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臭豆腐、螺蛳粉、榴莲……这些臭香臭香的食物,到底是好是坏?!

2020-08-14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闻起来香是对食物的一种褒奖,香喷喷的味儿往往更能勾起食欲;但还有一种食物,闻起来臭、吃起来香,像日料店的纳豆,“水果皇后”榴莲,红遍祖国大江南北的臭豆腐……

喜欢吃臭的人,闻到味道就垂涎三尺;不喜欢的人,则绕着道儿走,唯恐躲得不够远~

为什么臭臭的食物那么受欢迎?

它们的臭味又是从何而来呢?

人为什么能接受甚至喜欢臭味食物?

古时传下的习俗

食臭习俗古来就有,但那时候是由于经济不发达,食物储存技术较差,食物难免腐败发臭,再加上物资匮乏,为了活着,不得不继续食用。

尝试之后发现,有些食物虽然臭臭的,但吃下之后并无不适,而且还很美味,因此部分臭味食物也就传承下来,渐渐成为了地方的代表美食。

臭,是浓过头的香

香和臭本就只有一线之隔,香极了就是“臭”,臭极而“香”。很多臭味在稀释之后会产生香味,比如便便中的粪臭素稀释后成了茉莉花香,是不是很出乎意料?

闻着臭,但真的吃着香

许多臭物都是经过发酵过程的,此时,食物中的蛋白质会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有鲜味的氨基酸,比如谷氨酸,这也是味精和鸡精的主要成分,所以食物会变得鲜美可口,自然吃起来就香了。

臭,也臭得不一样!那这些“臭食”的臭味到底来自哪里呢?

“臭味食物”的臭味来源

发酵所致

臭豆腐

臭豆腐是将普通的豆腐压干,浸泡在臭卤水中发酵制成。不过不同地区制作臭卤水的方式也会不同——像绍兴的臭豆腐,是浸入臭苋菜梗的卤汁中腌制而成;长沙臭豆腐则用的黑卤水,是黑豆豉为原料熬煮的。

在浸泡过程中,一部分大豆蛋白,在卤水含有的微生物的作用下分解出硫化物, 再加上卤水经过发酵产生吲哚分子(又叫粪臭素),挥发至空气中,就会产生不好闻的气味了。

螺蛳粉

螺蛳粉本身其实并不臭,其臭味主要来源于腌制的酸笋。

酸笋制作简单,只要将竹笋加盐放入大缸中腌制半个月即可。那它为什么会臭呢?

广西大学的一篇论文中提到,相对于鲜笋,酸笋中的半胱氨酸含量明显下降,而色氨酸则根本未检出。也就是说,半胱氨酸和色氨酸转化成了其他物质。

半胱氨酸的代谢产物是硫化氢,有臭鸡蛋气味;色氨酸的代谢产物是粪臭素,听名字就能想象其味道了。

除了上述两种是全国各地都风靡的食物,还有一些地方特色,如安徽的臭鳜鱼、北京的豆汁儿,其实都是因发酵产生了胺类、硫化物等,才有了特殊的气味。

天生的

除了发酵过程,还有一些则是自身基因所致,最典型的就是被称为“水果皇后”的榴莲。

《自然遗传学》上发表的一篇文章称:榴莲的特殊气味与其内部产生的硫化物有关。而榴莲内控制合成硫化物的相关基因,在榴莲成熟时会被激活,因此成熟榴莲会发出一种刺激性气味。

此外,像大蒜、洋葱、韭菜,也都如此,在成熟后会发出刺激性气味的硫化物。

臭味食物,是好还是坏?

一些天生自带臭味的食物,吃对了对人体健康的好处毋庸置疑,比如榴莲是维生素补充能手,大蒜、洋葱等能杀菌抗炎护血管……但因发酵所致的臭味食物,则有利有弊。

发酵后营养翻倍


提高营养物质吸收率

发酵时微生物分泌的酶能裂解细胞壁,提高营养素的利用程度。如蛋白质变成了更易消化的多肽和氨基酸。


合成新营养

微生物还能合成一些B族维生素,特别是维生素B12;在发酵过程中分泌的植物酶,有助于分解植酸,提高人体对钙、铁等矿物质的利用率。


利于肠道健康

发酵过程中还会产生一些植物性乳酸菌,包括单宁酸、植物碱等,具有调节肠道的功效。

“垃圾”吃法,健康变成不健康

发酵食品本身并没有问题,但是不恰当的烹饪手法则改变了其健康的属性。

像臭豆腐,一般都是经过高温高油煎炸过,再加上各种调料,反而会降低其营养价值。

首先,高温油炸会使蛋白质变性,破坏无机盐和一些脂溶性的维生素,让原本含有的各种营养素消失殆尽;其次,油炸物的油脂超标、热量翻倍,经常食用容易增加肥胖、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而且,高温油炸还容易产生一些有害物质,如反式脂肪酸、多环芳烃类物质、杂环胺类物质等。

因此,在吃一些臭味食物的过程中要注意做法。

暗藏的健康隐患

钠超标

臭味食物的产生,主要是想延长食物的保质期,因而不少臭味食物在制作中会添加盐腌制,再加上烹饪过程中又会加盐和各种调味料,一不小心,钠就超标了。

敏感体质会受胺类影响

臭味食物发酵过程中,会产生组胺和酪胺等天然生物胺,胺类物质食用过多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降低血流量,引发头痛或偏头痛。

一般情况下,普通人群少量吃并不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有些人组胺不耐受,即使吃得不多也可能产生不适。

发酵过程可能产生杂菌污染

大多数臭味的食物都是在传统作坊或者自己家中制作的,生产的环境并没有受到严格控制,很容易出现毛霉和青霉,它们可以产生部分有毒代谢物,长期食用,对人体有一定的致病、致癌风险。

因此,若自制一些发酵食物,一定要严格按照步骤进行,亦或是在正规超市购买。另外,不管是哪种食物,有多喜欢吃,都要控制量。

来源: 华医网


猜你关注:

1毫克致癌,20毫克致命!它就藏在你天天吃的食物里

吃火锅时,真的不要再吃肉下面垫的菜叶啦!!!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