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今日病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如何用药?

2022-03-25作者:论坛报小璐资讯
呼吸非原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是一种常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肺部疾病,以持续呼吸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病情呈进行性发展,通常是由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引起的气道和(或) 肺泡异常所导致。COPD主要累及肺部,但也可以引起肺部以外各器官的损害。

案例分析

01


(1)患者信息:女,66岁。

(2)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处方用药

微信图片_20220322103643.png

(4)分析如下

患者处方诊断为COPD,但阿托伐他汀为降脂药、阿卡波糖为降糖药,处方上无对应适应证,建议完善处方诊断。该患者COPD治疗方案为SABA+SAMA,复方异丙托溴铵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 异丙托溴铵和硫酸沙丁胺醇。

02


(1)患者信息:男,77岁。

(2)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处方用药

微信图片_20220322103646.png


(4)分析如下

祛痰药乙酰半胱氨酸片与镇咳药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不宜同时服用,镇咳药对咳嗽反射的抑制作用可能会导致支气管分泌物积聚。需提醒患者两药尽量间隔一段时间使用。成人和12岁及12岁以上的青少年,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常用量应为:每日2次,每次1吸。

03


(1)患者信息:男,61岁。

(2)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处方用药

微信图片_20220322103648.png

(4)分析如下

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为复方制剂,其组分为( 每粒胶囊中含):盐酸甲氧那明12.5mg、那可丁7mg、氨茶碱25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与茶碱联用可能导致茶碱实际剂量增大,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阿斯美” 为复方甲氧那明胶囊的商品名,处方中应使用通用名而非商品名。

04


(1)患者信息:男,68岁。

(2)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处方用药

微信图片_20220322103649.png

(4)分析如下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剂同为ICS/LABA双联制剂,两种药理论作用机制和效果相同,属重复用药,需向患者确认是否需要两种。

05


(1)患者信息:女,54岁。

(2)临床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高血压2级,消化性溃疡。

(3)处方用药

微信图片_20220322103651.png

(4)分析如下

西咪替丁和地尔硫是P450酶的抑制剂,茶碱是P450酶系底物,西咪替丁和地尔硫可干扰茶碱在肝内的代谢,与茶碱合用增加茶碱血药浓度和毒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增高。低氧血症、高血压或消化道溃疡病史的患者慎用茶碱。

COPD稳定期药物治疗方案


(1)初始治疗方案

①A组患者:所有A组患者,应根据其呼吸困难的程度给予支气管扩张剂治疗,可选用短效或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后的效果应被记录。

②B组患者:治疗方案推荐选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其效果优于短效制剂。没有证据表明, 在该组患者中推荐使用的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比另一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更优(即几种长效支气管扩张剂的治疗效果并无显著差异)。严重呼吸困难的患者,初始治疗可以考虑联用两种支气管扩张剂。B组患者可能存在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对其治疗后症状的改善与预后有影响,应对这些并发症影响的可能性做相关评估。

③C组患者:初始治疗应包括单用长效支气管扩张剂。两项头对头的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在预防病情恶化方面,LAMA的效果优于LABA,因此建议C 组患者初始选择LAMA。

④D组患者:一般来说初始治疗可从LAMA 开始,因为其对缓解呼吸困难和降低急性加重均有改善作用。对于有更严重呼吸困难症状的患者(CAT评分≥20),特别是表现呼吸困难和(或) 运动受限者,可选用LAMA+LABA联合治疗,现有研究已表明联合治疗方案较单药治疗更优。目前尚不能明确LAMA+LABA对病情恶化的预防效果是否较LAMA更优。因此是否选用LAMA+LABA作为初始治疗方案,应评估患者病情后再做决定。在一些患者当中,初始治疗LABA+ICS是第一选择;这种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血嗜酸性粒细胞≥300个/μl的患者急性加重。此外,LABA+ICS也可作为有哮喘病史的COPD患者首选。ICS有可能导致肺炎,因此只有在考虑临床获益和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后,才可将ICS作为初始治疗选择。

(2)后续治疗方案

建议基于药物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选择升(降) 级策略,应及时评估患者对升(降) 级治疗方案的反应效果。考虑变更治疗方案,特别是降级治疗时,应密切监测患者治疗效果再做出变更治疗方案的决定。目前为止,升级治疗的获益尚未得到充分的临床验证,降级治疗使用经验也有限,包括ICS的使用。



来源:药圈网 节选自《药师处方审核培训教材》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