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通讯员 李茜)2019年11月,国际鼻科学领域的权威期刊《国际过敏和鼻科学论坛》(International Forum of Allergy and Rhinology,IFAR)今年第11期正式出版(图1),首次以整期正刊的形式专门报道亚洲鼻科学的研究成果,北京同仁医院张罗教授作为期刊副主编受邀撰写主编述评(图2),题目是“亚洲推进上呼吸道疾病诊疗的进步”。
图1
图2
张罗教授在述评中指出,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洲,占世界人口总数近60%,同时也是世界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2018年亚洲GDP占全球的36%。随着亚洲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为代表的慢性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上升,以过敏性鼻炎为例,过去6年间,患病率从11%升高到18%,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以中国为代表的亚洲鼻科和过敏科学学者在上呼吸道疾病的发病机制和诊治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已经成为世界学术舞台的一支重要力量。2018年,《IFAR》曾集中刊发中国鼻科学者的研究成果,取得良好反响,这次用创刊以来最大的篇幅,集中发表了21篇来自亚洲的鼻科学领域研究成果,其中,中国学者贡献了15篇,韩国4篇,日本2篇。从一个侧面表明我国鼻科学者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心。
北京同仁医院鼻科学团队是一支具有代表性的临床研究队伍,本期张罗教授、周兵教授和房居高教授研究团队一共发表了6篇文章,文章聚焦慢性鼻窦炎和过敏性鼻炎等慢性上呼吸道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疗,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也有涉猎,周兵教授等的研究图片还被选为本期封面图片(图1)。
张罗教授指出,过敏性鼻炎和慢性鼻窦炎等鼻部慢性炎症,发病率高,患者人口庞大,尽管手术和药物治疗能较好地控制症状,但受多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常出现症状反复,临床也缺乏有效的根治性手段,导致症状迁延不愈,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以往我们在临床诊疗工作中,主要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诊疗经验,重点借鉴英文临床诊疗指南类文件的内容。伴随着国际交流水平的提高和国家临床科研投入的不断增加,中国鼻科学者在过去10年间,勤于思考,不断总结临床经验,针对常见疑难病症,站位中国视角,总结中国数据,通过国际期刊这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为人类面对的共同疾病挑战,提供了中国经验。
在国际鼻科学学术舞台的中心展现中国鼻科学者的风采,已成为新时代鼻科临床医生的责任和使命,北京同仁医院慢性鼻病教育部创新团队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北京学者2名,青年北京学者1名,在过去三年里,先后发表了过敏性鼻炎及其免疫治疗的英文诊疗指南,针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提出的中国的分期标准,发表在国际权威《头颈》杂志,图片被采纳为当期封面(图3)。今年已接收发表英文文章超过50篇,为中国鼻科学的高速发展提供着核心动力。
图3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