肿需要切脾吗?|感问感想

2023-08-13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非原创非原创



一、概述

脾脓肿在临床上相对少见,尸检系列估计脾脓肿的发病率在 0.2%~0.07%之间,随着诊断水平提高、非法静脉注射毒品使用以及免疫功能低下个体数量的增加,发病率可能随之升高;既往研究显示,脾脓肿在人群中呈双峰分布,在3岁年龄组和60岁年龄组人群中达到高峰,成人中大约三分之二的脾脓肿是单发的,三分之一是多发性的。

二、危险因素和病原菌

脾脓肿通常是由血流感引起的,脾脓肿的高危因素包括:脾外伤、脾梗死、血红蛋白病、感染性心内膜炎、肺炎、消化道穿孔、消化道感染、肺动静脉畸形、免疫缺陷、胰腺炎合并假性动脉瘤、糖尿病、肿瘤性疾病等。



关于儿童脾脓肿,一项研究分析了56例脾脓肿儿童病例(其中51例为1907—1988期间文献报道的病例),研究发现,包括淋巴瘤、白血病在内的血液系统肿瘤是最常见的易感因素(约占46%),免疫功能正常的儿童中感染性心内膜炎、阑尾炎、脾外伤是最常见的易感因素,此外还有约12%的患者无明显危险因素和感染来源,为隐源性感染,合并其他部位脓肿十分常见,其中48例(约86%)的患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最常见的是合并肝脓肿。而另外两项分别来自印度和巴基斯坦的研究发现,没有合并其他脏器脓肿的孤立性脾脓肿患儿中,肠源性感染是脾脓肿最重要的易感因素,伤寒沙门氏菌是最主要的病原菌。除了血源性播散,脾脓肿亦可发生于有邻近感染的患者,如胰腺周围脓肿、憩室炎等。



脾脓肿的病原菌方面,常见的病原菌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草绿色链球菌、肠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患儿基础疾病、免疫状态不同、地区分布不同,脾脓肿的病原菌可能有较大差异。



对于有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草绿色链球菌是主要的病原菌;免疫缺陷的患者常见念珠菌感染;2021年CID发表的关于脾脓肿的病例系列研究(共纳入33例成人病例)显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厌菌较多见,且有2名患者为多病原混合感染;一项2021年发表的来自印度的研究(共纳入36例成人病例)显示,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菌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而来自马来西亚、新加坡的研究显示,类鼻疽伯克氏菌(Burkholderia pseudomallei)是易感个体脾脓肿最主要的病原菌,该菌首次在1912年被描述,主要见于东南亚,特别是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澳大利亚北部;类鼻疽伯克氏菌导致的脾脓肿病死率较高,免疫功能低下的多发脾脓肿患者的病死率可高达80%,免疫功能正常的单发脾脓肿患者的病死率亦可达15%。


图1 脾脓肿的CT表现(增强CT)


三、临床表现和评估

脾脓肿患者常见左上腹或左侧腰痛,部分患者可能因合并胸膜炎而出现胸痛,患者亦可能出现左侧胸腔积液;当膈肌刺激时,可导致的左肩痛或呃逆;脾肿大患儿可能出现腹部膨隆。

脾脓肿的诊断是一项临床挑战,因其临床表现可不典型,保持对脾脓肿的警惕性、及时完善影像学检查(B超、CT等)对诊断脾脓肿很重要。血常规可显示为核左移的白细胞增多,血培养可能呈阳性;胸部X线平片某些表现提示可能存在脾脓肿:如左半膈升高和左侧胸腔积液伴或不伴肺不张;超声检查可显示回声减弱或缺失的区域和脾肿大。CT扫描也是帮助诊断脾脓肿的重要手段(见图1),还通过描绘脓肿的细节和周围结构的表现来帮助医生制定计划治疗;超声或CT 扫描引导的诊断性抽脓对脾脓肿确定性诊断和病原学诊断帮助很大。脾脓肿患者除了病原学评估外,还需要对其可能的原因(如感染性心内膜炎等)或可能产生的并发症进行评估,脾脓肿常见的并发症包括:气胸、肺不张危及生命的出血、左侧胸腔积液、膈下脓肿,胃、小肠或结肠穿孔等。

四、治疗和预后



(1)抗感染治疗:初始经验性治疗需要使用肠外广谱抗生素,根据培养结果指导抗生素的选择;治疗疗程目前尚无统一定论。

    

(2)手术干预:手术干预包括引流和脾脏切除术,手术的具体方案需要根据患者病情、脓肿特征(脓肿大小、位置、是否多发)、病原菌、抗感染治疗效果及当地医疗技术等综合因素决定。



对于手术风险高的患者,经皮穿刺可能是一种侵入性较小的选择,也可能是一种用作手术过渡的临时解决方案,可避免暴发性和可能危及生命的感染风险。当脓肿积液为单房或双房、脓肿积液壁完整而厚实、无内部分隔、内容物容易排出时,经皮穿刺是一种可能有效的方法。经皮引流不太可能成功用于多房脓肿、腔体界限不清、坏死碎片和黏稠液体的患者。经皮引流的禁忌证包括:多发性小脓肿、充满碎片的空腔、凝血功能障碍、空腔界限不清、弥漫性腹水、难以建立通路。当经皮引流失败时,有时需要开放引流,开放引流的途径包括腹腔内、经胸膜、腹膜后。



脾切除术仅用于无法通过引流或局部切除治疗的病例,但需要注意的是脾脏是重要的免疫器官,是单核-巨噬细胞系统清除血流中经过调理的细菌的主要场所,也是体液免疫应答抗原依赖阶段产生成熟B细胞的关键次级器官,脾切除的个体对某些寄生虫感染增加或感染程度加重,而且由于患者脾切除后失去了脾的过滤功能,严重感染的风险会增加,尤其是荚膜微生物(但不仅限于荚膜微生物),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脑膜炎奈瑟菌等。


作者:叶万定、窦珍珍

本文转发自BCH儿童感染

往期推荐

1. 苏欣教授:侵袭性肺曲霉病易感人群再认识(上)

2. 苏欣教授:侵袭性肺曲霉病易感人群再认识(下)

3. 手术切除的肺结节竟是结核,下一步该怎么办?

4. 猴痘的临床表现和院内防控重点

5. 一图总结,治疗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感染的抗菌药物

banner.jpg

点击图片报名活动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