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湘潭市中心医院进行的肺癌全病程管理MDT交流会,心胸外科陈建教授、放疗科李青教授、肿瘤科谢定芳教授及付贵华教授,从多学科协作视角分享诊疗经验,强调规范化、个体化治疗在肺癌全程管理中的核心价值。
学术观点:
术后复发是非小细胞肺癌长期生存的关键挑战,中位总生存期(OS)常不足两年。
随访需结合影像学(胸部CT)与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EA)检测,MRD(微小残留病灶)检测可提前3-6个月预警复发。
耐药机制检测需通过组织活检或液体活检(血液、脑脊液、胸水中的ctDNA),区分原发性与获得性耐药以制定个体化方案。
MDT协作要点:
三期肺癌通过多学科会诊(MDT)制定降期转化方案,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
可转化人群筛选需综合病理分子分型、局部侵犯程度、纵隔淋巴结转移范围及患者全身状态(体能评分、心肺功能等)。
学术观点:
局限期小细胞肺癌通过放疗可实现治愈可能,广泛期患者化疗后达部分缓解(PR)时,胸部巩固放疗可延长生存。
脑预防性照射对局限期小细胞肺癌完全缓解(CR)患者生存率提升显著。
MDT协作要点:
放疗时机与剂量需结合肿瘤内科、影像科意见,避免过度治疗。
广泛期脑转移患者采用全脑放疗联合立体定向放疗,兼顾疗效与安全性。
学术观点:
洛拉替尼一线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可显著延长无进展生存期(PFS),降低疾病进展风险。
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如高脂血症、水肿、中枢神经系统反应)需通过基线评估(神经学检查、脑部MRI)与定期监测实现早期干预。
患者管理要点:
定期评估症状、体重、血压及血脂变化,严重不良反应时调整剂量或暂停用药。
学术观点:
肺癌应视为慢性病,强调长期随访监测以早期发现复发/转移、评估疗效及管理副作用。
随访频率需个体化制定,依据分期、治疗方式及疾病状态动态调整。
MDT协作要点:
复发或转移患者通过MDT会诊制定综合治疗方案(如同步放化疗联合免疫维持)。
新发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时立即启动随诊流程,快速调整治疗策略。
四位专家一致强调,肺癌全病程管理需以患者为中心,依托MDT模式整合手术、放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等多维度手段,通过规范化筛查、个体化干预及动态随访,最终实现患者生存期与生活质量的双重提升。这一理念为肺癌诊疗的精准化、全程化提供了重要实践参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