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东部战区总医院 柯路医生
分享了一例急性上腹痛入院。积极予以下治疗,器官功能支持,持续使用呼吸机,加强营养支持。CT定位下行坏死组织穿刺引流术,并进行内镜下坏死组织清创。9月11日患者入组TEST研究,胰腺坏死组织感染诊断明确。
患者入院氧合指数202,呼吸机辅助呼吸,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SOFA)评分为2分,满足入组条件肾功能正常,无休克、无排除标准。9月12日开始使用皮下注射胸腺肽α1 1.6mg q12h一周,期间反复进行引流和清创。治疗期间,患者病情渐进行减轻,趋于好转,成功脱机、堵管,并转至过渡病房。至10月9日为改善患者不适主诉,取出鼻胆管,拟转汤山分院继续治疗。
患者于10月10日出现反复发热,原因待查。10月15日行穿刺CT(图),提示胆囊密度增高,故予胆囊穿刺引流,引出20 ml左右脓性胆汁,送培养提示G-杆菌生长,遂加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进行抗感染治疗。患者病情继续进展,实施引流以改善可疑肠瘘,同时引流胆囊,残余感染冲洗引流。胸部CT基本排除肺部感染,患者虽无脓毒症症状,但是体温并未得到有效控制,峰值达39.5℃,器官功能稳定。
图 10月15日穿刺CT图
10月27日再次行ERCP,患者当日体温下降至正常,次日行肠内营养,体温未再升高。该患者真正发热的原因系胆道狭窄致胆道感染引起。
近年来,ICU器官支持技术的进步,降低了越来越多脓毒症患者的死亡风险。但在治疗过程中,仍要注意患者出现持续炎症反应-免疫抑制-分解代谢综合征(PICS),这会导致患者长期预后较差。
且值得注意的是,脓毒症的治疗仍缺乏特异性治疗手段,应着重预防,避免患者出现PICS。因此,注重由感染病灶的外科引流、免疫调节、蛋白强化的营养支持以及部分药物等手段组成的综合治疗策略非常重要。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