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每日步行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值得看看!

2020-09-12作者:壹声资讯

《美国医学会杂志》2019年发表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在2011~2015年对1.8万多名美国老年妇女(平均年龄72岁)进行调查,让她们连续7天佩戴记录设备,记录下了每天行走的步数和步速。然后在2018~2019年间跟踪调查这些人的状况,发现有504人已经死亡,由此分析得出了每天走路步数与死亡率的关系。分析的结果是:

✔步行的确有益健康,能有效降低死亡风险。每天行走每增加1000步,死亡率就降低约15%;

✔在每天步行达到4400步时,死亡率出现了显著下降,与每天2700步相比,死亡风险降低了大约40%;

✔每天行走越多,死亡风险就越低,直到每天行走达到7500步时,死亡风险不再下降,也不上升。

所以结论是:老年人每天步行7500步对于长寿是最有利的。

此外,这项研究也分析了行走速度与死亡率的关系,发现行走速度的快慢与死亡率高低无关,行走速度过快反而容易引发摔倒、骨折等意外。


您走路走对了吗?


01


选择具有防滑、减震、平衡、舒适、透气、轻便功能的鞋以及地面更柔软的操场作为锻炼场地,这样能起到一定的缓冲和保护作用。



02


注意行走的姿势,避免错误姿势带来的力线异常,引起关节的磨损和局部的受力过大。


头部:摆正,将视线保持在前方3~6米的位置。可以想象有一条绳子连接你的头顶,把你往上提拉。


胸部:不要含胸,挺起胸部,同时收紧小腹和臀部。


手臂:轻微弯曲,随着步伐自然摆动,体现出韵律感。


肩膀:放松,既不要向前耸,也不要向后塌。可以让朋友从侧面看看,这时你的耳朵、肩膀、髋关节、膝盖应该在一条直线上。


脚步:脚跟先着地,尽量做到脚步轻盈,别摩擦着地面拖着走。


每走一步都要使脚完全抬离地面,也不需要高抬腿哦,微微抬起即可。避免对脚部及踝部关节造成损伤。


微信图片_20200911161417.jpg



03


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应慢慢增加运动量。



04


运动前后一定记得拉伸肌肉,减少肌肉僵硬感和酸痛感。



05


步行锻炼中有疼痛不适感,不要盲目坚持,建议及时到专业医生处就诊。



这几种走法效果更好



01


一字步


左右脚轮流踩在两脚之间的中线位置,也就是大家常说的模特走的『猫步』。


一天500步左右,再切换成其他走路方法。如此走路通过腰部肌肉用力可一定程度上促进胃肠蠕动,防治便秘。



02


倒着走


找平地、路人比较少的安全地点慢慢地倒着走。


*老年人腿脚不好就尽量不要倒着走了


每天可以正着、倒着交替走半小时左右。倒着走可起到锻炼腰部和背部肌肉的作用,可以缓解较轻度的腰酸背痛。



03


甩手大步走


走路时上身挺直,头抬高,步幅大概同手臂长度,同时前后甩臂。


每次走10~15分钟为宜。舒张腰部、背部肌肉,缓解腰背疲劳防驼背。



04


走跑交替


快跑15秒然后走路45秒,交替运动。也可快跑60秒后快走3分钟,交替进行。


*此方法运动量较大,要做好热身,量力而行


每天走、跑交替20分钟左右。增加燃脂效率,帮助减肥。



05


『10点10分』走


双臂上举,呈表针『10点10分』的角度,抬头挺胸行走,可适当降低速度。


每天200~300步左右,手臂即可放下来。有助于锻炼肩部、颈部的肌肉,可以预防颈肩疾病。



06


『三吸一呼』走


走路时身体挺直,每四步一个循环,前三步时吸气,第四步呼气。


运动量因人而异,根据自己心肺能承受的量调整。可锻炼心肺功能。


以上几种走路方法,各有各的特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需要自由『组合』。


运动前别忘了这件事


无论做任何运动,运动前的热身以及运动后拉伸都是非常必要的。快走前,先用正常的步速走个4-5分钟,让身体先热起来,一来防止运动损伤,还可以辅助我们提升运动表现。运动后也不要掉以轻心,做一些柔和的拉伸动作,有利于放松肌肉,避免剧烈行走后给肌肉带来的紧张。


微信图片_20200911161455.png


走路时多加一个动作效果好


当我们踮起脚尖走路的时候,前脚掌触地,双腿交替向前移动,锻炼踝关节力量,增强小腿肌肉力量。


踮脚走路时,小腿承重多,消耗及所需要的能量也多,从而促进血液循环加快,更有效的提高肢体运动能力、代偿能力和血液流通能力。


每次走路时,有意识的踮脚走30~50步,稍稍休息一下,然后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再重复几组,速度以感觉舒适轻松为宜。


老年人在踮脚走路时一定要注意避免跌倒,不建议患有重度骨质疏松症的患者踮脚走路。


来源:综合整理自骨科大夫、京医通

声明.png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