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急性胰腺炎的诊治关键

2024-02-19作者:论坛报小塔资讯
原创

撰稿专家

尹天泉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科



急性胰腺炎,英文名(acute pancreatitis,缩写AP)是一种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以胰酶异常激活而对胰腺自身及周围器官产生“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以胰腺局部炎性反应为主要特征,以急性发作的持续性上腹痛为主要表现的急腹症。


病因

正常情况下胰腺不被自身的酶所消化,以前体或酶原形式被分割包裹在脂蛋白的包膜中形成酶原颗粒,与细胞质不直接接触,腺泡细胞产生一种胰蛋白酶抑制物,抑制胰酶的活性。壶腹部出口梗阻、Oddi括约肌松弛、胆道炎症等造成胆汁反流,胰管内压力增高、胰泡破裂引起胰消化酶激活,是胰腺炎的主要发病机制。

在我国,急性胰腺炎的主要病因为胆道性疾病,占50%以上,称为胆源性胰腺炎;而在美国等西方国家,60%以上的胰腺炎与饮酒有关,称为酒精性胰腺炎;其他常见的原因包括甘油三酯升高引起的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外伤或手术引起的创伤性胰腺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引起的高钙血症性胰腺炎,怀孕相关的妊娠期胰腺炎等;遗传、感染、自身免疫、药物等多种因素均可能引起胰腺炎;还有一些找不到原因的胰腺炎称为特发性胰腺炎

症状

01

腹痛

95%左右的胰腺炎患者以腹痛为主要表现,常于暴饮暴食和饮酒后突然发作剧烈腹痛,多位于上腹部,病变广泛时疼痛范围广并可向腰背部放射。有些老年人对疼痛反应较弱,但不能因此低估其病情严重程度。

02

腹胀

常与腹痛同时存在,伴有肠鸣减弱,是腹腔神经丛受刺激的结果,可出现停止排气、排便等麻痹性肠梗阻表现,腹膜后炎症越严重,腹胀越明显。

03

恶心、呕吐

常与腹痛伴发,呕吐剧烈而频繁,呕吐物偶可呈咖啡色,呕吐后腹痛不缓解。

04

发热

胰腺炎可不发热或轻度发热,合并胆道感染或胰腺坏死时常伴有寒战、高热,甚至出现呼吸困难,意识模糊,严重者可出现感染中毒性休克。

05

皮下瘀斑

腹膜后坏死组织感染可出现腰部皮肤水肿、发红和压痛。少数严重病人可因外溢的胰液经腹膜后途径渗入皮下造成出血,在腰部、季肋部和下腹部皮肤出现大片、暗灰蓝色瘀血斑称Grey-Turner征; 脐周出现青紫色瘀血斑称Cullen征。

06

其他

伴胃肠出血时可有呕血和便血。血钙降低时,可出现手足抽搐。

检查

实验室检查
01

① 血淀粉酶、尿淀粉酶测定是最常用的诊断方法。

  • 血淀粉酶数小时即开始升高,超过500 U/L有诊断价值,但升高的幅度和病变严重程度不成正相关

  • 尿淀粉酶升高时间晚但持续时间长,可以对未及时就诊的患者进行诊断。

  • 血清脂肪酶明显升高也是比较客观的诊断指标,目前有观点认为其特异度优于淀粉酶。

② 其他项目:包括白细胞增高、甘油三酯增高、高血糖、肝功能异常、高血钙、血气分析等对于胰腺炎有辅助诊断意义。

③ 诊断性腹腔穿刺若抽出血性渗出液,所含淀粉酶值高对诊断很有帮助。

影像学检查
01

(1)腹部CT

随着薄层CT的普及和图像分辨率的增高,在很多地方CT已经成为胰腺炎的首选检查,其不宜受气体和人为因素的干扰,但由于初发时影像学特征不明显,常需一段时间后复查,增强的CT扫描可以鉴别水肿性和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明确坏死范围,对胰腺脓肿和假性囊肿等也有诊断价值。

