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作者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叶招明 俞茜茜
01
症状明显病灶却小,难以确诊
小李,15岁,正是风华正茂的年纪,但是膝关节却反反复复疼痛很多年。父母带他辗转各大医院就诊,做了各种检查,医生却仍无法给出一个结论,基本考虑青春期的生长痛。然而,除了运动多了疼痛,晚上也会时不时痛醒,这让他十分痛苦。
一次偶然的机会,小李一家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以下简称“浙大二院”)门诊,我们通过仔细对比CT、核磁共振,发现他的大腿骨根部的骨皮质里有个很小的病灶,考虑是骨样骨瘤。
骨样骨瘤是一种良性的成骨性肿瘤,通常多发于10~20岁的年轻人。而长在小李大腿骨根部的这个肿瘤,它会分泌很多的炎症因子,导致髋关节局部炎症反应,并刺激神经引起膝关节周围的疼痛症状。
02
病灶虽小,手术难度不小
骨样骨瘤的治疗主要通过手术把病灶刮干净或者通过射频把病灶烧死,但是该手术却要面临两大挑战:
1.病灶极小,并且位于骨皮质内。可能会由于找不到病灶而导致手术失败;
2.位置极深,需要打开关节动手术。但由于关节位置很深,如此小的病灶却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创伤和痛苦。
以前要解决小李的问题,只能冒着很大的创伤及手术失败风险去开刀,医生头疼,患者也痛苦。但现在,浙大二院骨科拥有一套先进“武器”——O型臂手术导航系统。
借助这套系统,主刀医生可以非常精准地定位到病灶,通过大约1cm的切口直达病灶,刮除并射频烧灼,彻底将病灶清除的同时最大化保留正常的结构。切口小,创伤小,定位准,恢复快是运用这套系统治疗骨科疾病的最大优势,术后患者当天就可以下地行走出院,终于摆脱了困扰他许久的疼痛。
像这样的案例,在浙大二院骨科不胜枚举,而这一切源于骨科在精准、微创、快速康复领域的努力探索。运用人工智能3D打印技术、O型臂手术导航系统、Mako手术智能机器人、术中CT和MRI辅助等先进武器,浙大二院骨科人把手术做得更加微创、精准、安全可靠,去不断挑战更高难度的复杂手术。
03
骨肿瘤如何早期发现?
有何症状?
骨肿瘤可以分为良性和恶性。
对于良性骨肿瘤,早期不一定会有症状,很多患者往往是因为某次拍片意外发现,或者摸到身体某个部位有硬的凸起,然后再拍片发现。像前面所说的骨样骨瘤是有症状的良性肿瘤,患者因疼痛也会被发现。
而对于恶性肿瘤,初期症状会比较隐匿,之后患者会有疼痛、酸胀感,有时伴有肿胀,甚至夜间会痛醒,并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有些直到摔跤出现病理性骨折时才被发现。
因此,如果身体有不适症状,尽早就医,如果简单的X片查不出来,必要时建议CT、磁共振扫描检查,可以早期发现病灶。
主要症状
★ 疼痛:是恶性骨肿瘤的重要表现。疾病开始时为间歇性,后来发展为持续性,夜间明显。晚期疼痛加重,影响工作、学习与睡眠,需服用镇痛药物。良性肿瘤则病程缓慢,疼痛不重或无痛。
★ 包块:逐渐长大的包块是诊断骨肿瘤的依据。良性包块生长缓慢,常不被发现或偶然被查出,肿大的包块对周围影响不大。恶性骨肿瘤生长迅速,病史短,增大的肿瘤可有皮温增高和静脉曲张,位于长骨干骺端者可有关节肿胀和活动受限。位于盆腔的肿瘤可引起机械性梗阻,有便秘与排尿困难。
★病理性骨折:轻微外力即发生骨折常是良性骨肿瘤的首发症状,也是恶性骨肿瘤、骨转移癌的常见并发症,和普通骨折一样具有肿胀、疼痛、畸形和异常活动。
★晚期表现:恶性肿瘤晚期可有贫血、消瘦、食欲不振、体重下降、体温升高等。远处转移多为血行转移,偶见淋巴转移。
04
得了骨肿瘤怎么办?
该如何治疗?
骨肿瘤在人群中发病率较低。在骨肿瘤中,良性占50%,恶性占40%,肿瘤样病变占10%左右。所以总体来说,恶性骨肿瘤发病率很低,大家也不要太紧张,而有些良性肿瘤,长期随访观察即可。
虽然骨肿瘤是一个发病率不高的疾病,但是发生的种类很多,且近年来发生率逐渐在升高。骨肿瘤可以侵犯全身各个骨骼,在不同的年龄,都可以出现骨肿瘤。得了骨肿瘤以后,首先要去正规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通过常规的体检和影像学检查,及时明确骨肿瘤的特点、部位、特征,有必要时做穿刺活检从而明确诊断。
那么,发现骨肿瘤后,该怎么治疗呢?
总体来说,要考虑患者的年龄、一般身体状况、预后、肿瘤的性质、肿瘤的大小、肿瘤的稳定性及是否有神经压迫症状等综合因素,制定最佳方案,目前建议采用综合治疗的方法,包括外科手术、放疗、化疗、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等。
对于大部分良性肿瘤,在不影响身体情况及美观的情况下,可以观察随访,大多数是稳定的,少部分会恶变,因此需要密切观察,如发生短时间内增大并且出现肿痛,则可能出现了恶变,需要外科治疗。
而对于恶性骨肿瘤或者是转移性骨肿瘤,则需要充分评估,外科手术尽可能切除病灶,结合放化疗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综合控制,治疗时机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05
什么样的骨肿瘤
适合微创手术治疗?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精准外科进入了新时代,借用导航设备等,传统“开大刀”的骨肿瘤手术也进入了微创化、精准化、数字化的“针孔”时代。
除了前文提到的骨样骨瘤是非常适合做微创手术之外,其他某些转移性骨肿瘤,已无根治可能时,可采用导航下微创、精准植入骨水泥,减轻患者疼痛。四肢、肩胛骨、骨盆等某些良性肿瘤病灶刮除,为防止因意外摔倒出现病理性骨折或改善症状,也可以导航下微创刮除、植骨治疗。另外,有些肿瘤的穿刺活检,可以在导航下精准穿刺获取组织。
06
骨肿瘤手术采用导航
有什么好处?
骨肿瘤的手术原则是需要完整切除肿瘤,因此切除的边界非常重要。传统的手术是医生凭个人经验和技术徒手完成,遇到手术视野中有些盲区时只能宁可扩大在更多健康组织中切除。随着目前计算机导航系统的出现,现在术前医生通过CT、磁共振精确判断肿瘤切除的边界,再采取术中O臂机、术中CT、术中MRI导航下精准切除肿瘤,最大化保留正常组织,对于患者的肢体功能重建来说至关重要,可以精确按照术前设计的人工假体精确匹配到截骨面,最大化保留肢体的功能。
探
索
创
新
一切以患者为中心,浙大二院骨科从这个根本出发,各个亚专业组乘风破浪,无论从技术还是设备上,不断创新突破,在骨科领域各个常见疾病治疗中均处在国内领先水平。
骨科导航技术,如今已涉及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外科、骨肿瘤和足踝外科。如人工关节置换的Mako机器人导航系统,脊柱疾病的O臂机导航系统,髋臼骨折的智慧天眼机器人系统,足踝手术的微创治疗,运动系统疾病的精准微创治疗等,同时各个专业病区都配备了专门的术后康复团队,让患者能在术后快速康复,尽快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去。
浙大二院 平台发布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