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胆管癌!一种被低估的恶性肿瘤

2022-09-30作者:医学论坛报秋宇资讯
非原创

作者: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成美英


胆管癌是一种高度恶性的、来源于胆管上皮细胞的肝内第二大常见肿瘤,占所有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10%~20%。

 

相比于欧美国家,胆管癌在中国的发病率更高,据《2016年欧洲胆管癌研究共识》统计,中国胆管癌发病率为6/100000人,按此测算,中国每年新发胆管癌患者约8万人。

 

那么,什么是胆管癌,又有哪些诱因呢?

 

什么是胆管癌?



胆管癌是源于肝外胆管,其中包括肝门区至胆总管下端胆管的恶性肿瘤。简单来说,胆管是把胆汁从肝输送到消化系统中的通道,而发生在这个通道中的癌症就是胆管癌。

 

而这个通道还可以分为几个部位,发病在不同位置的胆管癌症有不同的名字,根据这个可以把胆管癌分为肝内胆管癌肝外胆管癌两大类。

 

肝内胆管癌,起源于肝内胆管以及其分支至小叶间细胆管树中任何部位的衬覆上皮;而肝外胆管癌以胆囊管与肝总管汇合点为界,又可以分为肝门部胆管癌和远端胆管癌。

 

按胆管癌的大小形态可分为以下3种:

  • 乳头型:常为多发性,多见于下部胆管。

  • 结节型:一般较小也局限的肿块,多见于中部胆管。

  • 弥漫型:多表现为广泛部位的管壁明显增厚,伴管腔狭窄。

 

在种类众多的癌症当中,胆管癌不算常见,但是它转移率高,常会转移至附近的淋巴结,也因此其致死率也极高。

 

胆管癌的愈后也较差,可以治愈胆管癌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手术切除肿瘤,但是仅有不到10%的患者可及时发现并且切除。可切除后也依旧不能完全保证安全。接受外科手术的患者,五年后的生存率为20%~40%。对于进行了肝移植的患者,2年内肿瘤复发的概率则高达51%。

 

胆管癌的诱因有哪些?



目前胆管癌的致病因素尚不明确,但普遍认为乙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型病毒性肝炎(丙肝)和肝硬化是胆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

 

针对胆管癌发病危险因素的研究发现,肝硬化的危险比为22.92,丙肝为4.84,乙肝为5.10,病毒性肝炎病程中炎症因子的释放在引起肝纤维化的同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是其可能的机制。


原发性胆管炎、肝吸虫感染或胆管结石等疾病引发的胆管慢性炎症状态也是诱发胆管癌的重要危险因素。原发性胆管炎是西方国家胆管癌的常见病因之一,约50%的原发性胆管炎患者在诊断后24个月内被诊断为胆管癌。

 

肝吸虫感染也是胆管癌比较明确的病因之一,东南亚地区胆管癌发病率较高,这与较高的肝吸虫感染率有关。

 

胆胰管系统先天性畸形和胆管囊性疾病患者的胆管癌发病率为6%~30%,可能与胆汁淤积和胰液反流引起的慢性炎症有关。


此外,药物及毒性物质如二氧化钍、亚硝胺类、氯乙烯等也会影响胆管癌的发病率。其他疑似危险因素包括肥胖、糖尿病、脂肪肝、酗酒、吸烟等。


来源:常笑健康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