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大学

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本项目是由壹生提供的专业性学术分享,仅面向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我们将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仅用于资格认证,不会用于其他用途。壹生作为平台及平台数据的运营者和负责方,负责平台和本专区及用户相关信息搜集和使用的合规和保护。
本协议书仅为了向您说明个人相关信息处理目的,向您单独征求的同意,您已签署的壹生平台《壹生用户服务协议》和《壹生隐私政策》,详见链接:
壹生用户服务协议:
https://apps.medtrib.cn/html/serviceAgreement.html
壹生隐私政策:
https://apps.medtrib.cn/html/p.html
如果您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且点击了“同意”,表明您作为壹生的注册用户已授权壹生平台收集您是否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信息,可以使用本项服务。
如果您不是医疗卫生专业人士或不同意本说明,请勿点击“同意”,因为本项服务仅面向医疗卫生人士,以及专业性、合规性要求等因素,您将无法使用本项服务。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知情同意书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工作人员正在审核中,
请您耐心等待
审核未通过
重新提交
完善信息
{{ item.question }}
确定
收集问题
{{ item.question }}
确定
您已通过HCP身份认证和信息审核
(
5
s)

肺动脉狭窄治疗的革新 ——专属肺动脉支架的应用

2021-02-05作者:CMT快讯资讯
其他心血管疾病非原创

2021年1月12日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内科肺血管与血栓一病区柳志红教授团队成功为一名大动脉炎、肺动脉狭窄、右肺动脉闭塞伴重度肺动脉高压患者进行了肺动脉支架置入术,术后即刻,患者的肺动脉压基本降至正常。这枚于左肺动脉主干置入的是目前国际上唯一获批用于肺动脉狭窄的Pul-Stent支架(迈迪顶峰Med-Zenith)。为此,记者特邀请柳志红教授及其团队赵智慧教授,就此次专属肺动脉支架置入术的相关情况进行逐一介绍。




柳志红教授采访




肺动脉狭窄所带来的危害及其治疗



柳志红教授表示,临床上导致继发性肺动脉狭窄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血管内(如肺动脉内的血、肿瘤、菌栓等阻塞肺动脉)、血管外(如纤维纵隔炎、肺结核、肿瘤、IgG4相关性疾病等压迫肺动脉)和血管壁本身的病变(如大动脉炎、韦格内氏肉芽肿等所致肺动脉狭窄)。无论何种原因导致的肺动脉狭窄,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肺动脉血流受阻,从而使右心室排血受阻,引发右室扩张、肥厚,甚至右心衰竭而威胁生命。


肺动脉狭窄的治疗需要根据引起肺动脉狭窄的原因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包括手术、介入和药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措施。无论选择哪种治疗手段,恢复血管通畅都是最为关键的,只有解决了肺动脉狭窄,恢复肺动脉的通畅性,才能改善右心功能,恢复患者的活动耐力。



肺血管相关疾病介入治疗的异同



如前文所述,很多疾病均可引发肺动脉狭窄,应如何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柳志红教授介绍道,静脉血栓栓塞症是第三大心血管疾病,而肺栓塞是第三大心血管病死因。血栓堵塞肺动脉会造成肺动脉狭窄,这种急性肺栓塞导致的狭窄经过积极的抗凝、溶栓治疗,大部分患者可以明显好转,甚至完全恢复。但真实世界中肺栓塞常常被漏诊、误诊,如果没有及时发现,规范的治疗,就可能发展成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CTEPH)。


目前,国内外指南推荐外科肺动脉内膜剥脱术作为治疗CTEPH的首选方法。但当患者因各种不可抗力无法进行手术治疗时,近年不断完善的经皮肺动脉球囊扩张术成为有效的替代治疗方法,可极大改进患者预后。另外,CTEPH的治疗还包括长期抗凝治疗,不能手术以及持续或术后残留肺动脉高压的患者可以服用靶向药物利奥西


多发性大动脉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动脉疾病,以头臂动脉受累最多,近年发现肺动脉受累并不少见,部分患者肺动脉狭窄导致中重度肺动脉高压,一旦合并肺动脉高压,其临床预后更差。肺动脉炎活动期以激素、免疫抑制剂强化抗炎为主,慢性期主要针对血管狭窄采取经皮血管肺动脉成形术和或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根据我们以往的经验单纯球囊扩张容易再狭窄,而经皮支架置入术远期效果更好。由此可见,不同原因导致的肺动脉狭窄需综合临床情况,制定更加因“病”制宜的治疗方案。