(2)腹部B超

仍然是很多医生的首选检查,可发现胰腺肿大和胰周液体积聚,可以检查胆道有无结石,胆管有无扩张,尤其适宜孕妇等不宜行CT检查和胆道隐匿性结石等情况。    

(3)腹部MRI

对于造影剂过敏、肾功能不全、孕妇或其他特殊人群适用,其对胰腺水肿的敏感度优于CT,但对气体敏感度较低,且常受困于检查的时效性。


诊断

1. 上腹部持续性疼痛。

2. 血清淀粉酶和(或)脂肪酶浓度至少高于正常上限值3倍。

3. 腹部影像学检查结果显示符合急性胰腺炎影像学改变。

上述3项标准中符合2项即可诊断为急性胰腺炎。

分型

按病理分类

01

按病理分类可分为水肿性胰腺炎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前者病情轻,预后好;而后者则病情险恶,死亡率高,不仅表现为胰腺的局部炎症,而且常常涉及全身的多个脏器。


按疾病严重程度分级

02

① 修订版 Atlanta 分级(RAC):

轻症急性胰腺炎(MAP)、中重症急性胰腺炎(MSAP)和重症急性胰腺炎(SAP)。MAP 主要以AP 相关的临床表现和生化指标的变化为特征,无器官功能障碍和局部并发症,通常可在1~2周内痊愈,病死率较低。MSAP 通常仅有一过性的器官功能障碍,持续时间通常≤ 48 h,伴或不伴有局部或全身并发症。SAP则常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器官功能障碍和并发症。

② 基于器官功能障碍和感染2项影响预后的决定因素进行分类(DBC):

轻型急性胰腺炎:无胰腺(胰周)坏死及器官功能障碍。

中型急性胰腺炎:无菌性胰腺(胰周)坏死和(或)一过性(≤48 h)器官功能障碍。

重型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胰周)坏死或持续性(>48 h)器官功能障碍。

危重型急性胰腺炎:持续性器官功能障碍伴感染性胰腺(胰周)坏死。DBC分级中,器官功能障碍依据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系统进行诊断。

按病程迁延时间

03

按病程迁延时间可分为早期(发病时间≤2周)和后期(发病时间>2周),早期治疗的重点为加强监护、稳定内环境和器官功能障碍的预防,后期治疗重点在于胰腺及胰周坏死感染和并发症的处理。

治疗

多科学综合治疗协作组(MDT)模式的广泛应用有助于改善AP病人预后,也是未来规范诊疗的必然趋势。病因治疗是预防AP复发的主要因素,尽早解除胰腺炎的致病因素可能改善病人预后,也是早期治疗的重要内容。

1. 禁食水、胃肠减压:减少对胃肠道的刺激,使胃肠道得到充分的休息,持续胃肠减压可防止呕吐、减轻腹胀并增加回心血量。

2. 补液、防治休克:积极扩容补液,补充维生素、电解质,纠正酸中毒,维持循环稳定,改善微循环。

3. 镇痛解痉:在诊断明确的情况下给予止痛药,同时给予解痉药(山莨若碱、阿托品)。禁用吗啡,以免引起Oddi括约肌痉挛。

4. 抑酸和抑制胰腺分泌:主要包括质子泵抑制剂、H2受体阻滞剂、蛋白酶抑制剂、胰酶替代剂等。

5. 营养支持:禁食期间要充分补充液体和能量,持续时间较长的重病人可以给予完全肠外营养(TPN支持,一旦肠功能恢复,应尽早进行肠内营养支持,当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症状、体征消失后可逐步恢复饮食。

6. 抗生素的应用:胰腺炎的常见致病菌有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杆菌、克雷白杆菌和变形杆菌等,应经静脉使用对致病菌敏感的广谱抗生素。    

7. E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是目前主要的微创治疗胆胰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仅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合并胆管炎(<24 h )或持续胆道梗阻(72 h 内)的病人。

8. 手术治疗:手术干预时机应至少延迟到发病4周以后,有证据证明延迟手术病人预后优于早期手术者。


预后及并发症

急性胰腺炎的局部并发症依据有无液体积聚和组织坏死,将局部并发症分为急性胰周液体积聚(APFC)、急性坏死物积聚(ANC)、胰腺假性囊肿(PPs)和包裹性坏死(WON)。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腹腔间隔室综合征(ACS),感染性胰腺坏死(IPN),出血,消化道瘘,胰源性门静脉高压,静脉血栓形成等。约40%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会出现胰腺内分泌功能受损引起的糖尿病。

总之,急性胰腺炎临床过程复杂,个体差异大,需要针对具体病情个体化治疗,才能获得最佳疗效


总结与反思


  • 急性胰腺炎可以治愈吗?为什么容易复发?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