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乳腺增生会癌变吗?发现乳房包块怎么办?

2022-04-01作者:壹声资讯
妇科系统疾病非原创

导读

乳房疾病是困扰很多女性的健康问题。大约 25%~ 50% 的成年女性在其一生中都会受到乳房疾病的影响,其中大部分病例是从发现乳房包块开始的。

虽然绝大多数乳房包块是良性的,但乳腺癌的发病率呈现越来越高的趋势,不免让人非常忧虑。除了包块,不少姐妹也会受到乳房疼痛的困扰。在咨询案例中,不少人被诊断为「乳腺增生」。

乳腺增生需要担心吗?乳房长了包块该怎么办?这些乳房问题会进展成乳腺癌吗?

今天就来聊一聊。

目 录

  1. 乳腺的增生,可能不是“病”

  2. 还有些包块,与乳腺增生无关

  3. 不管什么乳腺问题,记得求助“BI-RADS”评估

乳腺的增生,可能不是“病”

在日常工作中,我见过太多女性被诊断为“乳腺增生”。她们有的是因为月经前乳房疼痛去看诊,有的是因为做了钼靶或者彩超,极少有人是因为做了乳房穿刺活检得出了诊断。

但是,只有在穿刺活检的前提下,也就是病理学的范畴里,才有明确的乳腺增生的概念。

仅仅依靠症状、触诊是远不足以诊断乳腺增生的。就算是钼靶(X 光检查)或者 B 超报告提示乳腺增生,但没有发现乳房包块,也可以视为完全正常的乳房。因为——

正常的乳腺,本来就会增生

我们首先要知道,正常育龄期女性,随着每次月经周期都会出现体内激素水平的波动。这些激素不仅会作用于卵巢和子宫,也会作用于乳房,让乳房在每个月经周期都出现一轮发育。

你可以这样理解这件事:子宫和乳房本就是两个紧密相连的器官——前者负责在妈妈的身体里孕育宝宝,后者负责在妈妈的身体外接力哺育宝宝。每一次月经周期,子宫都会做好受孕的准备,伴随着乳房也会有一轮发育,两个器官都为了迎接同一个新生命而积极准备着。

在月经周期里发育的乳房,会长出新的乳腺腺泡和小管。不少女性在月经前都会感到乳房变得饱满,甚至有些酸爽,和这一变化是紧密相关的。这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并不能认为是乳房生病了。

而随着月经排出,受孕失败,新长出的乳腺腺泡和小管会退化,乳房就会回到平静的状态。这就是为什么在月经来潮后,不少女性感到原本酸胀的乳房恢复舒适。

因此,单纯凭借月经前乳房酸痛不适就诊断“乳腺增生”,是不对的。如果借此机会还大肆“治疗”,那更是错上加错。

不过,如果月经前乳房不适还伴随有情绪改变、水肿、疲惫,那可能是出现了经前期综合征,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影像学上,没有“乳腺增生”这个概念

前面说过,正常的乳腺随着月经周期会出现增生。

但“乳腺的增生”并不等同于“乳腺增生”。就好像“北京的大学”并不等同于“北京大学”一样。

关于乳腺增生,其实有一个专门的概念。根据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的定义,乳腺增生是排列在乳房内的乳腺小叶或乳腺导管上的细胞过度生长。

也就是说,必须得看到“细胞”,才能判断有没有乳腺增生

而我们在临床上广泛运用的乳腺钼靶(X 光检查)、B 超、磁共振,都属于影像学检查,无法达到细胞级别的精细度。

微信图片_20220330100743.jpg

不少机构会在影像报告上出具“乳腺增生”的诊断,这是不规范的。在全球被广泛运用的乳房影像学检查标准《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中,无论是通过钼靶(X 光检查)、彩超还是磁共振检查,都没有表明可以通过影像直接诊断乳腺增生(Hyperplasia of the Breast)。

所以,拿到这样的报告,别着急给自己戴上“乳腺增生”的帽子。如果不伴有乳房包块,那么这样的乳房很可能是正常的。

病理学上,乳腺增生转变为癌症的危险性各不相同

病理学检查是诊断“乳腺增生”的金标准。病理学的层面上,乳腺增生可分为 2 种类型:

1. 普通导管增生:

也称为普通类型的中度或多发性增生。包括普通导管增生、乳管内乳头状瘤、硬化性腺病、放射状瘢痕、腺瘤、纤维腺瘤和假血管瘤样间质增生。虽然普通导管增生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没有乳房异常的女性高约 1.5 至 2 倍,但目前认为这类增生通常不需要治疗,定期随访观察即可。

2. 非典型增生:

