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精准靶向 强强联合,助力改善新诊断AML患者长生存

2024-09-13作者:论坛报琪琪资讯






2017年以来,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陆续批准了多个靶向治疗药物进入临床,开启了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靶向治疗时代1。目前化疗、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及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是新诊断(ND)AML的主要治疗方法,然而临床上如何筛选靶向治疗的更佳获益人群、选择最优的靶向联合治疗方案、在保证疗效和安全性的前提下更好地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等方面仍面临诸多困惑,本期内容特邀南京鼓楼医院杨永公教授为各位同道答疑解惑。






ND AML的治疗思路在不断优化,unfit AML患者被重新定义


目前ND AML常规的诱导治疗方案是"7+3"方案,巩固方案为强化疗和/或HSCT2然而,HSCT受限于年龄、合并疾病、合适的供体及移植后排斥反应等3,"7+3"经典治疗方案虽然一定程度上改善了AML患者生存状况,但患者5年总生存(OS)率仍不足40%,老年(≥60岁)患者OS率仅为10%~15%4


为了改善ND AML的长期结局,区分适合强化疗(fit)或不适合强化疗(unfit)人群,筛选出化疗、靶向治疗的更佳获益人群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内外权威指南持续优化。2024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AML指南V3版指出:对于ND AML患者,NCCN建议根据患者的总体健康状况而不是年龄(是否>60岁)划分患者是否适合强化化疗5此外,中华医学会《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年版)》指出:AML患者化疗的耐受性要根据年龄、体力状态、共病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且在治疗过程中进行动态评估,调整治疗策略(表1)6


表1.unfit AML标准

微信图片_20240913134313.png


AML基因突变类型繁多,携带IDH等基因突变的患者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如何为unfit AML患者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始终追求的目标。近年来随着基因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白血病相关基因被发现,并应用于白血病的预后评估和诊疗决策7,使更多unfit AML患者迎来治疗新选择。


AML常见多种类型的基因突变,按功能可分为三类:1)激酶通路信号转导分子突变,如Fms样酪氨酸激酶3(FLT3)突变,发生率约30%7,8;2)转录因子突变导致细胞分化和凋亡异常,如核磷蛋白1(NPM1)突变,发生率约35%7,9;3)表观遗传调控分子突变,如异柠檬酸脱氢酶(IDH)1/2突变,发生率约20%7,10。其中,IDH1是三羧酸循环过程的关键代谢酶,其可将异柠檬酸盐转化为α-酮戊二酸(α-KG),对细胞代谢及氧化还原平衡稳态的保持具有重要作用,IDH1突变产生的酶可导致肿瘤代谢产物2-羟基戊二酸(2-HG)(α-KG结构类似物)的产生,2-HG蓄积可竞争性抑制α-KG依赖的双加氧酶,影响细胞分化,进而促进肿瘤的发生、发展4。一项共纳入了33项研究的荟萃分析显示,在IDH1&2组合分析时,突变对AML患者的OS和无事件生存期(EFS)未产生影响,但在IDH1突变单独分析时,OS的风险比(HR) 为1.17(95% CI,1.05-1.31)(p=0.0047),EFS的HR为1.29(95% CI, 1.07-1.56)(p=0.011)(图1),提示伴IDH1突变会导致AML患者预后更差,临床亟需更有效的治疗方案11



微信图片_20240913134316.png

图1. 伴IDH1突变AML患者的(A)OS和(B)EFS


包含靶向治疗在内的联合治疗,已成为ND AML治疗必然趋势


"7+3"经典强化疗方案仍是fit ND AML治疗的基石,进一步联合靶向治疗为fit ND AML患者带来了更多选择。艾伏尼布(IVO)是一种口服靶向IDH1突变的小分子抑制剂,既往AG120-C-001研究已证实了IVO单药治疗在AML患者中的获益12,近年来,以IVO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在fit/unfit ND AML患者中均取得了重要进展。


