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非洛地平等“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是临床常用的降压药,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之一是牙龈增生。由于高血压患者较多,需要长期使用这类药物,因此“地平”类钙通道阻滞剂所致的药物性牙龈增生最为常见。“地平”类药物引起牙龈增生的确切机制目前仍不清楚,有研究认为与其与牙齿菌斑协同刺激牙龈组织的纤维增生相关。
药物性牙龈增生常发生于全口牙龈,但以上、下前牙区较重。牙龈组织可能不均衡地生长若干毫米,覆盖1/3或更多的牙冠。它只发生于有牙区,拔牙后,增生的牙龈组织可自行消退。
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大多呈剂量依赖性,故减少“地平”类药物剂量可能降低牙龈增生的发生率。
虽然所有的“地平”类降压药的副作用相似,但副作用的发生率却不同。第一代硝苯地平副作用较大,第二代拉西地平、非洛地平、尼群地平、氨氯地平等药物副作用相对较小。其中,氨氯地平是由左旋氨氯地平和右旋氨氯地平按1:1比例组成的混合物,左旋氨氯地平主要发挥降压作用,右旋氨氯地平无降压作用,但更容易引起水肿、潮红、牙龈增生等不良反应。因此,相对于左氨氯地平,氨氯地平更容易引起牙龈增生。
过度生长的组织形成假性牙龈袋,妨碍维护口腔卫生,容易累积细菌生物膜,从而引发牙龈炎症,咀嚼、刷牙和使用牙线时会出血、不适。这些炎症改变会促进组织进一步过度生长。除了炎症引起的不适,牙龈过度生长还可能影响美观。
除了药物本身的影响,牙龈增生的程度与原有的牙周炎症程度和口腔卫生状况有明显关系。若无明显的菌斑微生物,药物性牙龈增生可以减轻或避免,所以服用该类药物的患者一定要特别注意口腔卫生,具体的控制方案如下。
当高血压患者需使用“地平”类降压药时,可以先到口腔科进行口腔检查,若检查到牙石、菌斑的存在,应及时进行牙周治疗(洗牙、刮治等)后再服药,可大大减少药物性牙龈增生的发生率。
首先积极控制菌斑(细菌生物膜),如刷牙、使用牙线以及使用抗菌洁齿剂和含漱液。若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牙龈仍肿胀明显,可能要手术切除过度生长的组织(牙龈切除术)。口腔卫生或咀嚼功能受影响的重度病例或外观受损的病例,需要切除多余的牙龈组织来恢复正常的牙龈外形。
(1)减少药物剂量 钙通道阻滞剂的不良反应大多呈剂量依赖性,故减量可能提高耐受性。
(2)调整用药种类 如有必要更换降压药:如果患者在用药过程中发现牙龈增生症状,可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种类,切忌自行停药,容易引起血压波动。如果需要更换药物,应首先考虑在同类药物中,选用副作用发生率更低的药物,如可选择引起牙龈增生风险相对较低的左旋氨氯地平片;其次再考虑用其他类型的降压药。
(3)保持口腔清洁 如不能更换降压药,患者则更需要注意清洁口腔。定期清洁牙齿,消除牙石,尽量避免刺激损伤牙龈,并按摩牙龈组织。炎症较重的患者,可能需要遵医嘱口服抗生素治疗。
来源:珠江用药频道 作者邓俊丽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