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医院环境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检验方法

2022-01-27作者:论坛报木易资讯
感染非原创

医院环境微生物采样监测是医院感染监测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环境微生物监测考核评价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评价空气净化质量、环境表的消毒效果等等;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院感暴发与环境有关时,对环境卫生学的调查是不可或缺的,因此掌握正确的环境卫生学采集及检验方法非常必要,也是感控人的必修课。在2021年SIFIC全国感控与耐药感染大会上,来自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倪晓平教授分享了《医院环境微生物标本采集与检验方法》。

 

一、环境微生物采集的目的

  • 考核环境清洁与消毒质量;

  • 评价空气净化消毒效果;

  • 评价环境表面消毒剂消毒效果;

  • 调查与感染暴发的关系;

  • 环境表面在传播病原菌作用的研究;

  • 工程控制--表面材料的抗菌作用的研究。


环境微生物采集的目的不同,医院感染环境微生物检测的策略也不同。

 

二、环境微生物采集方法

(一)不同采样目的所遵循的规范要求不同

1.以考核清洁消毒质量为目的时,应按照既有规范的要求采样,如采样面积、采样工具(使用棉签涂抹法)等应符合规范要求。培养介质、实验条件、评价标准也应严格遵守规范,并做好阴性、阳性对照,进行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2.水标本尽量用采集。如使用带塞的试管,应配合酒精灯。采样器具放置在采样箱内携带转运,有条件的,试管架和其他采样器具分别放置。

必要时采样后的试管置于冰包内,以免检验前增菌。采样时采取必要的个人防护及手卫生。


3.根据GB-15982《医院消毒卫生标准》,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或疑似暴发与医院环境有关时,应对各类环境空气、物体表面、工作人员手等进行目标微生物检测。如医务人员手、医疗器械、治疗用水、防护用品、消毒剂、消毒器械、污水的采样。


4.以调查环境与感染暴发的关系为目的采样时,可有多种方法:如海绵棒涂抹法(可以做大面积1m2采样)、平皿接触法(RODAC平皿)、载玻片接触法、薄膜粘贴法(用于可吸水的软质表面,如棉被、枕头、工作服等)。选用不同的采样工具,不限制采样面积,以尽可能捕捉到病原体。培养介质可以用选择性培养基,也可以增菌。


微信图片_20220126065407.jpg


(二)目标细菌监测

1.杭州疾控中心曾对医院自测阴性的环境采样,结果发现:某市级医院ICU 环境表面MRSA阳性率100%,某省级医院NICU的环境MRSA阳性率50%。阳性率高的原因是,CDC使用了高分子材料采样拭子和MRSA选择性培养基。


高分子纤维拭子对环境表面细菌的吸附能力优于普通棉签,而针对特定病原菌的选择性培养基,较普通营养琼脂,更容易筛选出环境中一些非优势生长的致病菌。选择性培养基可选国产、进口产品,或自行配置。实验室要注意实验室生物安全。


微信图片_20220126065427.jpg


2.疑似院感暴发调查:杭州CDC曾参与某医院ICU病房疑似医院感染暴发调查,采集环境标本121份,有菌落生长的环境表面有113份(93.4%),挑取750个菌落进行鉴定,鉴定出1种细菌的表面有30处(24.8%),最多的一处表面鉴定出8种细菌。而医院采样未见明显结果。时间成本上看,普通PCR培养需要7天以上,耗材3.5万元,高于MS。


微信图片_20220126070053.jpg


(三)采样时机的选择

采样时机也很重要。采样时应了解,环境表面最后一次清洁消毒是什么时候?是清洁前还是清洁后?清洁后多长时间?


日常监测,采样时机选择清洁后;如果做流行病学调查,应选择清洁前,还可以现场接种或进行增菌。


微信图片_20220126070238.jpg


(四)日常监测注意事项

  1. 规范采样与实验;

  2. 针对性配制中和剂;

  3. 不得增菌、富集手段;

  4. 倾注培养、采样液剂量;

  5. 培养基,培养温度与时间;

  6. 微生物检测质量控制:

1)培养基考核;

2)阴、阳性对照;

3)采样液富集(离心、膜、增等)。


(五)空气采样方法

空气采样方法有两种:被动采样和主动采样。

1.被动采样:自然沉降。基于采样区域空气中的颗粒物(细菌、真菌孢子)在重力作用下的自然沉降而将其捕获。对于粒径小、长时间悬浮空气中的病原体,可能无法获取。如,真菌孢子直径1~2 μm,每小时沉降仅0.1~0.4 m,被动采样捕捉到的概率就很小。


2.主动采样:动力抽气。基于动力风机抽气收集采样区域空气中颗粒物(细菌、真菌孢子)的采样方法。可决定采多大体积的空气。如单极空气采样器,仪器抽吸空气通过培养介质表面,通过控制采样时间调整采集样本的体积,可以在疑似污染源周围使用。


