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开幕致辞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党委书记、副院校长邓海华主持开幕式。
主旨报告
王辰院士——以共病研究推进现代医学进展 实现由“治病”而“治命”的转变
贺福初院士——人体蛋白质组导航:引领精准智慧医疗模式的变革
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北京)理事长贺福初院士在报告中指出,近20年,蛋白质组领域已取得一系列代表性成果,但人类对蛋白质组的认知仍是“冰山一角”,人体蛋白质组导航计划(π-HuB计划)应运而生,该计划以人体蛋白质组图谱的结构空间测绘、状态空间测绘以及数字人体建模、健康/疾病状态空间导航四大任务为核心目标,绘制人类全生命周期全球性重大疾病及代表性膳食模式、生存环境的蛋白质组图谱,解析人类蛋白质组构成原理和演变的规律,探索生物医学大数据从信息知识到智慧的路径,实现人体蛋白质组定位系统和人体从非健康状态到健康状态的精准导航。他表示,期待未来能与更多同道积极开展协作,加入π-HuB种子计划,推动向蛋白质组学驱动的精准医学模式转变。
李校堃院士——代谢疾病治疗新方案 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立新功
中国工程院院士、温州医科大学校长、党委副书记李校堃分享了以“细胞生长因子类药物理论创新与临床转化研究”为主题的精彩报告。他表示,我国生物医药发展存在原创性药物匮乏、专利转化效率低的短板。李校堃研究团队聚焦细胞因子类药物对机体代谢稳态的调控作用,阐明FGF21调控糖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提出FGF4介导的中枢-外周轴及肝-肠轴功能改善新理论,通过结构与功能研究、理论创新推动新药研发,取得全球代谢领域里程碑式突破。李校堃院士强调,以FGF药物为代表的大分子药物,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在时空调控模式、进化保守性、功能靶向性等方面仍需着力探索,还需进一步推动生物制药学科建设及产业转化发展,加速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推进。
徐瑞华教授——免疫治疗 开辟消化道肿瘤治疗新格局
血液学领域重要信息发布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主委圆桌论坛
2024年度中国血液学十大研究进展
专题论坛
大会总结
大会主席程涛教授在总结中表示,本次大会围绕血液学前沿热点,分享血液学领域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临床诊疗中面临的重大学科问题,开展热点及前沿分享和深入探讨,线上观看突破850万人次,大会连续五年举办,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和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中国血液学科品牌会议。他强调,2025年是实现国家“十四五”目标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启动布局“十五五”的规划之年,血液学科要聚焦学科发展需求和重点领域问题,加强基础研究,开展规范化临床研究,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血研所将充分发挥血液系统疾病国家队和排头兵的优势,会同领域专家同仁,强化我国血液学科规划和布局,共同绘制中国血液学科建设与发展的宏伟蓝图。
本次大会由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学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血液与健康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中华血液学杂志》杂志社、中国生理学会血液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天津市血液与再生医学学会、Blood Science承办,天开实验室创新发展联盟提供支持。大会更多信息将通过新华社、环球时报、中国科技网、中国医学论坛报、肿瘤瞭望、血液时讯、医师报、医脉通、博医荟、CCMTV临床频道、医学界、梅斯医学、肿瘤资讯、丁香园、蔻享学术、FOCUS临床科学家等媒体及国家血液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天津医学健康研究院、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血液科学、血液与再生医学等公众号持续报道,欢迎关注。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