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设定降压“安全界值”不合理?欧美和国际三大高血压指南大比拼

2020-11-11作者:壹声经验
高血压

2020年6月,国际高血压学会发布了最新版全球高血压指南(简称国际指南)。因为资源不同,国际指南重点讨论了不同收入国家的高血压管理问题,而且国际指南写的简洁易读。

 

国际指南更接近2018年的欧洲指南,2020年国际指南2018年欧洲指南均推荐了一个总体降压目标值(<140/90 mmHg),以及基于年龄、耐受性和合并其他疾病的个体化目标。

 

但近日,欧洲内科学杂志一篇文章认为,2020年国际高血压指南和2018年欧洲指南有局限性,一个是按不同年龄、靶器官损害和伴发疾病制定不同的血压靶目标不合理,比较烦琐,不利于临床应用,另外,也不应设定不同人群的血压“安全阈值”。

 

对于血压的低限,欧洲指南建议≥65岁患者收缩压不应低于130 mmHg,< 65岁患者中不应低于120 mmHg,国际指南也认为< 65岁患者中不应低于120 mmHg。



2020年国际高血压指南

2018年欧洲高血压指南

2017年美国高血压指南

需要药物治疗的诊室血压值

≥160/100:立即药物治疗

≥160/100:立即药物治疗

≥140/90:立即药物治疗

140-149/90-99:药物治疗

140-149/90-99:药物治疗

≥130/80:药物治疗

如果有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糖尿病和靶器官损害,立即药物治疗

无上述疾病,则3~6月后药物治疗

如果有心血管病、慢性肾病、糖尿病和靶器官损害,立即药物治疗

如果没有,则3~6月后药物治疗

若ASCVD风险≥10%,进行一级预防

如果有心血管病,所有患者应药物治疗

血压目标值

降低20/10,<140/90比较理想

<140/90

<130/80

特殊情况下的血压目标值

<65

<130/80

<130/80

<130/80

>65岁

<140/90

130~139/70~79

<130/80

糖尿病

<130/80(≥65岁,<140/80)

<130/80(若≥65岁,130~139/<80)

<130/80

冠心病

<130/80(≥65岁,<140/80)

<130/80(≥65岁,130~139/<80)

<130/80

脑卒中

<130/80(≥65岁,<140/80)

120~130

<130/80

心力衰竭

<130/80,不低于120/70

不低于120/70,130~139/70~79

<130/80

慢性肾病

<130/80(≥65岁,<140/80)

避免<120/70,130~139/70~79

<130/80

安全界值

<65

120/70

120/70

未指定

>65岁

未指定

130/70

未指定


欧洲指南的建议是基于ONTARGET/TRANSCEND研究的事后分析,此分析显示,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的风险增加与血压< 120 mmHg有关。

 

但作者认为,该分析“不能排除反向因果关系”。也就是说,低血压的人死亡风险高,并非是因降压导致的。

 

研究者对几个可能与反向因果关系有关的因素进行了调整,包括癌症、心衰等进行了调整,结果发现血压达到118/ 68 mmH降低了脑卒中风险,而没有增加心梗风险。这些数据不支持J曲线,也不支持血压有“安全界限”。

 

一项Meta分析中,收缩压< 120和< 130mmHg是预防中风和心梗的最有效目标值。

 

作者认为,将收缩压目标值定在<130 mmHg可在疗效和安全性之间取得合理的平衡。如果患者耐受性良好,似乎没有必要设定在“安全界值”。

 

作者指出,“血压控制”和“药物耐受性”应被视为“独立”的决策因素。耐受性应个体化评估,而不应考虑年龄、目标血压和共存疾病等因素。

 

也就是说,无论是什么情况,首先是耐受治疗。如果治疗耐受性不好,即使是要降到140/90 mmHg也不可能。

 

美国指南建议所有患者都应降至<130/80 mmHg,虽没说耐受性的问题,但指出了应评估血压控制情况、直立性低血压、药物不良反应、依从性和生活方式治疗情况、是否需要调整药物剂量以及电解质和肾功能等,实际上美国指南也将耐受性看作高血压管理的核心因素。

 

来源:Verdecchia P, Reboldi G, Angeli F. The 2020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Hypertension global hypertension practice guidelines——key messages and clinical considerations. Eur J Intern Med. 2020 Sep 21. Epubahead of print.


转自:中国循环杂志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