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2023 ASTRO丨免疫治疗时代,胸部巩固放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再思考

2024-04-16作者:论坛报晶资讯
原创


成果名称:免疫治疗时代,胸部巩固放疗在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中的再思考


发表形式:2023 ASTRO年会口头报告


主要研究者:于金明


主要研究者单位:山东省肿瘤医院



推荐理由


免疫治疗时代,如何优化治疗策略,进一步改善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预后仍然是学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研究团队通过开展前瞻性及真实世界回顾性研究,展示了ES-SCLC一线标准免疫治疗的基础上联合胸部巩固放疗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免疫治疗时代胸部放疗的应用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研究解读


免疫联合化疗已成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的标准一线治疗,患者的总生存期(OS)提高至12-15月左右,但较标准化疗仅延长2~3个月,胸腔内进展是主要的治疗失败模式,如何优化治疗策略,提高局部控制,改善患者预后仍然是亟须解决的临床热点问题。


Jeremic B、CREST研究以及RTOG0937等证实了化疗时代,胸部放疗(TRT)在ES-SCLC患者中具有积极的治疗意义,安全性可耐受。免疫治疗与放疗具有协同作用,ES-SCLC患者一线免疫联合化疗的基础上进行胸部巩固放疗,是否可以进一步提高疗效,安全性如何等问题仍需更多证据。


山东省肿瘤医院团队设计了一项前瞻性、Ⅱ期研究,纳入经病理组织学或者细胞学检查确诊的ES-SCLC患者,给予一线4~6周期的SHR-1316(20mg/kg)联合依托泊苷和顺铂或卡铂治疗。未进展的患者接受SHR-1316联合TRT(≥3Gy×10f或≥2Gy×25f,累及野照射)巩固治疗,然后使用SHR-1316维持治疗,直到疾病进展或无法耐受的毒副作用(AEs)。研究主要终点为总生存(OS)期,研究次要终点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PFS)和安全性。


研究自2020年10月至2023年1月共入组67例患者,其中接受SHR-1316联合放化疗治疗的ES-SCLC患者33例(2023年ASTRO报道数据)。10例患者存在脑转移(30.3%),10例患者存在肝转移(30.3%);19例患者接受高剂量TRT (>3 Gy*10f或≥2 Gy×25f),14例患者接受低剂量TRT (≤3 Gy*10f或<2 Gy×25f) 。中位随访时间13个月,中位PFS期10.2个月,高剂量TRT与低剂量TRT组PFS无差异。安全性方面,27例(81.8%)患者发生AEs,20例(60.6%)患者发生3级或4级AEs。最常见的3级或4级不良事件主要为血液学毒性。3-4级肺炎的发生率为9.1%。


结果证实SHR-1316联合化疗和序贯TRT作为ES-SCLC一线治疗的方法疗效可期,安全性可控。研究结果在2023年ASTRO做口头报告,并将于2024年ASCO会议中口头报告更新的结果。


此外,团队同时开展了一项真实世界、多中心、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53例一线接受ICIs联合化疗的ES-SCLC患者,其中107例(42%)接受TRT治疗,146例(58%)患者未接受TRT治疗。整体人群的中位随访时间为16.7个月,对比非TRT组,TRT组患者的PFS期(mPFS期:10.4个月对7.3个月,P<0.001)和OS期(mOS期:22.2个月对13.7个月,P=0.009)显著延长。在安全性方面,TRT并未显著增加患者的任何级别的AE(P=0.115)和3~4级AE(P=0.631)。两组中最常见的3级或4级AE是血液学毒性。TRT组3级及以上肺炎发生率为8%。



专家点评


免疫治疗时代,胸部放疗在ES-SCLC中的应用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再关注,诸多回顾性研究,包括我们团队的真实世界研究结果发现,加入胸部放疗患者的mOS期在20~33个月之间、mPFS期8~10个月,较未进行胸部放疗的患者(mOS期:12~18个月;mPFS期:7~8个月)延长。安全性以血液学毒性为主,最为关心的肺炎总共发生率在20%~30%左右,3级以上的肺炎10%以下,安全性可耐受。


