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10月26-28日,由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器官移植学分会主办,解放军第309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2018年器官移植学年会(CSOT 2018)在北京雁栖湖国际会展中心举办。27日上午8时整,位于大会主会场的宴会厅座无虚席,来自全国的1500余名移植专家、学者专程参加本次大会。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器官移植发展基金会理事长、原卫生部副部长黄洁夫教授受邀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黄洁夫教授表示,器官移植是现代临床医学的“宝塔尖”,能做器官移植的医院,一定是在这个学科中最好的医院,能做移植手术的医生,一定是在这个专科中最好的医生、精英和佼佼者。
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改革的历史性转型
黄洁夫教授介绍,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改革是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推进的,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中国红十字会与多个政府部门参与的改革,是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司法、医疗卫生等领域的深层次改革。
目前,我国器官移植事业改革现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公民逝后器官捐献工作进展迅速,现已成功实现了移植器官以公民自愿捐献为唯一合法来源的历史性转型。2015年10月17日,在韩国召开的全球器官捐献大会上,理事会全票通过欢迎中国进入国际移植大家庭,结束了中国移植界长期受到排斥和孤立的历史。今年3月,在梵蒂冈召开的“全球践行伦理峰会”上,中国代表介绍了器官捐献与移植管理的“中国模式”,提出了中国倡议,获得主办方和与会代表的积极评价和充分肯定。大会所发布的宣言指出,“中国的器官移植改革体现了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公正、透明和公平的指导原则,具有指导意义。中国模式的基本特征体现在中国政府持续改革的坚定决心,以及在黄洁夫教授领导下移植界专业人士与政府通力合作,高效落实器官移植改革措施”。今年7月,源于中国在2017年世界卫生大会的倡议,世界卫生组织人体器官组织捐献与移植特别委员会宣告成立,黄洁夫被推举担任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负责人王海波担任委员会委员。中国与美国成为在该委员会中有2名委员的国家,中国的器官移植事业发展迎来历史性时刻。
此外,黄洁夫教授还指出,目前国际上仍有些国家对我们的器官移植领域的发声还有“杂音”,在攻击着我们,我们器官移植医师绝不做影响国家荣誉的事情,同时不忘初心,这也是我们推进改革的动力。
我国器官捐献与移植体系的现状
如今,我国已建立起国家器官捐献与移植五大科学工作体系,器官移植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显著提升,器官移植进入崭新发展阶段。截至今年6月,全国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共178家,其中可施行肝移植手术的医院97家,肾脏移植手术的医院136家,心脏移植手术的医院46家,肺移植手术的医院32家,胰腺移植手术的医院43家,小肠移植手术的医院43家。黄洁夫教授介绍,为了满足器官移植患者的需求,未来国内有器官移植资质的医院将从现在的178家增至300家。与此同时,必须加快培养人体器官捐献协调员,希望能够成立一支5000人的高质量队伍。
黄洁夫教授介绍,2007年中国颁布《人体器官移植条例》。2011年把器官买卖和非自愿摘取器官纳入刑法调整范围,自2015年1月1日起中国全面停止使用司法途径来源器官,公民自愿捐献成为唯一合法来源。在此期间,中国还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成立了人体器官捐献与移植委员会,推动器官捐献与移植依法规范开展。此外,中国已经建立了以大数据驱动的全国器官捐献与移植监测系统,以确保器官分配的可追溯性、公正性以及高效执法。
最后,黄洁夫教授表示,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使中国在2020年实现以一种无可争辩的伦理学方式成为世界上第一器官移植大国,为世界移植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中国医学论坛报》记者王思佳 邢英 整理)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