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复旦大学儿科学博士 严虎
又到流感高发季,尤其是在儿童中。毕竟流感不是普通感冒,少数患儿会出现重症,或发生严重并发症。而及时的抗病毒治疗,会降低这种风险。
所以在儿童的工作中,当我们面对一个流感患儿,重中之重就是评估是否需要启动抗病毒治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需要了解两个重要概念:重症和高危人群。因为是否抗病毒治疗主要就是围绕这两点来进行评估。
如果流感患者的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或出现严重并发症,比如,下呼吸道并发症、心肌炎和脑炎,就要考虑发生重症。
是否为重症,应由医生评估。家长要做的是:在家观察患者有无出现重症的信号,如:
总体状态的改变:持续萎靡、嗜睡、烦躁、惊厥等;
反复高热>3 天(体温无下降趋势),发热间隔日益缩短,或体温日益增高;
咳嗽日益加重、呼吸频率增快、呼吸困难
痰液颜色改变(持续黄绿色痰液或血性痰液)、胸痛;
频繁呕吐、腹泻、无法有效经口摄入;
出现脱水、肤色发绀、花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超过3秒;
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如哮喘发作)
上述只是信号,一旦出现需要特别警惕,应就医评估。
其中有些信号,比如“萎靡、嗜睡、烦躁”,主观性较强,尤其是高热患儿(即使病情不严重),精神状态也往往不好。
所以,我们会建议家长,最好在孩子体温接近正常时评估精神状态。
如果体温基本正常时,孩子状态好转,愿意玩,愿意和家人互动,愿意进食,通常说明没有严重问题。
如果孩子的体温一直无法恢复到正常,持续烦躁不安或萎靡,需要就医。
是否流感的高危人群,基于年龄、免疫状态以及有无特殊的基础疾病来判断:
5岁以下儿童(尤其<2岁)
≥65岁
妊娠期或分娩后两周
住养老院或慢性病护理机构
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功能受损
认知障碍,神经肌肉功能障碍,脑卒中,癫痫
慢性肺病、哮喘
心脏病(如先天性心脏病、充血性心力衰竭、冠状动脉疾病,高血压除外)
血液疾病
代谢、内分泌疾病(如糖尿病)
肥胖(BMI≥40)
肾脏、肝脏疾病;免疫抑制
<19岁接受长期阿司匹林治疗者
特别提醒,妊娠期女性属于流感高危人群,如果确诊或者高度疑似流感,就应该尽快(出现症状的48小时内)服药奥司他韦抗流感治疗。
重症患者不一定是高风险人群,高风险人群也不肯定会发生重症,但相对其他人群,高危人群若患流感,发生重症的可能性会增高。
了解流感重症和高危人群的概念后,判断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就不难了。
确诊或疑似流感的患者,符合下列情况之一,建议接受抗病毒治疗。
1、患者症状严重、出现并发症或病情进行性加重;或住院患者突然出现流感样症状。
2、患者系流感高危人群(不论症状是否严重)。
3、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中有小于6个月的婴儿或高危人群(不论患者症状是否严重,不论是否高危人群)。给这类患者提供抗病毒治疗,可减少病毒排出量和排毒时间,因此可降低身边高危人群被感染的风险。
4、非上述三种情况,但医生认为可考虑抗病毒治疗的流感患儿。比如,家长特别焦虑;或患者即将有重要活动(比如参加重要考试)。
综上所述,流感患者是否抗病毒治疗,主要基于症状是否严重,是否高危人群,以及密切接触者中有无高危人群。
其中第4种情况(家属的强烈意愿和患者的特殊情况),需要医生严格把握,否则会导致抗流感药物的滥用。如果当地药品储备不足,那些真正需要治疗的患者就会面临无药可用的境地。
来源:儿科严医生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