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外周血白细胞增高,常大于10×109/L。大便潜血常阳性。血清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碱性磷酸酶(ALP)也可增高。但血清酶和生化指标的测定对急性肠系膜缺血(AMI)诊断缺乏特异性。
X线检查是AMI最基本的检查。最典型征象是“指压痕”征,为增厚的肠壁黏膜下水肿所致。部分患者因肠痉挛致肠腔内气体减少,亦有部分患者因肠梗阻范围较广致肠腔内充满气体。
肠系膜动脉栓塞
为无创性影像学检查,操作简便、迅速而有效。B型超声能显示腹腔动脉、肠系膜上动脉、肠系膜下动脉和肠系膜上静脉的狭窄和闭塞;
脉冲多普勒超声能测定血流速度,对血管狭窄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超声检查其他征象有:肠壁增厚、腹水、膈下积气、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积气。
CT增强扫描和CT血管成像(CTA)可观察肠系膜动脉主干及其二级分支的解剖情况。
CT平扫肠系膜上静脉(SMV)密度增高
SMV栓塞
一般不作为急诊检查方法。MRl可显示肠系膜动、静脉主干及主要分支的解剖,但对判断狭窄程度有一定假阳性率。MRI对判断血栓的新旧、鉴别可逆性和不可逆性肠缺血有很高价值。
是缺血性结肠炎主要诊断方法。镜下表现为肠黏膜充血、水肿、瘀斑,黏膜下出血,黏膜呈暗红色,血管网消失,可有部分黏膜坏死,继之黏膜脱落、溃疡形成。病变部与正常肠段之间界限清晰,一旦缺血改善,其症状消失快,病变恢复快,是与其他肠炎相鉴别的关键之一。
镜下所见出血结节是缺血性结肠炎(IC)的特征性表现。由黏膜下出血或水肿形成所致。病理组织学可见黏膜下层有大量纤维素血栓和含铁血黄素细胞,为此病特征。
AMI如累及结肠,内镜改变与IC大致相同;CMI内镜检查无确切意义,但可排除其他疾病。
AMI:可见黏膜淤血、出血、水肿并有多量黏液附着(杨喜洋)
是AMI诊断的金标准,并可在诊断的同时直接进行血管内药物灌注治疗和介入治疗。但对于选择性血管造影正常者,不能除外非闭塞性血管缺血。
肠系膜血管造影
作者:曾海 重庆北碚区中医院重症医学科
文章转发自胃肠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