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近日,中山一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殷晓煜教授团队在胰腺导管腺癌(PDAC)肝转移及脂质代谢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并于国际权威期刊Advanced Science(影响因子:14.3)上在线发表研究成果。
该研究发现,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C(PDGFC)介导的脂质代谢在胰腺导管腺癌进展中发挥关键作用,这表明PDGFC可作为胰腺导管腺癌转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靶向PDGFC诱导的脂质代谢有望为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提供新策略,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胰腺导管腺癌是消化系统最为凶险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胰腺导管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上升,对患者预后构成严重威胁,这种癌症具有高度的侵袭性和转移性,其中肝转移是最常见的转移形式,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此外,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处于晚期并伴有转移。因此,如何有效控制和治疗胰腺导管腺癌转移是临床工作的重点及难点。
脂质代谢重编程是癌细胞的一个重要特征,深入了解脂质合成的核心调控因子有望为胰腺导管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该研究发现PDGFC在胰腺导管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水平显著上升,并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体外及体内研究发现PDGFC的异常高表达促进了胰腺导管腺癌的增殖和转移。机制层面,PDGFC通过上调脂质代谢关键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加速脂质合成,从而推动胰腺导管腺癌的恶性进展。此外,研究人员发现白桦脂醇(betulin)可通过靶向脂质合成有效抑制胰腺导管腺癌的增殖和转移,并通过动物模型证实betulin可显著减少胰腺导管腺癌肝转移的发生。
综上,该研究发现PDGFC作为全新的脂质合成诱导因子在胰腺导管腺癌恶性进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望为早期诊断和治疗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提供新的思路和策略。
中山一院副院长、胆胰外科学科带头人殷晓煜教授,胆胰外科许琼聪主治医师为该论文共同通讯作者;殷晓煜教授团队石殷浩博士后、刘志德博士后、马铭键博士生以及中山一院动物实验中心赵广银实验师为该论文共同第一作者。
▲殷晓煜教授(资料图)
殷晓煜教授长期致力于胆胰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精准治疗的研究,迄今已主持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在Advanced Science(IF:14.3)、Cell Death & Differentiation(IF:13.7)、Molecular Therapy(IF:12.1)、ACS Nano(IF:15.8)、Cancer Letters(IF:9.1)等高水平杂志及《中华外科杂志》《中华消化外科杂志》等中文核心期刊发表第一作者/通讯作者论文130余篇。
来源:中山一院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