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错过等一年,点击图片参与活动↓↓↓
内镜检查在包括食管在内的胃肠道癌症的早期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内镜检查对内镜医生来说并不总是容易的,因为早期食管癌的内镜表现非常轻微。因此,分享以下关于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的内镜诊断14个重要问题。
(1)早期食管癌(early esophageal cancer)是指食管癌局限于黏膜层以内(T1a期食管癌),不伴有区域淋巴结转移。少部分早期食管癌患者可有吞咽哽噎感、胸骨后不适等临床表现,而大部分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早期食管癌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2)浅表食管癌(superficial esophageal cancer)是指局限于黏膜层或黏膜下层的食管癌(包括 T1a期及T1b期食管癌),无论有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什么是食管上皮内瘤变?
哪些食管上皮内瘤变需要积极去处理?
上皮内瘤变(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IN)是病理学诊断术语,即细胞形态和组织结构上与其起源的正常消化道黏膜组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典型性,其特征是一种形态学上以细胞和结构异常,遗传学上以基因克隆性改变,生物学行为上有进展为侵袭和转移能力的浸润型癌为特征的癌前病变,WHO将其界定于肿瘤性病变,根据细胞和腺体结构异型增生的程度可分为低级别上皮内瘤变及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食管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ow grade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LGIN)指食管上皮结构和细胞学异常局限于上皮的下1/2以内,相当于轻、中度异型增生,由于低级别上皮内瘤变仍具有一定的癌变潜力,因此需进行规范化的内镜下精细评估及随访。
根据中国早期食管癌及癌前病变筛查专家共识意见(2019,新乡):对筛查发现的低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如病变直径大于1cm或合并多重食管癌危险因素者建议每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其余患者可2~3年进行1次内镜随访,必要时积极的内镜下干预可及时阻断病变的进展;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GIN)指上皮结构和细胞学异常超过上皮的下1/2,乃至全层,相当于重度异型增生和原位癌,是具有恶性特征的黏膜病变。
一项随访13.5年的研究发现,74%的食管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随访期间发生食管癌,因此大多数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均须积极行内镜下处理,如EMR、ESD或射频治疗等,而 ESD由于具有安全、高效、并发症小等优势,内镜切除后5年生存率在95%以上,目前已成为治疗食管HGIN的重要治疗手段。
作者:王雯等
内容节选自《消化内镜入门及规范操作》
来源:EndoNews内镜新知
【猜你想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