Fit ND AML


一项开放标签、多中心的1期研究评估了IVO(n=60,中位年龄62.5岁)或Enasidenib(ENA)(n=91,中位年龄63.0岁)联合强化疗治疗伴IDH1/2突变的ND AML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显示:IVO队列中,细胞遗传学分组中不良风险组、中等风险组、良好风险组和未知组患者的占比分别为22%、70%、0%和8%,ENA队列患者分别为22%、69%、2%和8%;在IVO队列中,完全缓解(CR)率、CR率+CR伴不完全血液学恢复或CR伴不完全血小板恢复(CRi/CRp)率分别为70.0%和78.3%,在ENA队列中分别为56.0%和73.6%(表2);在IVO队列中,IDH1突变的清除率和MRD阴性率分别为39.0%和80.0%,在ENA队列中,IDH2突变的清除率和MRD阴性率分别为23.4%和62.5%13;在安全性方面,在诱导和巩固治疗期间联合治疗观察到的毒性与“7+3”方案或单独使用阿糖胞苷的毒性相似10


正在进行的随机、安慰剂对照、3期HOVON150 AML试验(NCT03839771)将进一步证实在诱导、巩固和维持治疗中加入IVO或ENA对伴IDH突变ND AML患者的临床获益14


表2. IVO和ENA队列的反应情况

微信图片_20240913134318.png


Unfit ND AML


一项1b/2期研究评估了地西他滨/西达嗪(ASTX727)+VEN+IVO/ENA治疗成年(>18岁)ND AML患者(n=27,IVO队列n=11)初步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随访11个月,ND AML mOS和mDOR均未达到,其中IVO队列的复合完全缓解(CRc)率高达96.2%,且不良事件可耐受15


全球性、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PBO)对照、3期AGILE研究,共纳入了146例新诊断的IDH1m的unfit AML患者,评估IVO+AZA(n=72,中位年龄76.0岁,细胞遗传学分组中22%为不良风险)对比PBO+AZA(n=74,中位年龄75.5岁,细胞遗传学分组中27%为不良风险)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与PBO+AZA组相比,IVO+AZA组CR率(47% vs 15%,P<0.001)、CR+完全缓解伴部分血液学恢复(CRh)率(53% vs 18%,P<0.001)和总缓解率(ORR)(63% vs 19%,P<0.001)显著提高16;其最新的长期随访数据显示:显著延长了mOS(29.3个月 vs 7.9个月,HR=0.42, 95% CI: 0.27, 0.65, 单侧P<0.0001)(图2),提示IVO+AZA可让ND IDH1突变AML患者实现更大获益17;在基线时依赖红细胞和/或血小板输注的患者中,IVO+AZA组较PBO+AZA组治疗后显著改善输血依赖,非输血依赖的比例显著更高(53.8% vs 17.1%,P=0.0004)17;在生活质量方面,从治疗的第5周期到第19周期,IVO+AZA组与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与基线相似或较基线有所改善,而PBO+AZA组较基线无改善;在安全性方面,IVO+AZA组3级或以上发热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发生比例(28% vs 34%)、任意级别感染发生比例(28% vs 49%)均更低16IVO联合AZA方案已获《NCCN AML指南(2024.V3)》5、《欧洲白血病网络(ELN)AML指南(2022)》18、《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非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中国诊疗指南(2023年版)》6等推荐用于unfit ND AML患者的治疗。



微信图片_20240913134320.png

图2.IVO+AZA组与PBO+AZA组OS的变化情况


总结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领域的飞速进步,AML靶向治疗新药迭出,标志着AML正式进入了靶向治疗时代,AML的治疗策略亦在不断优化中。AML具有高度异质性,常携带不同类型基因突变,其中,与IDH2突变患者相比,IDH1突变患者的预后更差。最新研究显示,以IDH1抑制剂IVO为基础的靶向联合治疗方案,在fit/unfit ND AML患者中均取得了深度缓解、长期生存,且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ND AML提供了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方案,期待未来可有更多研究可以提供更夯实的指导依据。






微信图片_20240913134324.png




杨永公 教授

  •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血液科副主任医师

  • 江苏医学会血液分会感染学组副组长

  • 江苏省社会办医疗机构协会血液学专委会秘书长

  • 中国教育学会白血病分会委员

  • 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协会贫血分会委员

  • 江苏医学会血液分会白血病学组委员

  • 获江苏省及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及新技术引进奖十余项



审批号:M-TIBSO-CN-202408-00006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