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复旦肿瘤医院与腾讯携手 成立人工智能大数据联合实验室

2019-02-28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人工智能

2月27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与腾讯携手成立肿瘤专科AI(人工智能)大数据联合实验室,瞄准自然语言处理、精准医疗、计算机视觉、肿瘤知识库、AI智能助手等五大“靶点”,对科研平台搭建、结构化病历与质控管理、高危人群肿瘤早筛、精准预约、患者随访管理等十大场景的具体应用有重要意义。

据悉,自然语言处理可实现人与系统直接语音对话,便捷患者就医和医疗信息收集。该实验室成立后,将在自然语言处理上依托医院已有临床数据中心和单病种科研数据库,今年完成大数据和AI平台的搭建,以完成医院急需的高性能计算和GPU 加速计算等资源和服务。

在精准医疗方面,将开展乳腺癌智能诊疗系统的前期设计和研发工作,2020年形成产品和成果,并将其推广至更多肿瘤病种。

在计算机视觉方面(包括放射诊断、病理诊断和超声诊断三个方向),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进行医学影像识别,并与患者临床资料、医学知识库结合,达到精准诊断的目的。

据了解,目前该院在乳腺钼靶精准诊断、超声智能装备研发、病理精准诊断方面已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在肿瘤知识库方面,该院将着力在精准医疗、智能诊断、患者精准宣教、智能医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并在肿瘤临床指南自动结构化处理和知识库转换等领域取得成果。在AI智能助手方面,该院已入选上海市首批十大人工智能应用场景,联合实验室成立后,将继续在精准预约、智能问答、用药助手、临床试验招募等方面发挥作用,力争两年内在肿瘤患者就医全流程方面做到全方位服务,提升患者就医的便捷度和知晓度,引导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介绍,以往,紧缺的优质医疗资源与疑难杂症如何相互匹配很难解决,为此该院自2018年3月起头颈外科3位医生开始试点实施门诊精准预约,截至2018年12月17日,该院共有10个外科科室、76位医生、每周平均累计765个号源加入精准预约;期间,“精准预约”项目服务患者数近 4万人,符合医生要求、通过患者为5675人,占平台访问人数的14.4%。目前“精准预约”已覆盖15种常见肿瘤疾病,疑难重症患者在人工智能帮助下,可找到最合适的专家,这一做法有效打击了“号贩子”现象,实现了患者与专家的“精准匹配”,真正需要“大牌”专家诊治的患者无需等候数周,第一时间就能得到救治。目前,精准预约已为每位患者平均节省2.5小时的就诊时间,患者挂专家号的等待时间已经平均减少7.4天,到诊率提高了7%,专家门诊的效率平均提高了3.5倍左右。

据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副院长吴炅介绍,在人工智能方面,2017年医院在全国首推基于电子就诊卡的全流程扫码就医服务模式。患者只需在微信上办理一张电子就诊卡,便能在“掌间”实现精准预约、网上挂号、线上缴费、报告查询等多项功能。此举大大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时间。统计数据显示,试运转期间,该院截至2018年10月,已有15万余名患者通过医院官方微信公众号办理了电子就诊卡,覆盖了全国32个省区市159个城市;现在微信渠道日均挂号量已接近医院门诊挂号总量30%。吴炅说“一张电子就诊卡有效破解患者既往‘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的问题”。

另据记者了解,腾讯医疗健康团队在2017年就已“牵手”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助力医院智慧化建设,自合作以来,惠及患者的溢出效应极为显著。除精准预约以外,在腾讯提供的AI大数据能力支持下,复旦肿瘤陆续上线用药助手、肿瘤智能问答等服务。其中,用药助手已具备42种常见肿瘤药品知识库,为复诊患者提供肿瘤药品的智能查询及药师监管下的智能用药指导服务,提升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促进良好治疗效果的达成。肿瘤智能问答,通过自然语言对话的方式向患者提供精准科普、康复提导、就医咨询等服务,每周服务上万复诊患者。

院长郭小毛说,医院还将在AI大数据技术支撑下,孵化多个体现肿瘤专科医院特色,应用于患者服务、临床诊治及医疗科研的智慧医疗项目,全面推进智慧医院建设。

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成立签约场景  孙国根摄_meitu_2.jpg

▲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成立签约场景  孙国根摄

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场景  孙国根摄_meitu_1.jpg

▲AI大数据联合实验室成立揭牌场景  孙国根摄

(孙国根 王懿辉 王广兆)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