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2年美国肝病学会实践指南:药物、草药和膳食补充剂诱导的肝损伤》摘译

2022-10-28作者:临床肝胆病杂志资讯
非原创

微信图片_20221028145554.png

随着药物和草药和膳食补充剂(herbal and dietary supplement, HDS)等广泛使用,社会各方对药物性肝损伤(DILI)关注度逐年凸显。尽管大部分DILI患者停用导致肝损伤的药物后可恢复,但仍有>10%的患者进展为慢性肝损伤、急性肝衰竭(ALF),甚则死亡。此外,DILI也是药物研发及其上市后采取监管措施的主要原因。

针对上述问题,美国肝病学会(AASLD)于2022年7月起草发布“药物、HDS诱导的肝损伤实践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本《指南》在形式及内容上不同于以往其他学会组织发布的DILI指南,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更加基于循证证据作出临床诊疗推荐,该《指南》基于专家小组对既往文献分析和专家经验形成的共识性意见,提出指导性声明;(2)所指导内容综合性更强,覆盖范围更广,不仅在既往DILI指南的基础上对特异质型DILI进行全方位综述分析,还对固有型肝损伤[主要是对乙酰氨基酚(APAP)相关肝毒性]及间接型肝损伤的发病机制、临床特征及预后等临床问题进行了论述;(3)明确提出DILI临床诊断中生化显著异常的定义,尤其对判定有基础肝病患者发生DILI的生化异常作出特殊说明及建议;(4)梳理了目前常用的DILI因果关系评估方法[如Roussel-Uclaf因果关系评分法(Roussel-Uclaf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UCAM)、结构化专家意见流程法(Structured Expert Opinion Process, SEOP))]及衍生的新方法[如Revised Electronic Causality Assessment Method(RECAM)法],并客观介绍其各自适用范围及局限性;(5)系统总结了HDS相关肝损伤的易感因素[如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基因遗传多态性等],参考采纳了中国学者关于何首乌肝损伤易感基因HLA-B*35∶01的研究成果,并作为指导性声明予以推荐。

本《指南》基于观察性研究及流行病学数据,以相关病例系列报道或DILI登记研究结果为依据,通过专家组意见与共识就DILI的临床表型、实验室信息及组织学特征提供指导性建议以及针对患者的临床管理建议。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