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您是否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

是,进入观看

否,退出

同意

拒绝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慢性肾脏病为何会导致肾性贫血?

2023-03-19作者:壹声资讯

作者:上海交通大学附属仁济医院 牟姗

慢性肾脏病除了可能有血尿、蛋白尿、水肿等等表现,时间久了还会出现许多并发症,譬如肾性高血压、内分泌代谢紊乱、骨矿物质代谢异常等等。其中,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少肾病病程较久的肾友都会发现自己血常规报告里血红蛋白有所降低,而医生也会开具相应的药物进行纠正。那么肾性贫血为何会发生,又要如何处理呢?

肾性贫血的原因


慢性肾脏病导致肾性贫血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①  肾脏除了有滤过血液的作用,其实还能生成多种物质,以维持我们体内稳态,其中的一种重要物质便是促红细胞生成素,简称促红素。促红素是一种集落刺激因子,生理功能主要是与红系祖细胞的表面受体结合,促进骨髓内红系定向干细胞分化为红系母细胞、有核红细胞的血红蛋白合成以及骨髓内网织红细胞和红细胞的释放;简而言之,促红素能刺激红细胞生成。慢性肾脏病患者残余肾功能随着病程慢慢下降的同时,促红素生成减少,因此红细胞生成也相应减少。

② 正常人组织感知到血液中携氧能力减弱时,会产生应答,促进红细胞生成,而在慢性肾脏病中,残余肾功能无法对缺氧刺激产生足够的应答反应,因此体内无法纠正这种贫血状态。

③ 有些进展到后期的慢性肾脏病患者,体内尿毒症毒素蓄积,会导致红细胞寿命缩短,出现红细胞生成的速度赶不上红细胞凋亡的速度,因此出现肾性贫血。

image.png


肾性贫血的危害

肾性贫血的具体定义:肾性贫血是指除外其它贫血原因,且血清肌酐≥176 μmol/L的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的贫血,肾性贫血的程度与患者肾功能损害程度呈正相关

肾性贫血是慢性肾脏病患者合并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尤其对于老年人来说,老年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性贫血与多种并发症密切相关,譬如心绞痛、心衰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认知功能障碍的加重,住院率的增加,以及摔倒与骨折的风险升高,会很大程度上影响生活质量。

肾性贫血的纠正


肾性贫血的治疗药物主要有以下三种:

① 刺激红细胞生成药物(ESAs):前文已提及肾性贫血最主要的原因便是促红素生成不足,因此ESAs治疗的目的是补充慢性肾脏病患者的绝对或相对促红素不足。但值得注意的是,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贫血病因多样,譬如营养不良、失血等等,只有排除其它贫血原因后诊断为肾性贫血的慢性肾脏病患者,才适用ESAs治疗。

② 铁剂:慢性肾脏病患者常常存在铁缺乏,铁剂治疗不仅可以改善部分慢性肾脏病贫血患者的血红蛋白,而且可增加①中ESAs的疗效。

③ 低氧诱导因子脯氨酰羟化酶抑制剂(HIF-PHI):HIF-PHI是一种新型治疗肾性贫血的小分子口服药物,通过抑制低氧诱导因子(HIF)脯氨酰羟化酶,稳定体内HIF水平。贫血情况下组织缺氧,通过激活HIF刺激促红素产生增加,促进红细胞生成,而前文提到,慢性肾脏病患者中这一应答反应严重受损,因此,这一新型药物能在药理学水平稳定体内HIF的水平,并综合调控机体促进红细胞的生成。



来源:牟主任肾病说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