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心电图ST段抬高就是心梗?还可能是这些病!

2020-05-13作者:壹声经验
心律失常

ST段抬高可表现为短暂性、较久性或持续性,其形态有上斜型(斜直型)、凹面向上型、弓背向上型、单向曲线型、水平型、墓碑型、“弯隆型”或“马鞍型”、“巨R型”等抬高。分析时应注意动态观察ST段的形态、幅度、持续时间及与症状的关系,并结合T波改变情况综合分析。

一、ST段呈上斜型(斜直型)抬高

正常凹面向上的ST段变直、低平,与T波正常连接角消失,导致两者不易区分且间接地使T波变宽,ST段直线向上升高并倾斜地与高耸宽大的T波相连,ST段形状呈不对称性。见于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变异型心绞痛及迷走神经张力过高者等。

微信图片_20200513082045.jpg

二、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

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者多伴有T波直立,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急性心包炎、早复极综合征、电击复律后、颅内出血、高钾血症及左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等。

微信图片_20200513082053.jpg

患者男性,19岁,发热、胸痛2天,拟诊急性心包炎。图A系初诊时记录,表现为下壁、前侧壁ST段呈凹面向上型抬高伴T波高耸图B系入院2天后记录,表现为ST段呈上斜型抬高伴T波正负双向

三、ST段呈弓背向上型、单向曲线型抬高

抬高的ST段其凸面向上形似弓背状,并与缺血性T波平滑地连接,两者无明确界限,构成一条凸起在基线以上的弓状曲线,称为单向曲线。若此时T波直立高耸,ST段凸面光滑而对称,则形成抛物线样改变。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变异型心绞痛、心室壁运动异常或室壁瘤形成等。

微信图片_20200513082058.jpg

前间壁、前壁陈旧性心肌梗死3年余,患者仍出现弓背向上型、单向曲线型ST段抬高,心脏超声心动图显示心尖部室壁瘤形成

四、ST段呈水平型抬高

此型少见,见于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变异型心绞痛。

微信图片_20200513082102.jpg

变异型心绞痛患者出现一度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下壁及前侧壁ST段呈水平型抬高

五、ST段呈墓碑型抬高

其ST段向上凸起并快速上升高达0.8-1.6 mV,凸起的ST段顶峰高于其前的r波,r波矮小且持续时间短暂,通常<0.04 s,抬高的ST段与其后T波上升至相融合,难以单独辨认T波,且T波常直立高耸。见于急性心肌梗死超急期、早期,以老年人多发,均发生于穿壁性心肌梗死。易并发急性左心衰竭、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等,死亡率显著增高。可作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预后的一项独立指标。

微信图片_20200513082105.jpg

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墓碑型ST段抬高(V2-V4导联)

六、ST段呈“弯隆型”或“马鞍型”抬高

以V1-V3导联ST段呈“弯隆型”或“马鞍型”抬高(≥0.1mV),酷似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心脏结构无明显异常,易反复发作,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及心室颤动而导致晕厥或猝死为特征,该室性心动过速发作常以极短联律间期的室性早搏起始,QRS波形多变,频率很快,常>260 次/min,有家族性遗传特征。多见于Brugada综合征患者。

七、ST段呈“巨R型”抬高

(1)心电图特征:

①QRS波群与ST-T融合在一起,J点消失,R波下降肢与ST-T融合,浑然成一斜线下降,致使QRS波群、ST段与T波形成单个三角形,呈峰尖、边直、底宽的宽波,难以辨认各波段的交界,酷似“巨R型”波形;

②“巨R型"ST段常出现在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

③ST段抬高程度与S波减少成正比,凡ST段抬高最明显的导联,其S波减少也最明显甚至消失,但QRS波群起始向量不变;

④RRS波群时间可稍增宽,Q-T间期可轻度延长;

⑤“巨R型”ST段常呈一过性改变,仅持续数分钟,心肌缺血一旦改善或恶化即可消失。

微信图片_20200513082108.jpg

广泛前壁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出现“巨R型”ST段抬高、肢体导联QRS波群低电压

(2)临床意义:

①超急性期心肌梗死,尤其是前壁心肌梗死,偶见于下壁心肌梗死;

②急性而严重的心肌缺血,如不稳定型心绞痛、变异型心绞痛、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中等;

③急性心肌损伤,如电击伤、心脏除颤等;

④偶见于颅脑损伤患者。

作者:何方田    

来源:临床心电图详解与诊断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