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
密码过期或已经不安全,请修改密码
修改密码壹生身份认证协议书
同意
拒绝
同意
拒绝
同意
不同意并跳过
2021年4月23-25日,由上海市医学会及上海市医学会呼吸病学专科分会主办的第五届东方呼吸病学术会议(OCRM 2021)于上海召开。本次会议以“着力提升基层呼吸病防治能力,构筑全方位的呼吸病防控体系”为主题,多方位、多形式地探讨呼吸与危重病领域的最新研究发展,充分体现基层呼吸病防治能力,探索全方位呼吸病防治体系建立的必要性。4月2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朝阳医院黄克武教授以“支气管扩张阳性,意味着什么?”为题在哮喘论坛中做了报告。
黄克武教授介绍,1991年美国胸科学会(ATS)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标准是,给药后FEV1或者FVC改善率≥12%并且绝对值≥200ml;1995年欧洲呼吸学会(ERS)的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标准是给药后较给药前FEV1的改善率≥10%;2006年ATS及ERS均将支气管扩张阳性标准更改为给药后,FEV1和(或)FVC改善率>12%并且绝对值>200ml。
在临床中,确定可变的呼气气流受限的标准是吸入200-400 μg沙丁胺醇后,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200ml,如果改善率>15%且绝对值>400ml,则呼吸气流受限的结果可信度更高。支气管扩张试验药物通常使用沙丁胺醇或(和)异丙托溴铵。
黄克武教授介绍了由王辰院士牵头的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患病率和危险因素[中国肺健康(CPH)研究]的临床研究。这项研究对所有参与人群均采取了临床实际使用的支气管扩张试验方法(400μg沙丁胺醇)以及判断标准(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200ml)。研究显示,支气管试验阳性率在所有人群中为6.3%,而在慢阻肺患者中的支扩试验阳性率为16.9%,与哮喘患者的支扩试验阳性率(16.7%)差别并不是很大。但是更换了诊断标准(FEV1改善率>15%且绝对值>400ml)后,发现在慢阻肺患者中,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率为4.2%。
支气管扩张试验的影响因素
1、由于标准的不同,其影响因素也有所不同。
2、药物的不同也会有所影响,扩张试验的阳性率随扩张药物的类型而改变。2005年发表于《胸》(CHEST)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使用沙丁胺醇和异丙托溴铵两种药物的阳性率分别为27%和11%。
3、基线肺功能对检查结果的影响也很大。
4、测试前支气管扩张剂的使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测试的时间点以及吸入技术本身对结果都有着重要影响。
2003年发表于CHEST的ISOLDE研究中,42%的COPD患者在使用80μg异丙托溴铵及400μg沙丁胺醇后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200 ml。一段时间内,对所有患者重复行支气管扩张试验,结果显示采用ATS标准(给药后FEV1或者FVC改善率≥12%并且绝对值≥200ml),在初次扩张试验阳性中37%(103例/275例)的患者可以保持气道可逆;采用ERS标准(给药后较给药前FEV1的改善率≥10%),该比例为21%(32例/149例)。
(1)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与呼吸道症状的关系
2013年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PLOS One)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FEV1改善率>12%且绝对值>200ml与喘息症状相关,FVC改善率>12%并且绝对值>200ml与气短症状相关。但这一结果与临床上观察到的结果并不一致。
(2)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与哮喘的关系
2016年发表于《变态反应与临床免疫学杂志》(J ALLERGY CLIN IMMUN)的一项研究显示,基线时支气管可逆性升高是哮喘急性发作的独立危险因素,同时是重度哮喘的主要特征之一。但在临床上并未观察到这种现象。而另外一项2004年发表于《美国呼吸与重症监护医学杂志》(Am J Respir Crit Care Med)的研究显示,尽管波多黎各较墨西哥哮喘患者肺功能更差且支气管扩张反应性低,但消耗更多的医疗资源。提示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并非哮喘患者严重程度指标。
(3)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关系
2004年发表于CHEST的一项研究显示,在COPD患者中,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给药后FEV1或者FVC改善率≥12%并且绝对值≥200ml)亚组与支气管扩张试验阴性亚组的痰嗜酸粒细胞数无明显差别,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与气道炎症间的相关性并无明显统计学意义。
另外一项2011年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的研究显示,慢阻肺患者气道可逆程度越高,肺功能年下降率快。而2012年发表在《胸腔》(Thorax)的ECLIPSE研究中显示,在考虑到FEV1基线值差异的情况下,始终表现为肺功能可逆的COPD患者与不可逆的COPD患者在死亡率、需住院治疗次数和急性发作次数上没有差异。2011年发表在《欧洲呼吸杂志》的UPLIFT研究显示,无论支气管扩张试验为阳性还是阴性,给予COPD患者扩张剂治疗4年后,FEV1、FVC、St.George呼吸问卷评分均有显著改善,缺少对短效或长效支气管扩张剂初始反应并不能提示患者不能从长期支气管扩张治疗中获益。因此,COPD的患者气道可逆性的临床价值并不明确。
黄克武教授认为,在普通人群中也存在支气管扩张试验的阳性患者;在气流受限(或慢阻肺)患者中,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并不等同于哮喘。因此,支气管扩张试验阳性的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探索。
本文由中国医学论坛报元璐整理 转载需授权
查看更多