比较而言,ES-SCLC放免联合的前瞻性研究尚显匮乏,2020年Perez研究中化疗未进展的ES-SCLC给予胸部放疗30 Gy/10 f,后续ipilimumab (IPI)和nivolumab (NIVO)维持治疗;Welsh研究对于化疗后不管是否进展均给予TRT(45 Gy/15 f)联合pembrolizumab,是ES-SCLC中放疗联合免疫的早期初步探索,但是,没有采用目前一线化疗联合免疫的标准治疗。因此,我们团队在2020年开始开展了SHR-1316联合胸部巩固放疗的前瞻性Ⅱ期研究,顺利完成67例入组,数据逐渐成熟,分别于2023年ASCO及ASTRO会议中进行了汇报,胸部巩固放疗的加入使患者的mPFS期达10.2个月,ORR90.9%, DCR100%,安全性可耐受,与真实世界的数据相互验证,为化免基础之上胸部巩固治疗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前瞻性证据。当然,免疫时代,胸部放疗加入时机、放疗剂量、分割方式、获益人群等有待更多的研究探索,可喜的是,看到了越来越多的研究登上国际舞台。


Chaoyuan Liu等开展的Ⅱ期研究中,应用atezolizumab联合EP/EC方案诱导2周期后,未进展患者给予胸部大分割放疗(30~45 Gy/10~15 f)同时继续2周期atezolizumab联合EC/EP化疗,后续atezolizumab维持治疗2年。40例患者入组,mPFS期8.6个月,肺炎发生率12.5%。另一项研究,LEAD研究中每3周给予度伐利尤单抗(D)+ EP治疗4个周期,随后进行D维持治疗,并于第一个周期同时进行低剂量放疗(LDRT:15 Gy/5次)。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ELCC中报告了最新的研究结果,30例患者入组,mPFS期为8.3个月,mOS期尚未达到。最常见的≥3级TEAE是血液学毒性。1例患者发生间质性肺病(G2)。这些研究均为ES-SCLC的放免结合模式提供了更多有意义的研究依据。也期待正在开展的随机对照TREASURE研究、RAPTOR研究等进一步头对头比较免疫维持vs胸部巩固放疗+免疫维持的疗效及安全性,继续探索放疗部位及剂量等诸多问题。



作者介绍


image.png
通讯作者
于金明

中国工程院院士,医学博士,山东省肿瘤医院院长。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委员、教科文卫副主任、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省医学科学院)名誉校(院)长、中国临床肿瘤学会候任理事长、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山东省抗癌协会理事长、山东省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山东省院士专家联合会会长、山东省高层次人才促进会会长、中华肿瘤防治杂志等多家杂志主编或副主编。中共十七大党代表,全国人大第十届、十二届、十三届代表。


为首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两项、山东省科技最高奖一项、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三项,为首获得多项国家“863”、国家“十五”、“十一五”重大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荣获2015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研究成果修改了美国、欧洲、加拿大和中国等多个国家的肿瘤临床治疗指南和规范,多次应邀到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国际著名大学和医疗机构进行学术讲座,多次应邀到欧美等国际学术大会做主题报告。近年来在国内外公开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630余篇,其中在Cancer、J Nucl Med、JAMA Oncology、Lancet Resp Med、Int J Rad Oncol Bio Physics等国际著名SCI收录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20余部。其率领的团队被山东省委、省政府评为“山东省十大优秀创新团队”,并授予集体一等功,指导的团队成员两次获美国放射治疗年会(ASTRO)大会唯一“国际论文奖”。

image.png
第一作者
王琳琳

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首届齐鲁卫生与健康杰出青年人才,第十二届山东省青年科技奖,山东省肿瘤医院胸部放疗三病区主任。致力于肺癌、食管癌、乳腺癌等胸部肿瘤的精准诊治及转化研究,以通讯作者或第一作者发表SCI文章50余篇,总影响因子300余分。获批国家发明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 2 项。

image.png
第一作者
陈大卫

放射肿瘤学博士、研究员、博导、博士后导师;山东省肿瘤医院科教外事部主任、放疗科医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发展规划部副部长;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8篇,累计IF 650余分,兼任Lancet Oncol、JCO、CCR 杂志审稿人。


每一项临床研究都倾注着研究团队的心血结晶。学习过后,您是否有所收获?或有疑问想与主创团队分享?请在评论区留言,期待与您交流!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