“引领者”——肺动脉专属支架的应用



实际上,我们团队肺血管病的介入治疗已开展20余年,以往没有肺动脉专属支架,我们多选用外周血管自膨胀式或球囊扩张式支架,常常因支架型号不全、支架顺应性不佳等受到限制,导致很多患者没有合适的支架可用。因此,有限的治疗选择使很多如大动脉炎所致肺动脉狭窄患者未得到最为有效的治疗。


Pul-Stent系列支架是一种专门设计用于肺动脉狭窄的支架,也是全球唯一获批用于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具有以下特点:采用钴基合金材料激光雕刻而成,拥有高强度的支撑力以及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设计成半开环结构,S型连接,既保留了较高强度的支撑力,同时也增加了支架的柔顺性;对于分叉病变开窗,优势显著;该系列的轴向缩短率<17%,弹性回缩率约2.5%,有利于术中定位及释放,不容易出现支架滑脱及脱载;Pul-Stent支架共有S、M、L三种系列(直径6-22 mm)设计,且每个系列的长度均有6种型号,可满足各种肺动脉狭窄病变的治疗需求。


全程参与介入治疗过程的赵智慧教授表示,充分的术前准备是重要前提,团队在术前对患者病变情况进行了全面评估。Pul-Stent支架的操控性和柔顺性非常适合肺动脉,因此,支架置入整个过程操作简单,围手术期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术后短期疗效确切,远期效果需要进一步随访观察。总而言之,Pul-Stent新型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为成人肺血管狭窄患者提供了一种更安全、有效、广阔的选择。


赵智慧教授体会



病例回顾

该患者为一名40岁女性,3年前开始感觉活动后胸闷气短,近一年来上一层楼即感觉气促,于2020年11月初次就诊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经系列检查诊断为大动脉炎、右肺动脉干远端次全闭塞,左肺动脉干近端狭窄、右侧颈总动脉狭窄、左侧锁骨下动脉闭塞、重度肺动脉高压和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图1),并接受糖皮质激素及纠正心衰的药物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肺动脉压力较前无明显变化,柳志红教授团队在讨论后决定采取进一步治疗。


2021年1月12日为患者实施了肺动脉支架置入术,于左肺动脉主干成功置入一枚Pul-Stent支架,复查造影左肺动脉狭窄明显改善(图2),患者肺动脉压力由103/17/47 mmHg降至52/12/25 mmHg(图3),术中患者无不适,围手术期未出现并发症。


图片1.png

图1  肺动脉CT及肺动脉造影显示左肺动脉干近端狭窄,

右肺动脉干远端次全闭塞


图片2.png

图2  复查造影左肺动脉狭窄明显改善

(A支架置入术前造影;B支架到位;

C释放支架;D支架置入术后造影)

 

微信截图_20210201170540.png

图3  左肺动脉狭窄近端与远端存在明显压力阶差(左图)

支架置入术后肺动脉压力波形(右图)




相关阅读

柳志红教授介绍阜外中心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肺血管病中心于1972年创立,其前身是肺心病研究室和心脏肺循环研究室。近50年来,团队深耕于心肺循环和肺血管病诊疗领域,不仅是我国最早的心肺循环研究基地,也是目前国内最大的肺血管病诊治中心。睡眠呼吸障碍与心血管疾病关系密切,是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的原因之一。


中心于1997年、2003年先后在心内科建立心肺运动室和睡眠呼吸监测室,完善了肺动脉高压的早期诊断、病因分类、危险分层、疗效及预后评估手段。1997年以来在国内先后率先开展了急性肺栓塞的Amplatz血栓消融术、球囊扩张及支架置入等肺血管病介入治疗。2005年以来先后建立了国人独有的重症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吸入用伊洛前列素溶液前列尼尔注射液给药方法综合救治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救治成功率,并在全国推广,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当前,中心每年收治肺血管病和右心疾病患者2000余例。



关于Pul-Stent支架

Pul-Stent®肺动脉支架于2020年1月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批准上市,成为目前全球唯一获批上市治疗肺动脉狭窄的支架。

生产企业北京迈迪顶峰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迪顶峰Med-Zenith),作为专注于心血管治疗领域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拥有专利80余项,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二五”(E-Clip®左心耳闭合系统已获批)“十三五”(PT-Valve®介入肺动脉瓣膜)国家重点项目研究。


200 评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