包括不典型导管增生、乳腺小叶不典型性增生和小叶原位癌。它们在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比没有乳房异常的女性高约 4 至 5 倍。因此患者需要更频繁的复查,或直接被安排进一步检查和治疗。

总而言之,“乳腺增生”在现在是一个被用得过于宽泛的概念。假设女性乳房没有包块,乳房只是随月经周期出现不适,那就不必担心。真正的乳腺增生要依靠穿刺活检来明确诊断,不同的类型有不一样的随访要求,要拿到报告具体分析。

还有些包块,与乳腺增生无关

不少人认为,只要乳房里长了东西,就是乳腺增生。乳腺增生是个筐,啥都可以往里装。

但其实,有一大类乳房包块和乳腺增生无关。在这里讲两个最常见的:

1. 乳腺囊肿:

这是最常见的非增生性乳腺病变,大约占到女性所有良性乳房包块的 1/4,好发于 35~50 岁的女性。囊肿可以理解为一个水泡,通常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必担心癌变。只有在一些特殊情况下,例如囊肿短时间内急速增大时,可能需要进一步处理,否则定期观察就好。

微信图片_20220330100748.png

2. 积乳囊肿:

好发于哺乳期女性。如果说乳腺囊肿是一个水泡,那积乳囊肿更像是一个“奶泡”。绝大多数积乳囊肿不影响母乳喂养,确诊后无须手术切除,未来患乳腺癌的风险也不会增加。在妈妈断奶后,积乳囊肿可能会自己消失

一般来说,乳腺囊肿和积乳囊肿通过影像学手段就能较好地判断出来。其他非增生性病变,包括顶泌性乳头状病变、上皮相关钙化、大汗腺化生等,就需要活检才能确诊。不过它们通常也不伴有乳腺癌风险增加。

不管什么乳腺问题,记得求助“BI-RADS”评估

看了前面的这一大堆,你的心里可能会有一个疑问:“发现乳房疾病,是不是很多都必须穿刺活检?不穿刺行不行呢?”

那就不得不再次请出《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I-RADS)》了。这是由美国放射学院(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利用大数据思维整理出的一套管理建议,可以用于乳腺钼靶(X 光检查)、超声和 MRI。

这套体系类似于一个全球统一标准,按着这套标准出报告,全世界各个角落的医生,一眼就能明白患者的乳房问题究竟有多大,以及接下来该怎么做。

微信图片_20220330100753.jpg

BI-RADS 评估分类如下:

  1. BI-RADS 0 类:不完整的评估。也就是不能有效评价病变或者检查。再直白点,就是需要重新检查,或者结合其他检查后再出报告。

  2. BI-RADS 1 类:阴性。也就是没有异常发现。

  3. BI-RADS 2 类:良性病灶。不担心为恶性,不需要采取进一步措施,进行常规随访即可。许多纤维腺瘤或囊肿都会被判定在这一级。

  4. BI-RADS 3 类:良性可能性大,恶性可能性小于 2%。这类病灶通常采用钼靶(X 光检查)和/或超声随访,每 6-12 个月 1 次,最长持续 3 年。

  5. BI-RADS 4 类:可疑恶性,应考虑组织学活检。

  • BI-RADS 4A 类–恶性可能性为 2%-9%

  • BI-RADS 4B 类–恶性可能性为 10%-49%

  • BI-RADS 4C 类–恶性可能性为 50%-94%

  1. BI-RADS 5 类:恶性风险极高,恶性可能性为 95%-100%。需要组织学活检。

  2. BI-RADS 6 类:已经活检证实为恶性。

基于以上,当我们拿到一张乳腺影像学报告时,如果上面连 BI-RADS 分类都没有,那就显得不够规范,不妨换个机构看看。

如果报告单上标注了 BI-RADS 分类,只要对照一下,就能大概了解包块的良恶性概率,以及接下来该做什么。心里有数,就不那么焦虑。

可以看出,这套评估能减少很多穿刺活检的操作。毕竟,绝大多数乳房包块是良性的,如果发现一个包块就拉去穿刺,实在是“性价比”不高。

不过,虽然在大多数情况下,BI-RADS 评估能够快速、有效地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医疗决策,它也不是万能的。例如,一些乳房图像不完全适合 BI-RADS 类别;不同的医生面对同一个患者,也可能判断出不同的分类。

还有些情况,不能照搬 BI-RADS 评估的建议。例如 4a 类的包块,理论上有穿刺活检的指征,但如果包块太小,一针进去有可能穿不到,还要白白挨一针。这时的处理就更倾向于暂时不穿刺,而是密切观察。

因此,拿到报告,还是得回到医生那里去,听听专业人士的意见。毕竟,BI-RADS 评估虽好,也只是用来判断乳房健康的众多工具之一。


作者:万怡

来源:儿科医生孔令凯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