微信图片_20220126070324.jpg


两级气溶胶采样器能将不同粒径颗粒物分层捕捉,获得不同大小颗粒物的阳性率。六级Andersen采样器,可对不同粒径的颗粒物进行捕获。


微信图片_20220126070613.jpg


3.口罩采样:有人对口罩采样进行研究,感染患者佩戴含有滤膜的口罩,通过口罩滤过面来收集空气中的病原体。这种方法能连续收集标本,据报道,口罩标本中结核杆菌检出率(86%)明显高于普通痰标本(21%),作者认为口罩采样是连续收集标本,而痰标本除标本质量外,更关键的是某个“点”时间的采样。


微信图片_20220126070747.jpg


(六)水源性微生物检测方法

1.检测目的:

医疗机构用水主要是以城市自来水为基础,因水源污染造成的医院感染暴发已不鲜见,使用污染的水冲洗医疗器械,或用其洗手后进行侵入性操作,都可能增加感染风险。1990年至2012年文献报道医疗机构水源性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多达125起,因此,对水源性微生物检测非常重要。


2.微生物特点:

(1)微生物主要由碳元素构成,含量占菌体干物质质量的一半,其生长主要需要C、N、S等物质。微生物生长与繁殖所需要的环境温度有很大区别,如可以分为低温(22℃)、中温(36℃)、耐热(44℃)生长。

(2)按照细菌生长营养获取的方式,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通常我们使用的培养温度在36℃左右(温度接近人体温度),如有菌生长,更多考虑病原菌来自人体。如果44℃条件培养阳性,应考虑为土壤环境细菌。如果22℃条件培养阳性,应考虑为水源环境细菌。


3.监测标准:

(1)目前,国际上对医疗机构用水的微生物监测方法缺乏统一标准。医疗机构用水微生物检测,执行GB/T 5750.12-2006《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微生物指标》规定的菌落数检测方法,即水样在营养琼脂上,有氧条件下36℃±1℃培养48h后,所得的细菌菌落总数,标准为<100CUF/ml。检测的接种技术指定为倾注培养法。

(2)YY 0572-2015《血液透析及相关治疗用水》已开始关注环境污染菌的检测,要求采用常规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获得细菌总数,首选薄膜过滤法,但不接受接种环法。可以参考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二部)》(2010年版)中规定的方法,或培养基选用胰化蛋白胨葡萄糖培养基(TGEA)、R2A或其他确认能提供相同结果的培养基,不能使用血琼脂培养基和巧克力琼脂培养基,推荐17℃~23℃、168h(7d),针对环境菌的培养条件进行培养。

(3)我国和欧洲饮用水微生物检测标准比较,两者饮用水参照限值标准不同,美国EPA标准是<500CFU/ml,我国标准是<100CFU/ml。主要区别在于我国用营养琼脂(PCA),37℃培养2天,考虑的是检出人体污染菌;而欧洲标准使用R2A培养基,25℃培养7天,更多考虑环境污染菌。


微信图片_20220126070812.jpg


(4)R2A培养基监测优势:

R2A培养基有低营养,碳源丰富的特点;与营养琼脂相比,更容易培养出环境细菌。


有研究对13家制药企业生产使用的制药用水卫生质量检测方法进行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中国药典规定的检测技术,营养琼脂培养基,30~35℃,3d与玫瑰红琼脂培养基,23~28℃,5d,结果仅检出1家企业制药用水细菌超标。而采用欧洲药典的R2A培养基,培养条件30~35℃,5d,则有5家企业的制药用水细菌超标。


营养(Low nutrition),但碳源丰富;低培养温度(Low temperature),延长培养时间(Long time),被称为水源“3L”微生物检测策略。这种策略更适合城市饮用中污染菌的培养。但是,如前所述,日常监测仍然按照国家标准来采集和检测饮用水,36℃,48h,营养琼脂培养。


4.水源性微生物采样监测步骤:

日常监测时,可以先放水,再取样。如口腔科手机水先放水1min,漱口水先放水3杯,再采样50ml。


时,可以计算每段管路中水的体积,判断采到的水是哪一段,进行分段取水标本。


微信图片_20220126071119.jpg


使用蓝口采样,则将水样过滤;无菌操作下将滤膜接种于平皿表面进行培养。


取1ml水样,加入倾注培养基;倾注培养基的缺点是细菌生长于琼脂中,无法进行细菌鉴定。涂抹法培养的菌落在培养基表面便于鉴定。涂抹法至少应250μL*4块平皿,合计总数。


图片


微信图片_20220126071313.png





者:倪晓平(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整理:雷晓婷(江苏省中医院)

审稿:王玉兰(佛山复星禅诚医院)

本文首发自SIFIC感染科普笔记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